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古诗词默写填空
1.日积月累,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札扎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每逢中秋佳节,远在异乡的游子会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十五夜望月》)
(5)郑板桥在《竹石》中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坚定不移秉性;于谦借“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达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质。
(6)居家学习期间,妈妈常用“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和“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教导我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
2.运用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的不舍;语文是画,画中是“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清冷;语文是歌,这歌是“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的豪壮;语文是情,这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的思念。
(2)老师问我们几位同学:“你们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有什么诀窍吗?”小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就是要多动手,多实践。”李西说:“‘_____,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学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老师说:“你们各有各的好办法,真为‘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啊!”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为汝多知乎?_____
3.回忆所学内容填空。
(1)妈妈感慨地对老师说:“今天虽然与你交流的时间很短,但受益很大,真可谓是“_____,胜读十年书啊。”
(2)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了解决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专注田畴,毕其一生,正如诸葛亮所言“_____,死而后已。”然而袁爷爷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不能好好陪妈妈,甚至没能见上妈妈最后一面,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内心深处“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的痛苦。
(3)六年级马上就要和同学分别,我想用诗句:“____,____”来表达对同学依依惜别之情。
(4)午餐时,涛涛严重浪费粮食,生活委员提醒他:“_____,当思来之不易。”涛涛不以为然,还嫌大家多管闲事,班长正色说道:“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涛涛听了,面露愧色。
(5)庆“六 一”才艺展示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吹拉弹唱,个个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真可谓“八仙过海——_____”啊!
(6)读“日暮汉宫传蜡烛,___。”这句古诗时,我不由得想到一句俗语:“只许州官放火,___。”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河汉清且浅,___。 (《迢迢牵牛星》)
(2)春城无处不飞花,___。(韩翃《寒食》)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4)___,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5)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6)劝君更尽一杯酒,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8)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如薄雾,___。(朱自清《匆匆》)
5.诵诗词,品经典。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春归何处?_____。
(2)君看一叶舟,_____。盈盈一水间,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诗人借竹子表达的志向是___。
(4)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5)小刚最近迷恋上网,经常玩游戏,不好好学习。我们可以用___(填诗词佳句)劝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6.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立志“_____,_____”,表达出他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清朝诗人郑燮用“_____,_____”的诗句描写了竹石的品格,表达了作者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漫游书海,诗词的魅力让我沉醉:杜牧的诗句:“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仿佛看到了绿树红花的江南美景: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让我仿佛看到了从天际边滚滚而来的蜿蜒的黄河。
(3)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中说:“_____,克俭于家。”
7.根据积累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被初阳____了。《匆匆》
(2)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伯牙鼓琴》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虽与之_______,___。《学弈》
(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代诗歌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千门万户曈曈日,
_____”描绘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则寄托了王建在中秋节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8.按要求填空。
(1)【诗词品悟】诗中有春:《春夜喜雨》中的“_____,当春乃发生”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都写到了春雨和春色;诗中有志:《马诗》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能体现诗人远大理想或坚贞品质的诗句分别是“_____,快走踏清秋”“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诗中有情:范仲淹在《江上渔者》这首诗中通过“_____,出没风波里”的描写,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2)【人物品析】《匆匆》一文作者 _____(填人名)用优美的语言提醒我们日子总是一去不复返,要懂得珍惜,请写一个珍惜时间的词语:_____。那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像张思德那样 _____,生命就像李大钊那样 _____,生命就是像 _____(填人名)那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文中明理】我们也能从名言警句中深受启发,汲取力量。如:说话是一门艺术,有道是“_____;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又如《文心雕龙》中“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告诉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穷则变,_____,通则久”则告诉我们落后就必须有所变革,才能不断发展;“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告诉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
9.古诗文默写。
(1)诗中绘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2)诗中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诗中言志: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10.积累与鉴赏。
★本学期线上网课期间,瑞涵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你一定会用“____________”的俗语劝诫他多读书、多积累,多获取真知。
★诗言志。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光明磊落,心中有民,其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注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宋思想家王安石诗风含蓄,抒写自己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国家为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我们中国由来已久,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曾经表达出一生“___________,死而后已。”的崇高愿望;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也引用中国古代司马迁的“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为人民利益而死,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__。
11.回忆诗句、名言警句,把答案填写对应的横线上。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2)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3)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4)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__。
(6)苟日新,_______,_______。(《礼记》)
12.课文及古诗文积累。
(1)诗词大会中有个环节叫“飞花令”,“飞花”来源于唐代韩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中秋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唐代诗人王建这样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
(3)诗可抒情,亦可言志。《石灰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__宁死也要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道出了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坚定立场。
(4)《学弈》中两个小孩在学习时一人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学习的态度不一样,结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5)我们不能只喜欢听好话,俗话说:__________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
(6)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谷爱凌曾经训练受伤,右手骨折,仍咬牙坚持,最终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冠军,正印证了郑燮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歌的语言是优雅的。你能根据积累恰当运用吗?
(1)下面诗句空白处对应填写的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好雨知时节, 。 ,早有蜻蜓立上头。 ,天气晚来秋。千里黄云白日曛, 。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 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③当春乃发生 ④空山新雨后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2)四季生活有诗意。上面哪句诗勾起了你美好的记忆?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用一段话写清游览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等,并恰当引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及日常积累填空。
(1)习近平主席在博整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指出: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
“①_____不必法古;②_____,不必循旧。“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2)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昔我往矣,①_____”的不舍;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是“大漠沙如雪,②_____”的神奇;语文抒发着人生的感悟:“谁道人生无再少?③_____”;语文记录着春雨的柔情,“④_____,润物细无声。”
(3)写出《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儿的观点和依据。(用原文语句回答)
观点:①_____,②_____。
依据:③_____,及日中如盘盂,④_____?
15.积累乐园
(1)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_”的不舍;语文是画,画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的美景;语文是情,这情就是“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语文也是德,正如那“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节操。
(2)课文《学弈》出自《______·______》。文中的成语“______”告诉我们,对待学习应有的态度是______。
(3)意大利当代作家卡尔维诺曾经这样评价:“这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______年才回到英国,这个人的名字是______,小说名叫《______》,小说中的主人公具有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16.课文内容填空。
(1)古代交通不便,“故乡”便是远离家乡的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乘一叶小舟漂泊的孟浩然吟:“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阔别故乡几十载的贺知章吟:“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离别故乡去京城上任的王安石吟:“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秋节遥望月亮,王建吟:“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纳兰性德行军路上,思乡心切:“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7.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________,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匆匆》)
(2)中国的民间故事除了《牛郎织女》,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让人想起了中秋节;杜牧的“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忆起了清明节;林杰的“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让人想起了七夕节;杜甫的“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又把人的思绪带到重阳节,于是便又吟出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
(4)古人云:“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告诉我们,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实践。
18.古诗词、名言警句积累。
(1)作为小学生,我们首先要用心读好书,正所谓“_____,一字值千金”。与此同时,还要有创新精神,就如《礼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又日新。
(2)古往今来,许多文人书写了离别与恩乡之情。《采薇》的作者迎着漫天大雪,将这些年的思念化作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_。王安石对着一轮明月吟出拳拳思乡情:_____,_____。王维举起酒杯与元二依依惜别:_____,_____。王观给即将南下的友入送上美好的祝福:_____,千万和春住。
19.根据课文和古诗文内容填空。
(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_____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光易逝,朱自清先生曾感叹:“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即将进入中学,要珍惜时间,把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座右铭。
(3)诗中有美景。让我们跟随杜甫沉浸在“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的艳丽春色里:跟随叶绍翁游园,在“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中体会惊喜。
(4)诗言志。“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文天祥的报国忠心。“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20.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就比 _____。
(2)中秋夜,望着明月当空。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3)王维送别元二的劝酒名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 _____________的精神。
(5)同桌贪玩不学习,你会劝他:“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春色美景,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7)老师批评你时,你会想到:“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
21.填空。
(1)时光易逝,_________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慨道:“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_________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________呢?”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词如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这是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等闲识得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赞美春天的欢喜之歌。
(3)“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六年来,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们知道了与同学相处要坦诚相待,因为孔子说过:“与朋友交,________________。”我们知道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正如王勃说的:“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我们也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22.填一填。
(1)____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2)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3)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4)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
(5)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南子》
(6)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学弈》
23.句子积累。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边读边想象,我们会从每一句诗词中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用“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写出了月夜之美;宋代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这样来写雨后天晴的美景:“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宋代的朱熹则借东风来赞美春景:“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
(2)借咏物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是很多诗人常用的手法,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品质。“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借写马,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声;“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借写石灰,道出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誓言;“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在郑變眼中,竹子是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代言人。
(3)“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这首质朴的歌唱出了多少游子的心声。“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我们要经常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及时表达对父母的爱。
(4)《______》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____________,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____________。只要你说得对,____________。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____________。”这些句子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目的就是要表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24.根据课文内容和古诗文填空。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 。
(2)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 ,不知秋思落谁家。
(4)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6)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5.诗句补充。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5)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诗文积累。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2)青,___________________蓝。——《荀子》
(3)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清平乐》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学弈》
27.课内外积累。
1.在月夜,诗人王建面对月亮,思乡的情绪油然而生,不禁写下了“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而唐代诗人孟郊则用“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不愿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决心。清朝诗人郑燮则用“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表明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关注环境描写,了解人物形象:通过《桥》中的洪水,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老汉;《草船借箭》的大雾成就了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穷人》的风雨大作、又黑又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的桑娜。
3.品精彩故事,识古典名著:“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水浒传》、“三打白骨精”出自《_________》、“千里走单骑”出自《_________》、“湘云醉卧芍药丛”出自《_________》。
28.根据平日积累填空。
1.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可用《礼记》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日新。”来概括。
2.“青出于蓝”是一个成语,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个成语出自《荀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3.原产地是中国的商品,从内地出口到香港是不用交关税的。内地一批葡萄酒要出口到香港,商人随口吟了两句唐诗证明中国一千多年前就有葡萄酒了。这两句唐诗是王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爸爸年满四十,已是_______之年;姐姐正是及笄之年,她今年______岁。
29.精彩的回忆
(1)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马诗》)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寒食》)
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增广贤文》)
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淮南子》)
(3)《匆匆》一文中写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__,像__________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之情。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张思德同志是为_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__的。(《为人民服务》)
30.根据内容填空。
1.将诗句补充完整:
(1)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2.将宋词补充完整:
(1)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选自《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浣溪沙》)
3.《两小儿辩日》中,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儿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4.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匆匆》)
31.结合语境填空。
(1)孝顺父母一定要及时,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________”,那时,后悔就晚了。
(2)过犹不及“及”在文言文中有“到”的意思,我推想整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
(3)再见,亲爱的同学!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以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共勉吧!
(4)敬爱的老师,您的谆谆教诲恰似春雨滋润我的心田,这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哥哥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________,________ 。”
(6)事物不能发展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或革命,正如《周易》里所说:“________,________,通则久。”
(7)人们常用古语“青,________”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32.积累与背诵
1.先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填空。
A.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 B.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C.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 D.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
“托物言志”在古诗中屡见不鲜。比如“____”(填序号)表达了郑板桥坚定不移的秉性;“___”(填序号)表达了于谦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质。我们还能想到的托物言志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离别之际,请写一句关于友情的名言或诗句与同学共勉。___________
33.填空。
1.诗词以精练的语言,展现最丰富的画面与情怀:《寒食》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春景;《迢迢牵牛星》中有“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的含情脉脉;《泊船瓜洲》中有“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长歌行》中有“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的劝诫;《石灰吟》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2.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少年中国说》)
34.古诗文运用。
1.老师循循善诱就像春雨一样,正如杜甫的诗句:“____,____。”
2.《寒食》一诗中:“____,____。”写出了京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
3.同在月下,诗人却会有不同的感受,孟浩然的诗句:“野旷天低树,____。”抒发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辛弃疾的“____,清风半夜鸣蝉”则表达了对农村风光的喜爱。
4.《浪淘沙》中,描写黄河雄伟的气势的诗句是:“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
5.一个人如果年轻时不珍惜大好时光,到老了只能白白地叹息,《长歌行》中“____,____”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
35.填空。
(1)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虞美人》唐·李煜)
(3)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乡村四月》宋·翁卷)
(4)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乌衣巷》唐·刘禹锡)
36.根据理解,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①于谦的《石灰吟》中表现诗人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竹石》中表达作者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泊船瓜洲》中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送别诗中,有许多千古佳句,我最喜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古诗填空。
(1)___,两山排闼送青来。(2)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2.___,有再来的时候;___,有再青的时候;___,有再开的时候。(《匆匆》)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文学家___说的,句中的“固”的意思是___,“或”的意思是___。《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___和___《为人民服务》中___,他们的死,都比泰山还重。
38.默写
(1)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
(3)______,西出阳关无敌人。
(4)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
(5)______,唤取归来同路。
(6)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
(7)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39.默写
(1)______,江清月近人。
(2)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
(3)______,两三点雨山前。
(4)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
(5)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6)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
40.课内积累填空。
(1)《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不知秋恩落谁家;《竹石》中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中表现苏轼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精神的诗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
(2)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____。
(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_____________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时光如此匆匆,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诗句或格言)来警示自己珍惜时间。
41.课内积累填空。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3)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
(4)苟日新,______________,又日新。
(5)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6)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
42.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2)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
(3)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
(5)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6)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
(7)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8)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43.填空。
1.诗歌中有传统节日。“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写的是_________节:“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写的是_________节:“_________,皎皎河汉女。”让我们想到_________节。习俗中有美好寓意,过年时吃年糕的寓意是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的寓意是_________。
2.故事中有科学思辨。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________,而日中时远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了两小儿的话,我不仅想到这样的两句话:“听君一席话,_________。”“青,_________。”
44.经典诗文,理解填空。
1.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盈盈一水间,________。《迢迢牵牛星》
4.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唐】王维《十五夜望月》
5.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6.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5.补充句子。
(1)
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2)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石灰吟》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
(4)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5)望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再吟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顿觉清香阵阵。
(6)“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告知他儿子不要忘了把________ (原文)告诉他。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诗中的“飞将”指的________,“胡马”指________。
46.把积累的诗句填入下列句中。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的“禾下乘凉梦”,让我想起了《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
(2)端午节过后,还有中秋节和重阳节。在这两个传统节日中,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有“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
(3)即将毕业的我们可以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与同学送别。
(4)同样是送别,不同的诗人却有君不同的送别方式。王维把酒送别元二:“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汪伦踏歌为李白送行:”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_。”李白目送孟浩然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4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乍暖还寒的时候,我漫步在狭窄的小巷,突然看到墙头伸出盛开的花儿,不由得想起了诗人叶绍翁的诗句“_____ ,_____ ”。
2.在《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诗中,我分别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我认识了把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_____;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我认识了为人民利益而死的_____。
3.《学弈》一文中,“学弈”的意思是_____。从中我们领悟到了学习要_____。
4.王老师今年40岁了,他现在正处于_____(填写序号:A:豆蔻年华 B.耄耋之年 C.不惑之年)
5.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_____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48.把古诗词补充完整。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
2.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
4.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
5._______,润物细无声。
6.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
49.填空。
(1)四季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春色;是杨万里流连的“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是杜牧笔下“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的深秋红叶:是让岑参惊叹的“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北国风光。
(2)老师总对我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他希望我们将来能超越他,成为栋梁之材。老师还教育我们,遇事不必钻牛角尖,应该懂得通融、屈伸,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贴在床头,提醒自己天天求新,不断进步,并且用“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来时时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填写本学期书本上学过的名言警句)
50.日积月累我会填。
(1)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学弈》)
(4)小学即将毕业,想起老师们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和关怀,我想把这句诗赠予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到,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_________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贺笔在《马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
(7)《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__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写的,书中的尼尔斯,本来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最终成长为一个_______的孩子。
51.读一读,按照课文内容或者要求补充完整。
(1)司马迁说:“人_____,或_____,或_____”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为_____而死,就比_____”。自古以来,我们歌颂“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正之士;也赞赏“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的有气节之人。
(2)锺子期和伯牙因为音乐成为_____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学弈》中,其一人_____,惟弈秋之为听。
(3)_____在《匆匆》一文中说:“过去的日子_____,被微风吹散了,_____,被初阳蒸融了。”
宋代诗人苏轼在《浣溪沙》写到“_____ ,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
52.积累运用填空。
1.我们可以借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2.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或______,所以叶挺将军选择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这正是革命者“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的精神写照。
3.中秋节到了,爷爷在院子里吟诵《十五夜望月》中的“______,______。”我知道爷爷想念故乡了。
4.小明犯了错误,他听不进别人的批评,你可以用谚语“。______,______。”劝导他。
53.读语段,根据积累的古诗文填空,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1)古诗中有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_。”有思念:“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有感伤:“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有对生活的信心:“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还有表达自己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退缩的志向:“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这句诗中,________________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2)古文中有学过的字——“弈”,根据它的意思,我们知道“学弈” 指__________,“善弈”指__________,推想“弈局”指__________。而知道了“俱”的意思后,我们能推想出“声泪俱下”指__________;“声色俱厉”形容__________;“身心俱疲”的意思是__________。
此刻,请你从“做作业”“打游戏”“睡觉之前”三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把不愉快的心情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表达出来,同时用上和“俱”有关的这三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积累运用。
(1)春天的景色既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人夜,______________”;也是叶绍翁笔下的“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
(2)诗中有“志”:“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借_______明志。文字中有“感”:“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吹散了,如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是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发出的深深叹息。
(3)我们忘不了小学六年的点点滴滴。当我贪玩时,老师教育我:“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4)“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平时就应当勤学好问,不要等到需要时再临时抱佛脚。
55.把下面古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竹石》清 郑燮)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
(3)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_。
(4)青,取之于蓝而_________________。
56.积累与运用。
1.时间,在两小儿眼中是真实可感的,“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在朱自清笔下是转瞬即逝的,“像______,我的日子像滴在时间的流里,______,______”。
2.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思。《石灰吟》中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竹石》中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句我还知道有“______,______。”
3.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增广贤文》,我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和“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的道理;从(周易)“穷则变,______,______”的思想中,我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
57.课内外积累填空。
1.《为人民服务》是伟大领袖__________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人总是要死的,但__________有不同。”为了讲清这一观点,作者引用了古代文学家__________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典诗文永流传。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竹石》)今我来思,__________。(《采薇》)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苟利于民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淮南子》)日初出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此三者皆务__________,而不顾其__________。(《螳螂捕蝉》)
3.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人送别,讲究形式,更抒情谊。有踏歌相送,如“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____________”;有饮酒相送,如“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有水边目送,如“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
5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此不为近者?_______________”
(2)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
(3)郑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4)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___”的不舍;语文是画,画中是“明月松间照,_______”的梦幻;语文是情,这情是“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中对渔民的关切与同情.
5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朱自清觉得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____了。时间在我们不经意间匆匆而过,假如有同学不好好地珍惜时间,我会用这样的名言警句劝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
3.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4.一儿日:“日初出_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_______?”
60.品名著
(1)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它们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丰富的内涵。英国作家笛福的《_____》让人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骑鹅旅行记》,表达了________之情;《汤姆 索亚历险记》,表现了对_______和_______。
(2)品诗句。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吟咏传诵。诗绘景:杜牧的“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展现了江南春光;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描绘了西湖雨景,诗表情:“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别的不舍:“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是思乡的愁绪。诗言志:于谦以“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抒发人生志间:郑燮用“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表明坚定决心。诗明俗:从《寒食》的“_________,________”中了解到寒食节赐火的习俗,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了解到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3)品名言。“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人要胸怀宽广,不能斤斤计较;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道出了生与死的价值;李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分一毫也不能被侵占;“读书须用意,________”启发我们用心读书才能有收获;“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则告诉我们要及时尽孝。
6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
4.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
5.弈秋,____________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有缺点,____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___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62.古诗文诵读积累。
(1)雷震《春晚》: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
(2)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
(3)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4)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
(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
(6)《论语》: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
(7)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诗人借月抒怀,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寒食节到来,我们会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看到好友学习懈怠时,我们会告诫他“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看到春日蓬勃生气,我们不由吟诵“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送别好友,我们会引用“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
(2)读《增广贤文》,我明白了“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从《周易》“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中我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从《礼记》“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明白了不断更新的道理。
(3)“过去的日子如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________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________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一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________。
(4)古代文学家_______说:“人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__。”我发现,本学期课本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的死比泰山还重。
(5)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___________;大致了解了丹尼尔·笛福的名著《_________》;我们从《匆匆》中明白了要______________,不能虚度此生;从《两小儿辩日》中认识了_________的孔子。
64.根据语境填空。
1.诗中借物言志:①“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是于谦坚贞不屈的志向(《石灰吟》);②“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是文天祥一心报国、视死如归的豪情(《过零丁洋》);③“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是(谁)__________(怎样的)__________的志向(《__________》)。
2.时光如金,让我们经常自问警醒:“①我__________这世界,转眼间也将__________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__________啊?(《匆匆》)”不忘初心,让我们时刻铭记:“②人总是要死的,但______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
65.课文背诵。
1.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如同“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学习中,我用“_________,老大徒伤悲”勉励自己;受到批评时,我用“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告诫自己。从《周易》“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懂得了“穷则思变”的道理;从“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中,我懂得了行孝要趁早。
2.毕业在际,我们不禁会想起那些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每一句诗里,都饱含着朋友间浓浓的情意。
3.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成为众多诗歌吟诵的对象,请你仔细回想六年级下册课本中所学的诗词并写出符合要求的诗句。
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纤纤擢素手 天街小雨润如酥 青春作伴好还乡 不知秋思落谁家 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全不怕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1)出自于两汉的《迢迢牵牛星》,全诗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女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出自于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出自于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出自于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5)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长留人间。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遗憾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2. 杨柳依依 中庭地白树栖鸦 要留清白在人间 每逢佳节倍思亲 绝知此事要躬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详解】考查了名言警句、古典诗词的默写和句子翻译。
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诗经》,这句诗的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王建的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句诗的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诗的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句诗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这句诗的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3)“孰为汝多知乎”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 听君一席话 鞠躬尽瘁 子欲养而亲不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粥一饭 忠言逆耳利于行 各显神通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不许百姓点灯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谚语、俗语及惯用语,有名言警句。
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3)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原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谚语,意思是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忠实的劝告是不让人喜欢的,但是对行动有益。
(5)“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有各的本领,各显各的身手。
(6)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俗语常用来比喻自己可以任意而行,却蛮横无理禁止别人的言行自由。
4. 相去复几许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不知秋思落谁家 大漠沙如雪 咬定青山不放松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 被微风吹散了 被初阳蒸融了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出自《迢迢牵牛星》。意思: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意思: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8)“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选自《匆匆》。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5. 西出阳关无故人 寂寞无行路 出没风波里 脉脉不得语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不向任何邪恶的势力低头 良药苦口利于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和名言警句。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全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全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出自两汉的《迢迢牵牛星》,全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经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从诗句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意思: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6.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里莺啼绿映红 浪淘风簸自天涯 克勤于邦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默写。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出他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作者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意思:辽阔的千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仿佛看到了绿树红花的江南美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意思: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仿佛看到了从天际边滚滚而来的蜿蜒的黄河。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能够节俭持家。克:能够。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后指国家。俭:节俭。
7. 轻烟 薄雾 蒸融了 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俱学 弗若之矣 总把新桃换旧符 遥知兄弟登高处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识记能力。
(1)出自朱自清的《匆匆》
原文节选: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2)出自《伯牙鼓琴》
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出自《学弈》
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原诗: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原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
8. 好雨知时节 草色遥看近却无 何当金络脑 任尔东西南北风 君看一叶舟 后天下之乐而乐 朱自清 时光荏苒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舍生取义 鲁迅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操千曲而后晓声 变则通 常将有日思无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默写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江山渔者》,全诗为: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2)本题出自《匆匆》《为人名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文,注意《匆匆》的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背影》《春》《梅雨潭的绿》《荷塘月色》。
(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对别人说友善的话,比穿上布衣丝服还要温暖;用恶语伤害别人,比矛、戟刺得还要深。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弹过千百个曲调的人才能懂得音乐,看过千百口宝剑的人才能懂得武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9. 草长莺飞二月天 听取蛙声一片 劝君更尽一杯酒 唯见长江天际流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立根原在破岩中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
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全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全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全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全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 少年易学老年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鞠躬尽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就比泰山还重 鸿毛还轻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和俗语的识记。
劝诫人多读书、多积累,多获取真知的俗语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易学老年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等。
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后两句意思是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此句写打渔人的艰辛,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后两句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抒写了自己眺望江南,思念家乡。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原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1.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大漠沙如雪 好雨知时节 事非经过不知难 日日新 又日新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与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及时掌握,不断巩固,默写时候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1)“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 《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书写要注意“落”字的写法;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杜牧《 江南春 》,意思是: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书写要注意“朝”“烟”字的写法;
(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马诗》,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书写要注意“漠”“燕”“钩”字的写法;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春夜喜雨》,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书写要注意“乃”字的书写;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增广贤文》 ,意思是: 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熟悉要注意“恨”“非”字的写法;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个小,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书写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12. 春城无处不飞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专心致志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忠言逆耳利于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详解】(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句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句意: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句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句意: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北风。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本题考查文言文默写。
《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本题考查谚语俗语识记。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意思:直率忠诚的话听起来不愉快,但对行动有利;效用好的药吃起来虽苦,却对治病有好处。
(6)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句意: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北风。
诗人运用正面描写和反衬的手法,正面描写竹子的刚健挺拔,反衬出诗人的高风亮节。写竹子“坚劲”,也就是写人的坚韧劲拔。诗中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于“破岩”,经得起“千磨万击”,受得住四面狂风,即象征着一个人不怕社会上和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和排挤打击。
13. D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如诗中所描写的一般,经历过风雨洗礼的空气散发出微凉清甜的味道,记忆中熟悉的秋天就这样静静来到。我们来到田野里,稻谷翻起金色的波浪,玉米饱满的弯着腰,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我们来到果园里,鸭梨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彤彤的脸颊,石榴乐得合不拢嘴。我们来到公园里,丹桂飘香,秋色宜人。各种各样的菊花盛开了,空中飘着梧桐叶,给大地铺上了黄地毯。是谁把秋天变得这么美丽?听,蓝天上的大雁这样回答,它们排着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美景!”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运用。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全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全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全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其一》。
全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注意需要引用题干中的诗句;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写出游览的景点及这些经典的特点;最后写出游览感受。
14. 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杨柳依依 燕山月似钩 门前流水尚能西 随风潜入夜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
(1)本题考查的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出处:《淮南子·汜论训》
(2)本题考查的是《采薇》,原句内容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全诗内容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全诗内容是: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内容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本题考查的是《两小儿辩日》,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这则小故事用对话贯串始终。全文以孔子的见不能决为贯串线索,颇有条理地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得出观点有: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5. 杨柳依依 一支红杏出墙来 西出阳关无故人 粉骨碎身浑不怕 孟子 告子 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8年 鲁滨逊 鲁宾逊漂流记 冷静理性 积极乐观(勇往直前、勤劳、善良)
【详解】考查课内默写。
(1)出自先秦佚名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3)出自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本书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赛尔柯尔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作而成。小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初出茅庐,最初三次航海的经过及其在巴西经营种植园的情况;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流落荒岛,独居28年的种种情景;第三部分简要交代了鲁滨逊回国后的命运及这个海岛未来的发展趋向。
鲁滨逊是一个英勇无畏、理智明达、坚强而有韧性,喜欢挑战与冒险,动手能力强,并且不服输的人。
16. 日暮客愁新 乡音无改鬓毛衰 春风又绿江南岸 今夜月明人尽望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详解】(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全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全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全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全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全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摘选自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驳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
17. 微风吹散了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不知秋思落谁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 牵牛织女渡河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详解】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填空。
出自朱自清《匆匆》,原文为“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民间故事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等。
(3)本题考查对诗词歌赋的默写。
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自杜牧的《清明》 ,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出自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警世贤文》,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18. 读书须用意 苟日新 日日新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若到江南赶上春
【详解】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诗歌默写。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思: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出自《采薇》。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诗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19. 为人民利益 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不同。 时间的流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花重锦官城 春色满园关不住 留取丹心照汗青 坚贞不屈,不怕牺牲
【详解】本题考查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名言警句、诗歌默写、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1)《为人民服务》表达了作者对张思德的敬仰和赞美,对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切期盼。
阅读课文内容: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阅读原文: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知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①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原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为: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原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为: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4)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为: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为:(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其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于谦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的写照。
20. 泰山还重 鸿毛还轻 今夜月明人尽望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竹石坚定顽强 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