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哦,香雪》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13: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找寻青春身影,
体验青春滋味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在大山深处,一列火车停靠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呢?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了解作者
铁凝,1957年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作家,祖籍河北赵县。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解读标题
小说主人公(香雪)
作者对香雪的赞美
抒情小说(散文化小说)
齐诵: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01-04段:偏僻山沟通火车(引子)
05-44段:山沟姑娘看火车(开端)
45-63段:山沟姑娘做买卖(发展)
64-72段:上车换得铅笔盒(高潮)
73-83段:连夜摸黑回山沟(结局)
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30里夜路。
“一分钟”前后
火车进山前后,台儿沟有何变化?
进山前:
进山后:
地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传统
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
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
有了精神追求。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分析人物
“咱们的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中马上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通过同伴,乘客的描述侧面烘托了香雪外表美丽清纯
看火车时,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头。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通过和同伴的对比侧面烘托了香雪纯真腼腆、自尊自爱
“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
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出香雪的朴实单纯
她是台儿沟唯一一个考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圈、手表,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学生的书包;别的姑娘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旧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
渴求知识 积极进取
诚实善良
为了自己想要交换的铅笔盒,她在那一分钟的停车间隙里,毅然登上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爹娘责怪,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夜路回台儿沟,这对平时少言寡语、文静腼腆的香雪来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勇敢执着
孙犁评价《香雪》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更难得的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
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比较赏析《哦,香雪》的山村姑娘(群体)与香雪(个体)形象
同 异
香雪
凤娇们
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铅笔盒”象征着知识、文明
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能够为了追求理想而表现出来巨大的勇气,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在现代文明与传统乡村文明碰撞中,在与其他姑娘对生活不同追求的冲突中、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香雪的性格逐一得以展现,从而表现了人物性格的美好——为改变命运而努力的坚韧品格和奋斗精神。
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封闭的农村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历史进程。
背景资料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阅读第72-77段,请梳理香雪夜归的心理变化过程。
担 忧
坚 定
害 怕
不 怕
自卑、封闭、落后
自信、开放、进步
一个山村少女因为想拿鸡蛋换一个自己心爱的铅笔盒而被火车带走了,从而使自己吃了一次平生未有的徒步三十里夜路之苦。愿望委实不大,但又那么的庄重、坚定;所得也微不足道,然而她又是何等的自得和欢欣。假如我们把她的行为理解为对自己的信念的坚韧追求,也理解为她对由学习文化所带来的新的生活的热望所作出的努力,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她的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她的精神是多么值得赞美!
——白烨《评铁凝的小说创作》
铁凝:我还是怀着一点希望,希望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不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了这种追求,不顾一切所付出的代价。还有别的什么?能感觉到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严峻吗?能唤起我们年轻一代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吗?也许这是我的奢望。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香雪的典型意义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氛围,作者通过描写这一幅月夜山景图,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2、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环境的变化和香雪的心理变化一致,香雪跨越了巨大心理障碍,由自卑封闭变得更加自信自强。
3、突出主题,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自强。
赏析语言
它走得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铁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
全句拟人化,赋予火车以人的心理——台儿沟太小了,没有什么值得停留的。
她有点儿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写出了火车在香雪眼中的庞大、有力、强势,写出了现代文明的巨大力量和对台儿沟的冲击。最后一句写出香雪在现代文明面前的无奈。
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被感动得颤栗” 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