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案设计
课题 女娲补天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9个常用汉字。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体会作品的情感,感悟人物的特点。
2.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语文要素: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3.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本课为略读课文。《女娲补天》讲的是古时候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进行一场恶战,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上出现大窟窿,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炼石补天、为民除害的故事。故事赞扬了女娲善良勇敢、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
课文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
3.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神话故事完整、内容生动,学生喜欢阅读。因此,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女娲的美好品质。
学习目标
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本课的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和词语,认读本课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2.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清楚生动地说出来。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故事激趣
1.师:通过前几学期的学习,你已经阅读了哪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
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1.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
(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
(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
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
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得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得很愉快的。
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
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交流,出示课件:
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三、学习课文,理解感知
1.出示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娲、隆、塌、扎、熄、冶”,指名拼读。
(1)读准“隆、扎”的读音。
(2)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岗上燃烧着熊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所围困在山顶上,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提出新的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5.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板书:起因: 天塌地陷 烧起大火 发洪水)
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6.指名读第2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板书:经过: 求雨灭火 造船救人)
7.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大声自由读文。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挂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板书:炼石补天)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8.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威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板书:人们又安居乐业)
思考: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4、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爱心 吃苦 勇敢)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 (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5、拓展延伸
1. 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像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
2. 女娲如此辛苦的补天,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板书设计
15 女娲补天
起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陷 求雨灭火 人民又安居乐业
烧起大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爱心 吃苦 勇敢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女娲勇敢善良,你还想对她说些什么?
教后反思
个案修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