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18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上第18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20: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写“涯”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通过诵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境,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2.查找资料、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难点:通过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黄河黄》
同学们,黄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作者借黄河之美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歌——《浪淘沙》。
出示课题:《浪淘沙》。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作者:刘禹锡
4.了解写作背景
字词梳理:
学习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造句和书写指导。
词语释义
九曲: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转变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理解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读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古诗的意思。
2.梳理归纳: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品读感悟:
小组讨论: (1)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讨论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4)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总结: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丽。
2.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3.讨论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诗人见到源远流长的黄河心中大为感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第一句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句以 “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如果顺着那条黄河上去,可能会去到银河,能去到牛郎织女的家吧!
4.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一组。
浪( )淘( ) 崖( ) 织( )
狼( )涛( ) 涯( ) 帜( )
2.解释加点的词 。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
天涯: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银河:
牵牛:
课堂练习:(答案)
1. 浪花 淘沙 悬崖 纺织
恶狼 波涛 天涯 旗帜
2.(1)九曲: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转变很多。
天涯:天边。
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作者借黄河雄壮美丽的景象,抒发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浪淘沙
黄河壮阔雄伟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精神
达到美好境界长
【课后反思】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描写黄河的一首诗,这首诗借助夸张和想象描写了黄河雄伟的气势,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
这节古诗教学,我改变了以往“解诗题,知作者,晓诗意,悟诗情”的教学思路。上课初始,我先给学生播放了有关黄河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在接下来的古诗教学中,我采用了“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初读古诗,让学生把古诗读流利,通顺。接着是就熟读,开展“挑战对手”活动,引导读出韵律,读出感情。然后是分角色读,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这一样的问题“如果男女生分角色读,那么角色应该怎样分配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几乎一致:“男生读前两句,因为前两句描写的了黄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女生读后两句,因为后两句是美丽的神话传说。”通过学生对角色的分配,可知学生已经整体的把握了古诗。我又追问男生“这段黄河有什么特点呢?”又问女生“这是一个什么传说?”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就促使学生细节处把握了古诗。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背诵古诗。
本节课,我让学生多读多诵,从而悟诗境,晓诗意。古诗教学上,我还是第一次这样的尝试,在这样课上学习的学习积极主动,兴趣浓厚,品悟到位,可以得出本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