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文章通过场景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表达感情。
3.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学习文章通过场景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表达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顾一下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作者以梦境回忆的方式追叙在艰难求学的经历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今天我们继续深入课文,走进父爱之舟,感受浓浓的父爱,学习课文《父爱之舟》。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品读感悟:
(一)快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小组交流、讨论:文章以梦境开始,有什么好处?
生交流回答:
采用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便于组织情节,抒发情感,表达主题。同时又运用倒叙的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阅读第2自然段,同桌讨论:场景一:父亲添桑叶,买枇杷,看出父亲怎样的人?家境怎样?
交流:
“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 (辛劳的人)
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 对“我”的疼爱之深)
家境是一个勤劳但生活充满艰辛的家庭。
(三)阅读第3自然段,场景二:父亲送“我”上学,心疼“我”被虫咬,要换房间。小组讨论:(1)画出表现父亲生活节俭的词句。(2)一向生活节俭的父亲为什么动心要换价格更贵的房间?(3)从父子俩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回答:
(1)画出表现父亲生活节俭的词句。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2)一向生活节俭的父亲为什么动心要换价格更贵的房间?
当“我”被臭虫咬得满身疙瘩时,一向节俭的父亲的做法是心疼“我”,愿意花更多的钱换较好的房间。父亲的做法体现了浓浓的爱子之情。
(3)从父子俩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浓浓的父爱
(四)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场景三:父亲带“我”逛庙会,买豆腐脑,做万花筒。全班交流、探讨:(1)“我和父亲都饿了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和“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这两句话体现了什么? (2)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这句话表现怎样的父爱?(3)写父亲糊万花筒有何用意
明确、回答:
(1)“我和父亲都饿了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和“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这两句话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我”懂事、体贴父母的性格特征,知道家里穷,没有钱买。而“父亲就是不吃”则照应了上文中“父亲节省到了极点”,体现了父亲的节约与对“我”的疼爱。
(2)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这句话表现怎样的父爱?
即使生活再苦,父亲也不愿苦着孩子,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小小愿望,这也体现了浓浓的父爱。
(3)写父亲糊万花筒有何用意
这件东西曾给童年的“我”带来莫大的幸福,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五)放声朗读第5自然段,场景四:父亲雨天背“我”上学。找出文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这些动词有什么的作用?
交流、明确:
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有“背着、扎紧、穿、撩起、扎”。
作者运用动词刻画父亲负重跋涉、艰难前行的情态,使父亲的形象更丰满,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同时也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六)有感情的朗读第6自然段,场景五:父亲为“我”凑学费,铺床铺。 思考:(1)为了凑够钱供“我”上学,父亲是怎么做的?(2)“我”偷偷哭了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理解“我”这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以往大不一样?
交流、明确:
(1)为了凑够钱供“我”上学,父亲是怎么做的?
父亲为了给“我”凑齐学费,粜稻,卖猪,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我”身上。
(2)“我”偷偷哭了的原因是什么?
“我”当寄宿生以后,上学需要的费用更高了,这使原本贫寒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我”因心酸而哭泣。
(3)如何理解“我”这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以往大不一样?
这“哭”里面包含着复杂的滋味,既为家里的窘况而哭,也为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而哭,也为父母的艰辛而哭,也为自己第一次远离父母而哭。
(七)第7~8自然段:场景六:父亲送“我”报考师范学校。
(1)概括“我”的求学经历。
“我”的求学过程历经了初小—鹅山高小—无锡师范。
(2)思考:“我”为什么未能领略途中的诗画意境?
这是因为家里为了“我”上学几乎倾其所有,“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这次去报考师范学校,如果考取就能实现父亲要“我”当一个教员的愿望,反之,则愧对了父亲的殷切希望以及父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所以“我”没有心情去领略路途上的诗画意境。
(八)满含深情的阅读第9自然段,场景七: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1)思考:我为什么流下列了眼泪?
因为在父亲不摇橹的时候,父亲亲手为“我”缝补棉被,这一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以至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2)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好在哪里?
①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真情。父亲“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表现出细腻、深沉的父爱,自然流露出“我”内心的感动。
②虚实结合。父亲的背影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一虚一实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父爱的深刻印象。
③叙述与抒情相结合。抒情穿插在叙述中,强调了父爱的分量,突出了内心的感动。
(九)学习10自然段 说说这样结尾的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有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的意图。
导语:回顾整片文章,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十)说一说作者在文中几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
文中一共四次写到姑爹的小渔船。
(十一)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一次次地写摇船、船上做饭?
这只破旧的小渔船承载着一位朴实的父亲对孩子深切的期望和浓厚的爱,是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了一个个人生的驿站。作者对这些场景一次次的描绘一步步地紧扣了文题,进而深化了中心。
(十二)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
(1)“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形象富有新意。(2)“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用这只小渔船送“我”上学、考学,这只小渔船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3)“父爱之舟”把父爱与小渔船联系起来,揭示全文的主旨,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过程中的承载作用。(4)“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正是这如舟的父爱载着“我”渡过生活的艰难,到达理想的彼岸。
(十三)概括课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我”与父亲之间的一些小事,通过刻画父亲的极度节俭和对我的爱,以姑爹的小渔船为线索,以“父爱”为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深深地感谢与怀念。
(十四)归纳写作特点。
(1)文章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实则结构严谨。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以梦境引入,结尾以梦醒结束。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强化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
(2)从选材方面看,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平凡小事,但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之伟大与深沉。
(3)在写作手法上,文章采用了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上学、送“我”报考学校这一重点,中间穿插其他一些生活场景的描写,又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再加上对人物的精彩描写,都烘托出父爱的珍贵难忘。
课堂练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层层 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人山人海 _____ _______ ________
二、读拼音,写汉字。
1.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piānpì( )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2.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cháo xiào( ) 。
3.……醒来,zhěn biān( )一片湿。
课堂练习:(答案)
一、干干净净 大大方方 勤勤恳恳
各式各样 自由自在 无边无际
二、1.偏僻2.嘲笑3.枕边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作业布置:
小练笔: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父亲对自己的爱。
【板书设计】
父爱之舟
梦境回忆
几件小事 感激与怀念
永难磨灭
【课后反思】
整堂课,我力求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触摸文本,感受文字背后所隐藏着的这份父子深情!在学生情感融进文本时,我又适时加入“你的父亲与作者的父亲有什么不同?他肯定也很有特点吧,请你通过一两件小事,表达一下你对父亲的爱吧。”的写话训练。因为有了前面情感朗读和父亲关爱自己的故事作铺垫,学生感情的闸门已经被打开,学生写作的欲望被自然地调动起来,写几句对父亲说的话自然水到渠成。读写训练连接顺畅,同时在写话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写文章要饱含真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