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1 大气层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2022年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要高速穿过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暧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2.(2023八上·嘉兴期末)“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带,其水汽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对极端降水有着重要影响。“大气河”现象发生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3.(2022八上·定海期末)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与神舟十五号乘组交接后,于2022年12月4日乘坐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器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是( )
A.对流层 B.暖层 C.中间层 D.外层
4.(2023八上·温州期末)如图所示为台风“梅花”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5.(2023八上·温州期末)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
A. B.
C. D.
6.(2023八上·杭州期末)下列关于大气和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架飞机由赤道一直向北飞行,并保持在万米高度,它会一直待在对流层
B.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大气的厚度比地球半径大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
D.依据大气压强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
7.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8.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主要是( )
A.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9.大气圈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空对流层 D.臭氧层
10.下列关于各层次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间层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B.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经常发生在电离层
C.云、雨、雪、雹等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
D.只有地球有电离层,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没有电离层
二、填空题
11.(2023八上·义乌期末)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 层。
(2)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__(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12.(2022八上·舟山月考)小明想利用装置模拟风的形成。他将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1”、“2”或“3”),并说明判断该方向的理由 。
13.(2022八上·杭州期中)大气层总高度约3000千米。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如图。请回答:
(1)下列描述符合A层特点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运动剧烈 ②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③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④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2)太空站建在约333千米高空,位于大气层的 (填“内部”或“外部”)
(3)人类生存范围对应图中 (填序号)
14.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该 离开着火点才安全。
15.(2021八上·椒江期末)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 ,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 某一层内空气的 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16.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 ①②③ 三层中, ① 为高层大气; ② 为 层; ③ 为 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 层,臭氧主要集中在 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
(3)③ 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 地区较厚, 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 。
(4)③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17.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四、解答题
18.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 ,B ,C 。
(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 。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 。(填字母)
(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100.8℃ B.-68.8℃ C.-132.8℃ D.-42.8℃
(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这是因为 。
19.观察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层叫 层,温度变化规律为 .
(2)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 层,温度变化规律为 。与之温度变化规律相同的还有[ ] 层。(填序号和名称)。
20.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 ;③为 。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 ,臭氧主要集中在 ,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③,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 地区最厚, 地区最薄,其原因是 。
(4)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根据大气层的组成及各层的名称和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A.天体进入大气层之后,和空气摩擦生热进行燃烧,从而减少天体的撞击,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雷电风雨属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分为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 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暧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中最显著的现象是对流运动,有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是下降的;平流层中集中了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癌额患病率;中间层是流星消失的这一层;暖层是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一层;
【解答】对流层集中力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大气河”现象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3.【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最近地面的一层,其热量来自于地球表面,所以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对流运动,对流层集中了地球上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对流层有着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对流层的厚薄不均匀,赤道厚两级薄;
【解答】大气层根据温度随着高度的变化情况从下到上划分为四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所以最小面的一层是对流层;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在对流层;
【解答】 台风“梅花” 属于气象灾害;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在对流层;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运动中,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解答】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 右下端的热水上升,呈现逆时针方向流动.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 平流层 、 中间层 、 暖层,外层
【解答】A. 对流层的高度会因纬度和季节变化,高度大概的范围在8000米~17000米,因此在万米高度,它可能会进入平流层,A错误
B.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39km,大气厚度比地球半径小,B错误
C.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且有显著的空气对流运动,C正确
D. 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D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臭氧层中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大气温度身升高;
【解答】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大气温度身升高,所以 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平流层的气温降低;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根据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A.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划分的最主要原因,正确;
B.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是自下向上逐渐减小的,不是划分大气层的主要依据,错误;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划分大气层的依据,但不是主要因素,错误;
D. 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划分大气层的依据,但不是主要因素,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集中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层有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复杂的天气变化;平流层适合飞机的飞行,有臭氧层,臭氧会吸收紫外线;
【解答】大气圈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层,因为对流层集中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层有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复杂的天气变化;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复杂多变的天气;平流层适合飞机的飞行;中间层流星消失的一层;暖层是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一层;外层是人造卫星运行的一层;
【解答】A. 平流层层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A错误;
B. 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经常发生在中间层;
C. 云、雨、雪、雹等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正确;
D. 只有地球有电离层,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有电离层 ,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1)平流层
(2)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③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③是中间层;
【解答】(1) 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平流层;
(2)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C;
故答案为:(1) 平流层 (2)C
12.【答案】1;空气从小瓶流往大瓶,即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1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对流运动;
【解答】 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蜡烛的温度高,空气上升,下方形成低压区,小瓶处温度低,气压高,所以线香的烟从小瓶流入大瓶。其中正确的是 1; 理由为空气从小瓶流往大瓶,即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1 ;
故答案为:1, 空气从小瓶流往大瓶,即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1 ;
13.【答案】(1)①②④
(2)内部
(3)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对流层的特点: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是人类生活生产的这一层;
【解答】(1)对流层的特点: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所以符合A层特点的是①②④;
(2) 大气层总高度约3000千米。太空站建在约333千米高空,位于大气层的内部;
(3) 人类生存范围对应对流层,为图中的A;
故答案为:(1) ①②④ (2) 内部 (3) A
14.【答案】小;上升;贴近地面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空气的温度升高后,体积会膨胀,根据密度公式分析热空气密度的变化;再根据热空气密度的变化来分析热空气的流向,据此解答。
【解答】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根据ρ=mV可得空气的密度变小,密度变小的热空气在空气中会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该贴近地面离开着火点才安全。
15.【答案】上升;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的不同,温度高的流体向上运动,温度低的流体向下运动,这就是对流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上升,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某一层内空气的对流运动。
16.【答案】(1)平流;对流
(2)③;②;③;②
(3)中纬度;高纬度;中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
【解答】(1)在 ①②③三层中, ①为高层大气; ②为平流层; ③为对流层。
(2)天气现象发生在③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②平流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对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②平流层。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中纬度地区较厚,高纬度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中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平流;对流(2)③;②;③;②(3)中纬度;高纬度;中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4)C
17.【答案】(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流知识的应用。所谓对流,在书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 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本题中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就可以形成水的对流现象。
【解答】
1.如图在A点加热,A的水就会如图中红色箭头方向流动,就是逆时针流动。那么乒乓球就会随着水一起运动。
2.冰箱的原理是希望把中的热量带出,而根据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这样原理那么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冷凝管安装在上部,冷水自动往下流,冰箱中的热量把冷水加热后,又把水往上运动带到压缩机形成自然的流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
故答案为:
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18.【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3)A
(4)电离
(5)B
(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特点。大气层大致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部分。
【解答】(1)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所以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3)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对流运动显著。(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太阳活动会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5)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32-16.8*6=-68.8℃。(6)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因为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故答案为:(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3)A(4)电离(5)B(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19.【答案】(1)平流;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2)A;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D;暖层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名称、气温分布规律、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 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 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 500千米。 对流层(troposphere)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
【解答】
(1)图中ABCD层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故B为平流层。温度变化规律为由图可知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2)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层,温度变化规律为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与之温度变化规律相同的还有暖层。
故本题的答案为:1.平流;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2.A;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D;暖层。
20.【答案】(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中间层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暖层和外层随高温增加温度增加。
【解答】(1)根据温度与大气层的分层关系可知:②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③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2)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由于下热上冷,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平流层上热下冷,对流不明显,有利于高空飞行。(3)对流运动强弱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反之越弱,赤道温度最高所以最厚,两极温度最低所以最薄。(4)③是对流层处于大气层的低部受到的光照最少,所以图中呈现的③的气温变化是由地面向上逐渐降低,所以考虑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反射的太阳光对它进行加热。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1 / 1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1 大气层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2022年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要高速穿过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暧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根据大气层的组成及各层的名称和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A.天体进入大气层之后,和空气摩擦生热进行燃烧,从而减少天体的撞击,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雷电风雨属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分为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 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暧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3八上·嘉兴期末)“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带,其水汽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对极端降水有着重要影响。“大气河”现象发生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中最显著的现象是对流运动,有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是下降的;平流层中集中了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癌额患病率;中间层是流星消失的这一层;暖层是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一层;
【解答】对流层集中力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大气河”现象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3.(2022八上·定海期末)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与神舟十五号乘组交接后,于2022年12月4日乘坐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器返回地球时,进入大气层的最下面一层是( )
A.对流层 B.暖层 C.中间层 D.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最近地面的一层,其热量来自于地球表面,所以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对流运动,对流层集中了地球上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对流层有着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对流层的厚薄不均匀,赤道厚两级薄;
【解答】大气层根据温度随着高度的变化情况从下到上划分为四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所以最小面的一层是对流层;
故答案为:A.
4.(2023八上·温州期末)如图所示为台风“梅花”登录时的卫星云图,图中现象发生在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在对流层;
【解答】 台风“梅花” 属于气象灾害;复杂多变的天气变化在对流层;
故答案为:A.
5.(2023八上·温州期末)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运动中,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解答】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 右下端的热水上升,呈现逆时针方向流动.
故答案为:B.
6.(2023八上·杭州期末)下列关于大气和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架飞机由赤道一直向北飞行,并保持在万米高度,它会一直待在对流层
B.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大气的厚度比地球半径大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
D.依据大气压强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 平流层 、 中间层 、 暖层,外层
【解答】A. 对流层的高度会因纬度和季节变化,高度大概的范围在8000米~17000米,因此在万米高度,它可能会进入平流层,A错误
B.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39km,大气厚度比地球半径小,B错误
C.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且有显著的空气对流运动,C正确
D. 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D错误
故答案为:C
7.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臭氧层中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大气温度身升高;
【解答】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得大气温度身升高,所以 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平流层的气温降低;
故答案为:B.
8.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主要是( )
A.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根据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解答】A.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划分的最主要原因,正确;
B.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是自下向上逐渐减小的,不是划分大气层的主要依据,错误;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划分大气层的依据,但不是主要因素,错误;
D. 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划分大气层的依据,但不是主要因素,错误;
故答案为:A.
9.大气圈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空对流层 D.臭氧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集中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层有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复杂的天气变化;平流层适合飞机的飞行,有臭氧层,臭氧会吸收紫外线;
【解答】大气圈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层,因为对流层集中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层有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复杂的天气变化;
故答案为:A.
10.下列关于各层次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间层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B.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经常发生在电离层
C.云、雨、雪、雹等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
D.只有地球有电离层,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没有电离层
【答案】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复杂多变的天气;平流层适合飞机的飞行;中间层流星消失的一层;暖层是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一层;外层是人造卫星运行的一层;
【解答】A. 平流层层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A错误;
B. 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经常发生在中间层;
C. 云、雨、雪、雹等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正确;
D. 只有地球有电离层,金星、火星和木星都有电离层 ,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2023八上·义乌期末)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 层。
(2)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__(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1)平流层
(2)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③是对流层,②是平流层,③是中间层;
【解答】(1) 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平流层;
(2)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C;
故答案为:(1) 平流层 (2)C
12.(2022八上·舟山月考)小明想利用装置模拟风的形成。他将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1”、“2”或“3”),并说明判断该方向的理由 。
【答案】1;空气从小瓶流往大瓶,即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1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对流运动;
【解答】 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蜡烛的温度高,空气上升,下方形成低压区,小瓶处温度低,气压高,所以线香的烟从小瓶流入大瓶。其中正确的是 1; 理由为空气从小瓶流往大瓶,即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1 ;
故答案为:1, 空气从小瓶流往大瓶,即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为1 ;
13.(2022八上·杭州期中)大气层总高度约3000千米。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如图。请回答:
(1)下列描述符合A层特点的是 (填序号)
①对流运动剧烈 ②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③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④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2)太空站建在约333千米高空,位于大气层的 (填“内部”或“外部”)
(3)人类生存范围对应图中 (填序号)
【答案】(1)①②④
(2)内部
(3)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对流层的特点: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是人类生活生产的这一层;
【解答】(1)对流层的特点:有显著的对流运动, 占了大气质量的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所以符合A层特点的是①②④;
(2) 大气层总高度约3000千米。太空站建在约333千米高空,位于大气层的内部;
(3) 人类生存范围对应对流层,为图中的A;
故答案为:(1) ①②④ (2) 内部 (3) A
14.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该 离开着火点才安全。
【答案】小;上升;贴近地面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空气的温度升高后,体积会膨胀,根据密度公式分析热空气密度的变化;再根据热空气密度的变化来分析热空气的流向,据此解答。
【解答】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根据ρ=mV可得空气的密度变小,密度变小的热空气在空气中会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该贴近地面离开着火点才安全。
15.(2021八上·椒江期末)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 ,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 某一层内空气的 运动。
【答案】上升;对流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的不同,温度高的流体向上运动,温度低的流体向下运动,这就是对流现象,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一段线香, 横插在橡皮 泥上, 把一个大号烧杯倒扣在桌面上, 线香置于中间, 可观察到线香 的烟先上升,然后向四周扩散, 最后下沉。该实验可以模拟大气中某一层内空气的对流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16.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 ①②③ 三层中, ① 为高层大气; ② 为 层; ③ 为 层。
(2)用图中数字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 层,臭氧主要集中在 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
(3)③ 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 地区较厚, 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 。
(4)③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1)平流;对流
(2)③;②;③;②
(3)中纬度;高纬度;中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
【解答】(1)在 ①②③三层中, ①为高层大气; ②为平流层; ③为对流层。
(2)天气现象发生在③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②平流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对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②平流层。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中纬度地区较厚,高纬度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中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平流;对流(2)③;②;③;②(3)中纬度;高纬度;中纬度地区热量多,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4)C
17.如图是一根环形管,管内注满水,水里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A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 为什么
(2)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
【答案】(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流知识的应用。所谓对流,在书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 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本题中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就可以形成水的对流现象。
【解答】
1.如图在A点加热,A的水就会如图中红色箭头方向流动,就是逆时针流动。那么乒乓球就会随着水一起运动。
2.冰箱的原理是希望把中的热量带出,而根据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这样原理那么水温度高的地方向上流动,温度低的地方向下流动,冷凝管安装在上部,冷水自动往下流,冰箱中的热量把冷水加热后,又把水往上运动带到压缩机形成自然的流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动力。
故答案为:
1.向左运动。因为当在A处加热,此处水温升高,热流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现象,使环形管中的水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乒乓球随水流一起进行逆时针运动。
2.对流规律告诉我们,热气流·垂直上升,而冷气垂直下降,水管中冷气经吸热后变成热气流而上升,因此冷凝管安装在上部,更有利干对流运动,使冰箱的制冷效果更好。
四、解答题
18.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 ,B ,C 。
(2)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 。
(3)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 。(填字母)
(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5)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100.8℃ B.-68.8℃ C.-132.8℃ D.-42.8℃
(6)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这是因为 。
【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3)A
(4)电离
(5)B
(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特点。大气层大致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部分。
【解答】(1)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所以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3)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对流运动显著。(4)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太阳活动会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5)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32-16.8*6=-68.8℃。(6)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因为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故答案为:(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3)A(4)电离(5)B(6)升高;该层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19.观察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层叫 层,温度变化规律为 .
(2)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 层,温度变化规律为 。与之温度变化规律相同的还有[ ] 层。(填序号和名称)。
【答案】(1)平流;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2)A;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D;暖层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名称、气温分布规律、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在 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 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 500千米。 对流层(troposphere)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 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
【解答】
(1)图中ABCD层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故B为平流层。温度变化规律为由图可知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2)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层,温度变化规律为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与之温度变化规律相同的还有暖层。
故本题的答案为:1.平流;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2.A;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D;暖层。
20.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 ;③为 。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 ,臭氧主要集中在 ,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③,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 地区最厚, 地区最薄,其原因是 。
(4)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中间层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暖层和外层随高温增加温度增加。
【解答】(1)根据温度与大气层的分层关系可知:②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③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2)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由于下热上冷,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平流层上热下冷,对流不明显,有利于高空飞行。(3)对流运动强弱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反之越弱,赤道温度最高所以最厚,两极温度最低所以最薄。(4)③是对流层处于大气层的低部受到的光照最少,所以图中呈现的③的气温变化是由地面向上逐渐降低,所以考虑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反射的太阳光对它进行加热。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