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7课 保护生物
第四章 生物与环境
学习目标
通过统计任何其他生物的关系,了解人类需要生物的原因和意义。
知道生物资源的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后果。
知道如何保护动物。
问题导入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人类已知的地球上的生物超过了170万种,每一种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生物与人类是怎样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第一部分 人类需要生物
思考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用图表的方式表达出来。图表特点:直接明了,富有逻辑性。
毛皮
棉麻
——
肉
果实
蘑菇
建筑材料
油脂
乙醇
生产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其他生物支持着人类生存。
人类为什么离不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人类所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人类离开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将无法存活。
虽然人类很清楚自己离不开生物资源,但人类珍惜生物资源了吗?
这些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第二部分 生物资源的破坏
是生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破坏,生物资源正造受到破坏。
话题一:人类是怎样破坏生物资源的?
话题二:对生物资源的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小资料:鼠疫
所以说:人类需要生物,对生物资源的破坏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我们要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三部分 保护生物
活动:《保护生物倡议书》
保护生物资源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向周围的人发出倡议一起行动吧!
倡议书提纲包括倡议的对象和具体的内容。倡议的具体内容包括:保护生物的生长环境,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节约生物制品等。
课本示例:
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倡议书,听取大家的
意见后,进一步完善。
把倡议书张贴在学校或社区的
宣传栏,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生
物资源的行列中。
保护生物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让我们赶快开始行动吧!
应用与拓展
研究濒危动物
在近几个世纪,灭绝生物的数目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有的种类正濒临灭绝。
关于濒危生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让我们根据问题讨论讨论。
问题讨论
1.我国濒危生物有哪些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
中国的濒危动物有:古朴国宝--大熊猫、仰鼻蓝面金丝猴、长江奇兽 -白鳍豚、中华之魂-华南虎、东方之珠--朱鹮、堪称国鸟--褐马鸡、孑遗物种 -扬子鳄、高原神鸟黑颈鹤、雪域喋血-藏羚羊、失而复得--四不象等。
2.造成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1、 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使得某些数量较少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大量死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食物严重缺乏使某动物种群大量饥饿致死。如大熊猫种群在1983年因主食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严重威胁大熊猫种群的生存;
2、 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得动物种群在地理上形成隔离的小种群,而这样的小种群最容易成为特种而且难以适应生境的剧然变化,它们一般总是最先绝灭;
3、 有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某些大型动物,如华南虎、东北虎等,由于它们的种群数量本身就不多,所以一旦遇到食物和栖息地的破坏和急剧变化,很容易变成濒危种类;
4、 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野生动物,如雪豹、梅花鹿等,被人类所大量猎捕而造成濒危;
5、 由于动物残留种群基因交换机遇减少,近亲繁殖而损害种群繁衍;
6、 人类经济活动和现代化生产,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导致了动物个体的受损和死亡,如白鳍豚、赤颈鹤。
3.怎样保护才能免于灭绝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开展驯养繁殖。
3、实施再引进工程。
4、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
拓展知识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护其栖息地,而保护栖息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我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2、开展驯养繁殖:驯养繁殖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濒危动物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人工繁殖种群,既可防止或延缓有关物种的灭绝,又可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减少对野生种群的猎捕压力,还可为实施再引进工程提供种源,重建或壮大有关物种的野生种群。
3、实施再引进工程:发展和壮大野生种群再引进工程是保护,壮大极度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所谓的再引进,就是在某个物种曾经分布但现已灭绝的地区。再引入该物种的活体用于建立新的种群,或者是向某物种现存的极小的野生种群补充新的活体,以充实该野生种群并促进其发展壮大,后者又称再充实。我国已成功地实施拯救麋鹿的再引进工程,正在着手实施野马,赛加瓜羊的再引进工程。另外,我国正在计划实施的华南虎拯救工程,以及正在研究开展的野生扬子鳄保护管理工程,均属于再充实类型的再引进。从某种角度讲,在原产地放生被没收的物种,如猎隼、缅甸陆龟、穿山甲、蟒蛇、猕猴等,也属于野生种群再充实活动。
4、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开展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是保护和持续利用濒危动物的必要步骤,通过资源监测,可以了解濒危动物野生种群数量的消长和分布区的变迁。为国家制定有关保护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资源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