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海燕》教学设计
01
课前准备
一、教材分析
《海燕》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4课的一首散文诗,从课型上来说属于教读课文,从体裁上来说属于现代诗。《海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的形象进行描写,深刻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取得胜利的前景。
本单元作为诗歌教学单元,要求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海燕》这篇文章其实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读过,尤其是对其中的重点语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具体内容却是一知半解,对于课文深层次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同样比较陌生,因此,在第一课时感知内容之后,第二课时侧重了资料的助读和补充,力求让学生寻找内容背后的深刻意义,同时继续加强朗读品析教学,牢牢抓住散文诗的文体特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理解诗歌丰富的象征意义。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并运用象征手法。
2.难点: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五、教学方法与工具
1.教学方法:诵读法 品析法
2.教学工具:PPT 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0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海燕之“境”(环境描写)、海燕之“形”(对海燕外形的描写)、海燕之“声”(对海燕声音的描写)海燕之“笑”(对海燕笑声的描写),本节课继续挖掘海燕形象,还写了海燕的哪些方面?
(二)品析语言:海燕之“语”
1.学生朗读全文,找出体现海燕“语言”描写的内容。
明确:
对暴风雨的渴望
愤怒的力量
热情的火焰
必胜的信心
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这些句子写出了海燕怎样的形象?
引导:教师可在此加强朗读教学,通过对重点句子及关键词语的朗读品析,感悟海燕的形象。
明确:
勇敢坚强、乐观自信、斗志昂扬、无所畏惧
3.作者高尔基是在何种情况下塑造了这样的海燕形象呢?
资料助读一:
《海燕》描述背景是一九零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身在彼得堡的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亲眼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
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高尔基义愤填膺,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明确:所以海燕的形象是作者在时代浪潮里的思考,有其时代的烙印。
4.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燕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如何理解?
资料助读二: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明确:海燕象征着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拓展:
海鸥、海鸭、企鹅: 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狂风、乌云、雷电: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环境
大海、波浪:象征人民群众的力量
暴风雨:象征即将到来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
含义:饱含着革命先驱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与期待,预报革命风暴即将到来,也号召人民积极投身革命。
感情:要求惩治黑暗和腐败的义愤,奋起斗争,赢得解放的豪情,肯定革命必将爆发并胜利的信念。
(三)探究主旨:海燕之“魂”
1.学生再次研读课文,有感情地选读句子,寻找体现海燕情感的语句。
2.师生共读品析重点句子: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明确:
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斗志昂扬、无所畏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它号召人们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
(四)拓展延伸:海燕之“思”
海燕的形象突出而鲜明,在海燕之“境”、海燕之“声”、海燕之“形”、海燕之“笑”、海燕之“语”、海燕之“魂”、海燕之“思”外,你还在文中读到了关于海燕的哪些内容?
明确:
多角度思考全文,可以没有固定答案。
教师预设:
海燕之“愿”(海燕的美好心愿)
(五)作业布置
本文在体现诗歌意象的时候很注意手法的运用,如象征手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辞手法也让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课后第四大题,品析重点句子的表达效果。
03
课后反思
《海燕》这篇散文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的形象进行描写,深刻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取得胜利的前景。
本课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明确三幅画面及重点形象——海燕,明确了海燕之“境”(环境描写)、海燕之“形”(对海燕外形的描写)、海燕之“声”(对海燕声音的描写)海燕之“笑”(对海燕笑声的描写)。第二课时继续挖掘海燕形象,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在背景资料助读中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课堂实践后,反思如下:
(一)可取之处:
1.抓住关键字眼,一词立骨:
以“海燕”为关键字眼,拓展思路,发散思维,将课堂的板块结构呈现为:海燕之“语”——海燕之“魂”——海燕之“思”。思路清晰,由品析语言到感悟形象,由学习手法到探究主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补充背景资料,丰实内容:
本课教学中有两处资料补充,第一处补充写作背景,明确了海燕的形象其实是作者在时代浪潮里的思考,有其时代的烙印;第二处补充象征手法的概念及运用。二者结合,让学生更意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从而挖掘到文本深处的内涵。
3.关注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最后一个板块的问题设置为:
海燕的形象突出而鲜明,在海燕之“境”、海燕之“声”、海燕之“形”、海燕之“笑”、海燕之“语”、海燕之“魂”、海燕之“思”外,你还在文中读到了关于海燕的哪些内容?
这个问题其实既是对两个课时的总结,同时也是对课后学习的引导,让学生在拥有宏观视角的同时产生意犹未尽之感,情感上产生留白之美。
(二)不足之处;
散文诗语句赏析也是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但是为了挖掘深层含义,教师还是注重了讲解和问题输入,对于语言的品析体悟还是有所缺失,做得比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