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 自然之美
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观潮》描写了钱塘大潮的壮美。重点是感受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走月亮》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的美好情景,重点是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现代诗二首》描述了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重点是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性、应对性和合作性。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确立环境保护意识。
习作的内容是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重点是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自己推荐的地方和推荐理由。
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物;书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鹿柴》。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2.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课文条理、揣摩文章顺序、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这些是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有利条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练习,学生从二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学习训练,经过两个学年的学习训练,学生对这种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要求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有利条件。关于句子的学习,第一学段和三年级主要是读懂句子意思,至于体会句子表达的意境、情感和所包含的意思,虽有涉及,但仅是初步接触、感知,进入四年级,才真正进入学习训练,以逐步形成能力,因此,感悟描写句段表现的意境是难点,要组织好有关的学习训练环节,以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与写字,能准确认读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30个字,准确写出28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4.积累文中的精彩语段。重点背诵《观潮》第3、4自然段,《走月亮》第4自然段,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古诗《鹿柴》。
5.培养学生观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景物。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间架结构和占格,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30个字,准确写出28个词语。
2.针对目标2.3: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画出优美词句,感受自然之美。
3.针对目标4:
背诵《观潮》第3、4自然段,《走月亮》第4自然段,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古诗《鹿柴》
4.针对目标5:
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学习过程
本单元大约需要11课时:
第1、2课时:学习《观潮》,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重点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3、4课时:学习《走月亮》,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第5课时:学习《现代诗二首》,认识本课的字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第6课时:学习《繁星》,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第7时学习: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第8、9课时学习: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选取自己喜欢的地点分享给大家,列出推荐理由。强调分享的原因,引发听众共情,激发向往之情。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第10课时学习:《语文园地》,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学会带有声音的四字词语的运用,以及时间词语的运用。注意在横格中写字的要求。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第11课时对本单元进行复习:单元复习课,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传授给他们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好习惯。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教学资源
1.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部编版。
2.课内资源: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及配套光盘中的教学资源。
3.课外资源:工具书、课外绘本读物、搜集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