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五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
教学难点 明白俗语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交流讨论、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 1?自己读谚语,读准字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教师示范朗读谚语,学生模仿读。 4?师生、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5?齐读谚语,感悟谚语的含义。 6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7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8?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谚语,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 2?在朗读谚语的过程中认清字形(整体认识),读准字音。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ou。 3?通过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本课作业 从课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欢的谚语。
PAGE
1识字五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
教学难点 明白俗语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交流讨论、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写字指导。 (1)仔细观察 同偏旁、同部件:折—挑线—绳斤—折 形相近:挑—桃根—跟钱—线 (2)写正确。 “挑”字的笔顺:扌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线”字不要少一点。 (3)写美观。 把“斤”字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要“竖”,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重点指导“绞丝”的书写(线、绳):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二、完成”看看写写”部分。 三、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板书设计:识字5 人 泰山移,计谋广柴 火焰高 筷子 多 难折断树 不怕风线 挑千斤花 春满园
本课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并背诵谚语。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