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一课件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一课件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09 15:5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一、实验设计
使小车拉动纸带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按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这些点迹对应着各时刻小车的位置,通过测量各个时刻小车的位置,算出相邻时刻间的位移,由于时间间隔Δt足够小,所以Δt内的
平均速度 对应着这段时间起始点的瞬时速度。
小车、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细绳、刻度尺、坐标纸。
二、实验器材
1.按图甲安装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源频率为50 Hz,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 V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220 V交流电源)。

三、实验操作
2.使小车在木板上保持静止,并靠近打点计时器,开启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后,用手拉动细绳,使小车沿木板做直线运动。待小车运动约一半距离时,松开手,使小车依靠惯性继续运动,直到左端。纸带上会留下一系列点迹如图乙所示。

四、数据处理
1.在纸带上选取一段点迹清晰并且没有重叠的区间,把第1个点标为O,而后依次标为A、B、C、D…
2.用刻度尺测量各点的位置(一般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即O点的位置记为0),记录在下表中。
计数点序号 O A B C D E …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 0.02 0.04 0.06 0.08 0.10
计数点对应的位置坐标x/m
3.计算各相邻计时点间的位移xOA、xAB、xBC、xCD、xDE…并记录在下表中。
把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当作起始点的瞬时速度(例如把 当作vO),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v-t图像。
五、绘制v-t图像
1.为什么我们可以把相邻计时点的平均速度当作起始点的瞬时速度?
因为两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即Δt足够小时, 就可以认为是测量时刻(起始点)的瞬时速度。
2.如图乙,OE间的平均速度与OA间的平均速度,二者谁更接近O点的瞬时速度?为什么?
OA间。因为时间间隔Δt越小,Δt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起始点的瞬时速度。
1.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打点时,应先开启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即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之间的距离。
5.为减小实验误差,A、B、C、D…不一定是连续的计时点,可以每5个点(中间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此时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 s。
六、注意事项
1.(1)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物体的_____和______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其中的一种,其工作电压是________,它靠电火花和墨粉打点,当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秒打一次点。
时间
位移
220 V
0.02
(2)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把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让纸带穿过
限位孔
B.把打点计时器与6 V低压直流电源相连
C.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启动电源
D.关闭电源,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x0,
用公式v=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BC
2.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依照打点的先后次序编为1、2、3、4、5、6,测得x1=1.22 cm,x2=2.00 cm,x3=2.78 cm,x4=3.62 cm,x5=4.40 cm,x6=5.18 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s。
0.1
(2)计数点2、4之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24=______m/s。
(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3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3=______m/s。
0.32
0.32
3.(2023·山东青岛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电源频率为50 Hz,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
(1)求出2、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填入表格。
v1 v2 v3 v4 v5
数值(m·s-1) 0.20 0.61 0.70
0.40
0.69
(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
(3)如果当时交流电源的频率f=51 Hz,而计算时仍按f=50 Hz处理,那么速度测量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已知T= )
偏小
如图所示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发射器 A 和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 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 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 B固定在桌面上或滑轨上,
运动方向
超声波
红外线
连接到计算机
1.借助传感器与计算机测速度
A
A
B
x2
x1
Δx
P
Q
拓展方案
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 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停止计时.根据两者的时差和空气中的声速,计算机自动算出A 与B间的距离(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经过短暂的时间Δt后,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第二次测量,得到物体的新位置.
运动方向
超声波
红外线
连接到计算机
A
A
B
x2
x1
Δx
P
Q
算出两个位置间的距离,即物体运动的位移Δx,系统按照v= 算出速度v,显示在屏幕上.这样测出的速度是发射器A在时间Δt内的平均速度.然而Δt很短,通常设置为0.02 s,所以Δx与Δt之比可以代表此刻发射器A(即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运动方向
超声波
红外线
连接到计算机
A
A
B
x2
x1
Δx
P
Q
4.如图所示是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在同一直线上且等高的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上,B盒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声速为v0,红外线在A与B之间的传播时间可忽略。问:(x1、x2、Δx未知)
(1)发射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冲时A与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v0t1
(2)经过短暂的Δt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测量,此次接收两者的时间差为t2,已知小车在远离B,则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