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崎岖、斩钉截铁、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会认写课文的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难点:我可以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副对联:“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你们知道这是谁为谁题的词吗?
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文章。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走近作者:沈重
4.了解历史背景
字词梳理:
1.认读会写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1)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木+其=棋 山+乞 =屹 木+留=榴
换一换:
悬-县+士=志 沸-弗+工=江 弹-单+虽=强
2.学习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造句和书写指导。
(1)指导写字:
①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②学生先观察,如何把字写正确,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③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④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2)重点指导“寇、副、榴、弹、抡、贯、棋、悬、沸、涧、雹、屹、悦、屈”的书写。
寇:上小下大,下部“元”的竖弯钩要包住右部。
副:一和口字稍窄,田字要扁宽,刂的左竖要短、右竖要长、下边带左向钩。
榴:左窄右宽,留字左上边是三笔:撇、竖提和点,右边是刀字,左右要写紧凑。
弹:“单”的横要长一些。
抡:人字稍扁、捺起笔位置靠上,下边是匕字、撇在竖的右边、左边不出头。
贯:第四笔的横要长一些。
棋:左窄右宽,右部其中间是两短横,最后一笔是点。
悬:上窄下宽,下框内是两横、框下一横要长,下边撇折要扁小,心字要扁宽。
沸:弓字要扁宽、最下边的横要长,折钩要短、有力,左边是竖撇、右边是长竖。
涧:左窄右宽,间字外边是门字不是下框、首笔有一小点,里边是日不是口字。
雹:上下宽中间窄,雨字要扁、下框变为冖,包字内扁框要小、弯钩的弯要长。
屹:左小右大,山的竖折稍微向上倾斜。
悦:左窄右宽,右边的口要写小一些。
屈:尸的撇要舒展,出的第二笔是竖,最后一笔是点。
3.学习生词:全神贯注、居高临下、屹立 、昂首挺胸 。
导入语:下面我们根据自读提示阅读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梳理归纳:(1)课文是怎样表现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2)理解点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整体感知:
同桌互动、讨论交流:(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课文分几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3) 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交流、明确: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2.课文分几部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节):1941年秋,日寇进犯狼牙山,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节):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利用险要地形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3节):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五位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4~5节):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节):五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
3.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接受任务(1)——诱敌上山(2)——引上绝路(3 )——顶峰歼敌(4~5)
——跳下悬崖(6~9)
课堂练习:
1.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二、选择关联词语,填在下面句子中。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1)( )她对人有礼貌,又经常帮助老年人做事,( )邻居都很喜欢她。
(2)这种电风扇( )风量大,( )节约电,噪音小,大家都争着买。
课堂练习:(答案)
1.如果没有你,主人就不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2. 因为…… 所以……
不但…… 而且 ……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五位壮士的勇敢与顽强。
作业布置:
请你仿照课文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物。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1)——诱敌上山(2)——引上绝路(3 )——顶峰歼敌(4~5)
——跳下悬崖(6~9)
【课后反思】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关键词句的把握。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