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
基础题
1.请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以为 (wéi wèi)世无足复为(wéi wèi)鼓琴者。
(2)蜀中有杜处(chǔ chù)士,好(hǎo hào)书画。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瀑布 曝晒 爆躁 B.善哉 栽树 裁重
C.巍峨 槐树 气魂 D.卷轴 宇宙 衣袖
3.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锺子期听之。处士笑而然之
B.书戴嵩画牛。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C.有戴嵩《牛》一轴。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D.古语有云。 锺子期曰
4.给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穷尽;③独一无二的;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⑤最,极;⑥气息终止,死亡。
(1)破琴绝弦( ) (2)斩尽杀绝 ( ) (3)绝处逢生( )
(4)千古绝唱 ( ) (5)悲痛欲绝 ( ) (6)深恶痛绝 ( )
5.词语综合运用。
(1)“所宝以百数”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_”三个字写出了处士珍藏的宝贝多,由这个词我们还可以想到表示数量多的四字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句中“曝”的意思是________,由这个字和它的意思我们可以想到成语___________ “曝”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__ ,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拊掌大笑”写出了牧童______________的样子,我们还可以说:________大笑、________大笑、___________大笑等。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人们由这两句话提炼出了成语___________ ,用来形容____________ 。我可以用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书戴嵩画牛》这篇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的道理 ,我们也可以用一句俗语来说明这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重点突破。
对《书戴嵩画牛》中人物评判不正确的是( )
A.牧童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B.牧童是一个敢于质疑的孩子
C.处士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D.处士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
二、综合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方鼓琴___________ (2)志在太山____________
(3)善哉___________ (4)少选之间___________
3.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什么 请在文中用“___________”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
4. 《伯牙鼓琴》中伯牙和锺子期能成为知己的根本原因是( )
A.两个人都精通音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
B.两个人有着相同的志趣
C.两个人想互相学习
三、想象一下,伯牙还可能弹奏什么内容 锺子期会怎么称赞呢 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
志在明月,锺子期曰:“皎皎兮若明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wéi wèi 2. chǔ hào
2.D
3.D
4.(1)①(2)②(3)④(4)③(5)⑥(6)⑤
5.(1)以百数
示例:数以百计 不可计数
(2)晒 一曝十寒 bào 曝光 得意 哈哈 哄堂 仰头
6.(1)高山流水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示例:轻快的音乐,似高山流水,叫人赞叹
(2)点明中心 实践出真知
示例:欲知河深浅,须问过来人
7.D
二、综合题
1,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2. (1)正。 (2)心志,情志。 (3)好。 (4) 形容 极短的时间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人值得让他弹琴了。
4.B
三、示例:志在春雨,锺子期曰:“绵绵兮若春雨。”志在清风,锺子期曰:“习习兮若清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