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黄鹤楼(武汉)滕王阁(南昌)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学习目标
脉 络
难字 词1
难字 词2
难字 词3
难字 词4
难字 词5
分组讨论
独立思考
板 书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在理解难字词的基础上,疏通1-2段的文意,理解本文写作缘由。3.学习古人旷达的胸襟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3 给下列生字注音 谪守(zhé) 属予(zhǔ)浩浩汤汤(shāng) 怒号(háo)冥冥(míng) 汀兰(tīng)偕忘(xié) 把酒(bǎ)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第二部分(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第三部分(5)抒写宽广胸怀和政治抱负.被贬官到......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难字词
具: 属: 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旧制: 作文:
以记之:旧有的规模写文章来记下这件事俱(jù) 通假字嘱(zhǔ) 通假字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于作文以记之。返回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一、背景及写作缘由:着重说明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旷达) 难字词胜状:衔: 吞:大观:备: 难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优美的景色连接吞噬雄伟的景色详尽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上阳光明媚,傍晚阴沉昏暗,景象变化无穷.迁客骚人: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到自然景物而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不有所不同呢?“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语气。(双重否定式的反问句)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表揣度的语气副词,“莫非”、“恐怕”“岂不是”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难字词
若夫: 开:
排空: 薄:
冥冥: 去国:
难句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像那样放晴冲向天空迫近昏暗离开国都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日月星辰的光辉消失了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暗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
诽谤和讽刺的心情。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难字词
至若: 景:
惊: 翔集:
锦鳞:
长烟一空:
偕:
把酒:
“至于,又如日光起,动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一起端着酒。把,执,持。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尝求:曾经探求
心:思想感情
或:或许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进朝廷做官也担忧,
退出江湖也担忧。吾 谁 与 归? 这一部分,从迁客骚人引出进一步的议论,
正面阐述作者的观点,写出“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抒发自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
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中心。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较多篇幅写景,但是真正意图
是谈一个人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归箴友人。作者将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写作思路:
先由叙事入手说道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
登楼时的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
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图 。三、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段写了什么?着重于哪一方面?2.滕子京既然被“谪守巴陵郡”为什么还能做到“重修岳阳楼”呢?他哪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联系学习与生活)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一、写作缘由:着重说明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旷达) 二、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五、阅读第二段:1.划出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2.找出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的句子3.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作记缘由岳阳楼记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记叙巴陵胜状
览物情异洞庭湖全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阴——悲
晴——喜描写
抒情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忧,后……乐议论总结 构思艺术风格思想意义历史渊源时代色彩后世影响骈散结合滕子京谪守-重修岳阳楼-
迁客骚人的“悲 、喜”--
古仁人的“忧乐”脉络分明。精巧的构思写阴晴二景抒悲喜两般情叙缘由事议古今忧乐情怀 站立“忧乐”处,回看记楼文,当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层层蓄势借题发挥骈句整齐
散句灵活精美的语言如三四两段如第一文段骈散结合如二五两段历史渊源 屈原:路漫漫其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 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时代色彩 庆历革新后,范仲淹、欧阳修、滕子京等改革官员先后被贬谪偏远之地。但众人忧国忧民之志不改。范仲淹满怀激情地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其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他对积极进行改革的这个政治阵营的精神的总结《岳阳楼记》中体现的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庆历之际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思想的结晶。后世影响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左中棠: 为救国而发起洋务运动。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自宋以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博大的“忧乐”情怀直与屈原的爱国精神相勾通,于是,岳阳楼裹携着迁谪文学的丰厚积淀,在古仁人志士的心中,树立起了民族精神的最高峰。全文仅369字,但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不愧为千古绝唱。结语课外阅读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岳阳楼内悬挂的历代游客优秀对联居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最长的对联:清道光窦进士所撰。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
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
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到岩疆 。潴者,流着,
峙者,镇者,此中有真言,问谁领会来的。 英烈浩然之气,贯注全篇。文正公以此一文,足入大家之流。中国各名胜之地,都有题记诗文。而往往只有一篇流名千古如王勃之滕王阁、崔灏之黄鹤楼、王之涣之鹳鹊楼、欧阳修之醉翁亭。范公此文出世,他人之作,尽可付之一炬。《古文观止》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先忧后乐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求索精神,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牺牲精神,谭嗣同有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敢于革命的精神,毛主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多么豪迈!多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