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
《写信》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写信
书信曾经是人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现在仍然是重要的联络手段。写好的信要寄出去,还需要有信封,和同学交流一下写信封的注意事项。请你给你的亲友或者其他人写一封信,可以通过邮局寄给对方,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对方。
【教材分析】
“写信”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练习。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信。随着通讯方式的改变,书信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不再扮演重要角色了,但是书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应用意义。本次习作是在写留言条、通知、启事等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用应用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教材第一部分,先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了书信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例文加旁批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书信内容特点,明确书信格式要求。
教材第二部分只有一句话,前半句话提示学生,寄信需要信封;后半句引导学生交流写信封的注意事项。教材没有直接用范例加批注的形式展示信封的填写格式,而是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再通过交流得出书写信封的注意事项。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写信、寄信的习作任务,体现了应用文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原则。教材在写信对象上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还为寄信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两种方式,即通过邮局寄送和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信的实用意义,掌握书信写作的正确格式,了解信封的写法。
2.激发学生写信的兴趣,能够运用简单的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书信写作的正确格式。
2.能够运用书信进行简单的情感、思想交流,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地简明易懂。
【课时安排】
指导习作+完成草稿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晰目标。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怎么样?
多媒体播放歌曲《一封家书》,借助音乐的力量感染学生,创设情境。
2.同学们,如果你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是亲人、朋友相隔很远,你们会怎么与他们联系呢?
预设(打电话,发短信,发视频,发语音等)
这些方式的确都很便捷,那如果在古代,没有这方面的条件,该怎么办呢?那么就可以通过写信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告诉父母、亲人、朋友。
书信就像一条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五湖四海的知己亲朋;书信就像一只载满真情的小船,将美好的祝福驶向心灵的彼岸。同学们,你们中间有人写过信吗?今天的习作课,咱们就来学习书信的写法。
板书课题:写信
二、问题切入,理清思路。
这次的习作是命题作文,先不要着急动笔,我们先一起来理理思路。
1. 我们要写一封信,首先必须要明确信该怎么写,也就是要明确写信有什么格式。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例子,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书信与记叙文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书信的格式与记叙文不一样。
教师指导:写信一定要注意格式。
课件出示书信的六要素。
信的六要素:称呼、问候语、祝福语、署名、日期。
我们再来看看例文正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写“我们”搬进了新校园,“我”每天去踢足球,并表达了家里人对叔叔的想念。
2. 教师小结
(1)称呼要顶格写,问候语开头要空两格,并且问候语要根据写信的对象来写,如果收信人是同辈,问候语可以是“你好”,如果收信人是长辈,问候语要写“您好”。
(2)书信的正文部分比较详细,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一件事要写成一段,具体写什么,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自己写信的目的来确定自己书信的话题。书信不强求使用华丽的辞藻,更不能言不由衷,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3)正文结束,要另起一行写上祝福的话,也就是祝福语。
(4)最后要在右下角署名,写上日期。
3. 学习到现在,相信大家对书信的格式一定有所了解了,那么我们要如何快速、巧妙地牢记书信的格式呢?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 书信格式儿歌
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
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你现在一定想去动笔了对吧?
不要着急,信写好了,我们还要贴上邮票,写好信封,到邮局把它寄出去。信封该怎么写呢?
课件出示信封,引导学生学写信封。
信封左上角的六个格子中填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上面的横线上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下面一行写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在右下角六个格子中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4. 同学们很聪明,相信大家对于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填写有了初步的掌握,现在你的心里是不是有了初步打算,觉得自己一定能写出有趣的习作了?
三、范文引领,习得方法。
教师引导:思路有了,那怎样才能写好呢?别急,快来学一学习作方法吧。
给远方好朋友的一封信亲爱的一帆同学:你好吗?我们有幸在一次旅游的途中相遇,并成了一对好朋友。上次你在信中说非常想知道我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它没有车水马龙的繁华,没有人流如织的热闹,有的是小村庄的宁静和独特的田园景色。我们村里有一片肥沃的土地。春天到了,金黄的油菜花开了,常有蜜蜂来这里菜花酿蜜,还有成群结队的蝴蝶仙子来这里翩翩起舞。人们从这里路过时总会忍不住放慢脚步,不知是被美景陶醉,还是怕打扰了蝴蝶、蜜蜂独享的快乐。田园四周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紧紧地挨在一起,不留一丝空隙,露珠挂在叶尖上,晶莹剔透,在朝阳下射出五彩的光芒。地上有各种颜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紫的……点缀着树丛和草地,只要你来到这里,就能闻到花草淡淡的清香。沿着幽静的小路穿过这片杨树林,便来到闻名遐迩的“千年古桑逍遥游乐园”,这里有“福门迎宾”“前年桑王”等七大景点,景色十分壮观。一棵棵古桑虽饱经风霜,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桑树群中最大的树高达9.5米,一年可产桑葚500多斤,走进桑园,摘一颗香甜的桑葚尝尝,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怎么样?我的家乡是不是很美啊?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做客,我在这里恭候你的光临哟!此致敬礼 你的好朋友:小杰 5月5日 交代了写信的原因。重点描写了“古桑乐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通过反问句加强语气,表达出来对家乡美景的自豪。邀请朋友参观,语气真诚,容易动人。
给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妈妈:您好。多少次我在您的怀抱里撒娇,多少次我在您的笑声中嬉戏,多少次我在您那期盼的目光里找回信心……啊,妈妈,您是世界上最亲爱的人。现在细细回想起来,您不知为我花了多少心血,不辞劳苦,从无怨言。忘不了,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您悄悄来到我的房间,帮我盖好被子,调好风扇,见我睡得那么香甜,才放心地离去;忘不了,当我遇到难题时,您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一直到我弄懂了为止;忘不了,当我上学时,您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我注意安全,路上小心;忘不了……记得读三年级时,有一次我发高烧,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几天您和爸爸昼夜不停地看护我。在您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我的病一天天好转,而您,却一天天消瘦了。望着您那疲惫不堪的样子和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我的眼眶,顿时湿润了……妈妈,您的爱,如春雨般滋润着我,又如冬天的旭日温暖着我!妈妈,您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因为您,让我拥有那浓浓的母爱!妈妈,我爱您。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女儿:之心 3月28日 对于长辈要称呼您。排比句做开头,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通过回忆往事,连续的几个忘不了,表现出妈妈对我无私的爱。详细描写发高烧这一件事,通过我一天天好转和妈妈一天天消瘦的对比,更能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大胆说出“妈妈,我爱您”,感情真挚,十分感人。
读了上面的范文你学会了什么方法?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1.确定写信对象
可以是朋友,亲人,老师等……
2.内容与格式
称呼和问候语:注意你和您的合理使用。
开头:说明写信原因。
中间:1.根据收信对象,确定书信的内容。2.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排比等。3.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题明确。
最后:抒发感情,写出自己的感受。
你的心里是不是已经想好要怎样写了?迫不及待想要动笔了吧?
四、技巧迁移,实践运用。
(此环节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保留)
我们学了方法,那你理解了吗?学会应用了吗?现在来试一试吧。
1.请你将下面一封信中格式错误的地方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敬爱的爷爷:您好!
近来身体好吗?我们已有几个月未见面了,我常常惦念着您。有时思念心切,我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您的身旁……
此致
敬礼
孙某某敬上
2.请你将下方的信封填写正确完整。
五、导图整合,初试牛刀。
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方法,明白习作的内容,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了。现在让我们看着思维导图,放飞梦想,快乐习作!请拿出草稿本,把你的精彩故事写下来吧!
《写信》习作评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修改习作的意识。
2.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4.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3.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课时安排】
评改习作+精抄美文 2课时
【教学过程建议】
根据《中年级习作讲评课教学流程》,结合班级学情和本次学生的习作情况,自行修改设计。
建议师生评改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习作内容是否是写信。
2.写信对象是否明确。
3.格式是否正确。
4.是否表达出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