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月考专区
高二上学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8 23:51:32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牡丹江市重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
化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达到活化能的分子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B. 和的反应活化能接近于零,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
C.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能量,会减慢反应速率
D.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分子运动加快,增加了碰撞频率
2. 已知:①;
②;
③;
④;
⑤。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在800℃时,体积为1升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g)+H2O(g)CO2(g)+H2(g),已知CO和H2O(g)的初始浓度为0.01mol·L-1时,H2平衡浓度为0.005mol·L-1.若此时再加入0.02mol·L-1的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H2平衡浓度为
A.0.025 mol·L-1 B.0.0075 mol·L-1 C.0.005 mol·L-1 D.0.015 mol·L-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的溶液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B. 常温下,的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向 氨水中加水稀释,铵根离子物质的量减小
D. 向、的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在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时刻达到平衡后,在时刻改变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正逆
B.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只是加催化剂
C.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只是升高了温度
D. Ⅰ、Ⅱ两过程达到反应限度时,无法确定Ⅰ、Ⅱ中A物质的量的哪个多
6. 某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比为2:1充入NO和CO,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M所示;曲线N则表示该反应改变某一条件时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化学反应速率:
C. 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D. 曲线N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7.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所致
B. 纵坐标为的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时间内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少
8. 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到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的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 0.40mol B. 0.20mol C. 小于0.20mol D. 大于0.20mol,小于0.40mol
9. 室温下,两种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代表)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图①溶液的,则将溶液稀释10倍后,
B. 两种酸溶液中均存在电离平衡:
C. 图②代表强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
D. 两种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10. 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 pH=7的溶液呈中性
B. 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10-7 mol·L-1
C. 若水电离出的c(OH- )=1.0×10-11mol·L-1,则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D. 在100℃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
11. 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 的影响,以投料比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压强及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a+b
C. 升高温度,、都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D. 恒温恒容时,增大投料比,A的转化率增大
12. 温度为T,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1molNO2,发生反应:2C(s)+2NO2(g) N2(g)+2CO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NO2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v(正)=v(逆)
B. 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v(正)>v(逆)
C.容器内的压强:Pa:Pb>6:7
D. 向a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NO2,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大
13. 常温下,pH=10的M、N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pH=2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0.01 mol·L-1的稀盐酸,溶液的pH会变小
B. 稀释后,M溶液的碱性比N溶液的碱性强
C. 完全中和M、N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相等
D. 若8
1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SO2(g) +NO2(g) SO3(1)+NO(g),该反应的 ΔS<0
B. 2CO(g)=2C(s) + O2(g) ΔH>0, 高温下可以自发
C. C(s,金刚石)=C(s,石墨) ΔH= -1.9 kJ·mol-1,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 选择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15. 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表所示。
酸 HClO H2CO3 H2SO3 HCN
Ka 3.0×10-8 K1=4.3×10-7 K2=5.6×10-11 K1=1.5×10-2 K2=1.0×10-7 4.9×10-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84”消毒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C+2HClO
B. 向漂粉精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 向KCN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N-+SO2+H2O=HCN+HS
D. 向纯碱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32-+CO2+H2O=2HCO3-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8分) .某实验小组用的溶液和的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
(1)取溶液和硫酸溶液进行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温度差平均值
平均值
_____________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中和后生成的溶液比热容。则测得生成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比正常值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
(2)现将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钡溶液、稀氨水分别与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由大到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17. (19分)Ⅰ.对于N2O4(g)2NO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V(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任何一点为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
(1)A、C两点的反应速率的关系为A_______C(填“>”、“<”或“=”)。
(2)当反应处于B状态时,v正_______v逆(填“>”、“<”或“=”),A、B、C、D、E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_______。
(3)由D状态转变为C状态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
(4)欲要求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达A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_______。
A.从P1无限缓慢加压至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至P1
B.从P1突然加压至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至P1
C.从P1突然加压至P2,再由P2突然降压至P1
(5)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和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时,增加了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②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Ⅱ.在T1℃和T2℃时(T1<T2),向恒容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反应物,发生以下反应:HN=C=O(g)+NH3(g) CO(NH2)2(g) ΔH<0,平衡时lg p(NH3)与lg p[CO(NH2)2]的关系如图Ⅰ所示,p为物质的分压强(单位为kPa)。
(1)若v正=k正×p(HNCO)×p(NH3),v逆=k逆×p[CO(NH2)2]。T1℃时,=_______ kPa-1。
(2)T2℃时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_______。(对于反应:dD(g)+eE(g) gG(g),,其中pθ=100kPa,p(G)、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18. (14分)氮氧化物排放是形成臭氧层空洞、酸雨、雾霾的重要成因之一,SCR法是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反应原理为:
(1)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原理为:
①
②,
常温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表示)。氮氧化物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SCR法除NO时,投料比一定时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法可能发生副反应,减少副反应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两种催化剂作用下,N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工业上选择催化剂乙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催化剂甲作用下,图中M点处(对应温度为210℃)NO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可能是”、“一定是”、“一定不是”)该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高于210℃时,NO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9.(12分)(1).某温度下,纯水中,则此时_____________,保持温度不变,向水中逐滴滴入盐酸,使,则此时溶液中____________。
(2).常温下,有HCl、H2SO4、CH3COOH三种溶液,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三种酸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②当三种酸溶液c(H+)相同时,写出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③pH=1的HCl溶液与0.04 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是_______ 。
(3)在体积都为1L、的盐酸、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填序号)。
A.B.C.D.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B B D B C C A C C D D A D
非选择题
16.(1) ①. 4.0 ②. 53.5 ③. ACD
(2)ΔH2<ΔH1<ΔH3
17.Ⅰ.(1)< (2) = D
(3)减小 (4)B (5) ①. NO2 0.8 ②. cdba
Ⅱ.(1). 1000 (2) . 1000
18. (1) ①. ②. 催化剂
(2) 降低温度 减小压强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3) ①. 低温下有较强的催化活性(或在较大温度范围内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②. 一定不是 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副反应增多
19.(1).
(2)①H2SO4>HCl=CH3COOH
②. CH3COOH+OH-= CH3COO-+H2O
③. 2
(3).C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