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科学一模真题汇编 专题01 运动和力(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科学一模真题汇编 专题01 运动和力(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09 13:48: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3 杭州一模)木板乙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小木块甲以v0的速度从木板乙的左侧被水平弹射到木板右端,如图所示。小木块甲先相对木板乙滑动,后相对静止;当木板乙碰到水平面上的障碍物丙时立刻静止。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相对静止前,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甲、乙相对静止时,甲不受摩擦力
C.乙碰到丙后,甲因为受到惯性作用会继续向右运动
D.乙静止后,甲、乙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答】解:
A、甲、乙相对静止前,小木块甲相对木板乙是向右滑动的,则甲受到乙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甲、乙相对静止时,甲和乙一起向右运动,甲和乙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甲不受摩擦力,故B正确;
C、乙碰到丙后,甲因为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作用,故C错误;
D、乙静止后,甲由于惯性会继续水平向右运动,则甲受到乙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水平面与乙之间是光滑的,所以水平面与乙之间没有摩擦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受到甲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摩擦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2.(2023 拱墅区校级一模)如图,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墙均未动。假如用甲、乙两种方式推时每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2F
【答案】B
【解答】解:
(1)甲方式中,先对A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B对A的向左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向右的静摩擦力;
再对B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由B同学静止可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又因A同学和B同学之间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B与墙壁之间的作用力也为相互作用力,
所以,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大小均为F,
则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F,B同学不受摩擦力,故AC错误;
(2)乙方式中,甲、乙两同学均受水平向左墙壁的弹力和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两同学的摩擦力都为F,此时墙受到的推力为2F,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3.(2023 莲都区一模)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足球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场景仍让我们记忆犹新。足球比赛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滚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守门员踢出的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C.滚动的足球最终静止在草地上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运动员射门时,以空中飞行的球为参照物,球门是运动的
【答案】D
【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但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守门员踢出的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滚动的足球最终静止在草地上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运动员射门时,以空中飞行的球为参照物,球门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球门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4.(2023 丽水一模)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举行,如图所示为亚运会的四个体育项目图标,有关这四项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滑板运动员在空中仍能继续前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B.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滚动,说明力能维持物体运动
C.皮划艇运动员对水的力和水对皮划艇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弯了,主要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D
【解答】解:A.滑板运动员在空中时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A错误;
B.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滚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
C.皮划艇运动员对水的力和水对皮划艇的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弯了,在力的作用下,弓弦弯曲发生形变,主要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5.(2023 海曙区校级一模)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撕开多种不同“锯齿”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多位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
C.先后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D.分别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答案】C
【解答】解:撕开袋口的力可能与袋的材料、厚度及袋口的形状等因素有关,为验证猜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要控制使用同一种材料的袋口(则厚度也相同),只改变袋口的形状(“平边”状和“锯齿“状),比较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时所用力的大小,故只有C正确。
故选:C。
6.(2023 淳安县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答案】B
【解答】解:物体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mg、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mg;
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竖直向上的拉力F,
由于物体与钢板间的接触面、物体间的压力不变,物体与钢板间的摩擦力不变,即f=mg,
由平衡条件得:F=mg+f=2mg;
故选:B。
7.(2023 江北区一模)学校组织外出春游,小金和同学在旅游大巴车厢内讨论起一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快,转弯时人歪倒越厉害,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放在车厢地面的矿泉水瓶突然往前滚动,说明汽车在加速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小金向后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花费比静止时更大的力
D.遇到红灯时,司机踩下刹车,车缓慢停了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当汽车突然减速,矿泉水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矿泉水瓶会向前运动,故B错误;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车上有人和物品由于惯性与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金向后排的同学扔零食花费与静止时相同的力即可,故C错误;
D、遇到红灯时,司机踩下刹车,车缓慢停了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8.(2023 柯桥区一模)如图是一款擦窗机器人,它通过吸盘吸附在竖直的玻璃窗上。擦窗机器人匀速竖直上行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答案】D
【解答】解:根据被研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与此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擦窗机器人匀速竖直上行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竖直向下。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2023 新昌县一模)2023年3月17日CBA联赛中,易建联出场17分钟,拿到10分5篮板1封盖。关于易建联在比赛中扣篮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易建联用力蹬地才会向上跳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当易建联跳跃上升至最高点时,其惯性最大
C.以起跳后的易建联为参照物,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D.鞋底设计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摩擦
【答案】A
【解答】解:A.用力蹬地获得向上的力,使得人向上跳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当易建联跳跃上升至最高点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
C.以起跳后的易建联为参照物,坐在看台上的观众与易建联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
D.鞋底设计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摩擦,故D错误。
故选:A。
10.(2023 吴兴区校级一模)如图,机器人在匀速直线前进送餐的过程中,对置于水平托盘上碗碟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到水平向前的推力
B.若以机器人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C.受到的重力和托盘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它也在作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行,所以碗碟水平方向受力为0,没有受到推力,故A错误;
B、以机器人为参照物,碗碟与机器人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则托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餐盘中的碗碟受到重力和餐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碗碟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过程中也具有惯性,不是受到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11.(2023 湖州一模)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水油分离的实验,发现在太空中混合后的水和油不会分层。而在地面上混合后的水和油静置后会分层。这主要是因为在太空中(  )
A.水的质量变小 B.油的密度变大
C.水和油的比热变大 D.水和油所受的重力变化
【答案】D
【解答】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在太空中,水的质量不会变,故A错误;
B、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在太空中,水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则密度不变,故B错误;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在太空中水和油的比热容不会变,故C错误;
D.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水和油的重力变小,在太空中混合后的水和油不会分层,故D正确。
故选:D。
12.(2023 滨江区一模)杭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涉及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
B.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定点投篮—把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D.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A
【解答】解:A.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不能通过脚蹬地增大,故B错误;
C.定点投篮—把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球的作用力等于球对手的作用力,故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故D错误。
故选:A。
13.(2023 南浔区一模)围棋人机大战,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围棋比赛,最终结果是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比1战胜人类代表李世石。大盘讲解时带磁性的围棋子可吸在棋盘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围棋子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围棋子所受磁力与围棋子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围棋子所受磁力与棋盘对围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棋盘对围棋子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围棋子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围棋子所受磁力与围棋子所受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围棋子所受磁力与棋盘对围棋子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D、由于围棋子在棋盘上保持静止,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围棋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则肯定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与之平衡,这个力就是摩擦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2023 鹿城区校级一模)1783年法国蒙格菲尔发明了载人热气球,成功在空中飞行半小时。1852年法国工程师吉法尔发明了飞艇,如图所示,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吊舱、主气囊、副气囊和推进装置组成。主气囊内充满密度比空气小的氦气,副气囊体积不变,内部空气量可调节。主副气囊协同工作,控制飞艇的升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飞艇在上升阶段,吉法尔认为吊舱处于运动状态,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副气囊 C.主气囊 D.推进装置
【答案】A
【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吊舱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吊舱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
B、以副气囊为参照物,吊舱和副气囊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吊舱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主气囊为参照物,吊舱和主气囊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吊舱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推进装置为参照物,吊舱和推进装置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吊舱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3 舟山一模)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t=1.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1N
B.2s~4s内,物体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
C.4s~6s,物体运动的路程为8m
D.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答案】D
【解答】解:A、当t=1.5s时,由丙图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推力为1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受到的摩擦力为1N,故A正确;
B、2s~4s内,由丙图知,物体做加速运动,物体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故B正确;
C、4s~6s,由丙图知,物体速度为4m/s,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的路程为s=vt=4m/s×2s=8m,故C正确;
D、4s~6s,由丙图知,物体速度为4m/s,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推力为2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2N,当t=3s时,由丙图知,物体做加速运动,而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即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还是2N,故D错误。
故选:D。
16.(2023 北仑区一模)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由于具有低碳、环保、方便、舒适等性能成为我们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关于小北骑共享单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北骑行的速度最高可达50m/s
B.小北骑车匀速转弯时,受力平衡
C.小北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是运动的
D.小北下坡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共享单车的速度约为5m/s,故A错误;
B、小北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不断变化,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小北在骑行过程中,以路旁的建筑为参照物,小北与路旁的建筑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北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小北下坡时不蹬车,共享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共享单车本身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7.(2023 南浔区一模)如图是今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
A.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不相信
B.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C.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D.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
【答案】A
【解答】解:AB、网上传播的信息很多,有真的也有假的,不能一概而论都不相信,而是应对资料相关信息加以收集并对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后做出相应的结论,故A错误,B正确;
C、扫把能够竖起来,说明受力平衡,对扫把进行受力分析,看能否满足平衡力的条件,即可知道扫把是否真的能竖立起来,故C正确;
D、传言表示只有这一天扫把能够立起来,那么可以在第二天重新做这个实验,观察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8.(2023 鄞州区一模)2023年2月,我国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飞行器—“同济飞鱼”(如图所示),它既能在空中飞行,也能在水中畅游。
(1)两栖飞行器在水中通过螺旋桨转动向后划水即可实现向前航行,其原理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2)两栖飞行器还自带声波测距仪。某次飞行器悬停空中向障碍物发射声波,从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共用时4s,若声波的速度为340m/s,则飞行器离障碍物的距离是  680 m。
【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680。
【解答】解:(1)两栖飞行器在水中通过螺旋桨转动向后划水即可实现向前航行,其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飞行器离障碍物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680。
19.(2023 椒江区一模)如图为送餐机器人在40秒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据图可知,在前20秒内,机器人运动的路程为  10m ;机器人在第30秒时的运动速度为  0.5m/s 。
【答案】10m;0.5m/s。
【解答】解:由图像知,机器人在前20秒内运动了10m,在10s﹣20s内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前20秒内,机器人运动的路程为10m;
在20s﹣40s内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则机器人在第30秒时的运动速度为v===0.5m/s。
故答案为:10m;0.5m/s。
20.(2023 义乌市一模)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如图)。
(1)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2.2 牛。
(2)当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大小关系为FA > FB(选填“>”“<”或“=”)。
【答案】(1)2.2;(2)>。
【解答】解:
(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
(2)图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水平向左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木板受到木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
长木板在水平方向受到弹簧测力计A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地面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和木块对木板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于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所以弹簧测力计A向左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
故答案为:(1)2.2;(2)>。
21.(2023 柯桥区一模)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如图所示,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正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该卫星  不受 (填“受”或“不受”)平衡力作用。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  B (填“A”或“B”)面,其表面固态金属直接  升华 (填物态变化)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导致卫星减速。
【答案】不受;B;升华。
【解答】解:(1)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速度大小不变,但其方向不是直线,而是时刻在改变,故所受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而是非平衡力;
(2)当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由固态升华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卫星施加一个向后的力改变了卫星的运动状态,使卫星减速。
故答案为:否;B;升华。
22.(2023 路桥区一模)为方便关门,小柯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自动关门装置。把绳子的”端系在门窗上B点(如图乙),另一端系上重物。当人进来后,利用重物将门关上。使用后发现门关上的速度过快,导致门锁很容易损坏,于是提出了两条改进建议。
建议一:改变重物悬挂的点,选择  A 点。
建议二:改变重物的质量,选用质量  小 的物体。
【答案】A;小。
【解答】解:关门太快,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太明显,建议一:改变重物悬挂的点,选择靠近转轴的A点,使得力臂减小,减小转动的效果。
建议二:改变重物的质量,选用质量小的物体,改变力的大小,改变转动的效果。
故答案为:A;小。
23.(2023 南浔区一模)如图冰墩墩正协助王亚平完成“天宫课堂”中太空抛物实验。
(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这说明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王亚平将冰墩墩平推给叶光富,冰墩墩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而是沿着推出的方向在做近似匀速前进。
①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因为它具有  惯性 。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  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
【答案】(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①惯性;②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冰墩墩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①冰墩墩离开手后由于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故答案为:(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①惯性;②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24.(2023 舟山一模)如图所示的是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的情境,此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图中  OB 向下的方向。(选填“OA”、“OB”或“OC”。其中,OA垂直于滑雪板,OB沿竖直方向,OC平行于滑雪板。)
【答案】OB。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图中OB向下的方向。
故答案为:OB。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5.(2023 越城区一模)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了四次实验: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一端固定在O点,分别在钢片上施加一个力,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如图所示。
(1)实验时,通过  钢片的弯曲程度 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大小。
(2)若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可比较  甲、丁 两图。
(3)比较乙、丙两图,小明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请你判断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 。
【答案】(1)钢片的弯曲程度;(2)甲、丁;(3)不正确;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
【解答】解:(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实验研究的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应观察钢片的弯曲程度;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每次只能研究一个变量,因此可以选取甲、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每次只能研究一个变量,而乙、丙两图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都不同,所以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1)钢片的弯曲程度;(2)甲、丁;(3)不正确;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
26.(2023 临安区一模)摩擦力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难点,如何形象地表现出摩擦力的大小呢?小柯同学想到了妈妈洗衣服时用的毛刷。
(1)小柯将一个毛刷分别静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图 乙 显示出毛刷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小柯发现用不同的速度拉动图甲的毛刷观察到毛刷的形变程度都相同。他在长毛刷上放一个砝码,继续拉动,他观察到毛刷的弯曲程度更大了,据此可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大小 有关。
(3)小柯将长毛刷A放在B物体上,拉着B向右运动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可推知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从力学角度加以分析 A水平方向只受到摩擦力(或受力不平衡) 。
【解答】解:(1)小柯将一个毛刷分别静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在图甲中,毛刷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不受摩擦力;图乙中毛刷发生了形变,故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小柯发现用不同的速度拉动图甲的毛刷观察到毛刷的形变程度都相同,说明摩擦力与速度无关,他在长毛刷上放一个砝码,继续拉动,他观察到毛刷的弯曲程度更大了,根据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相同条件下,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力越大,即摩擦力变大了,据此可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小柯将长毛刷A放在B物体上,拉着B向右运动时,根据毛刷发生了形变,可知B对A施加了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匀速状态 一定改变;即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乙;(2)压力大小;(3)A水平方向只受到摩擦力(或受力不平衡)。
27.(2023 鹿城区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k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 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 。
(2)笔在上升过程中,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  ab 之间。(选填“ab”或“bc”)
(3)若不计一切摩擦,请说明从a到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机械能变化情况? 先不变后增大 。
【答案】(1)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2)ab;(3)先不变后增大。
【解答】解:(1)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公式表示为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故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
(2)由a到b时,开始弹力大于笔的外壳重力,笔的外壳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笔的外壳重力时,笔外壳的速度最大,此时弹簧还未恢复原状,故笔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ab之间;
(3)由题知,位置a是压缩弹簧后形变程度最大处,弹性势能也最大;
从位置a到b,弹簧恢复至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外壳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内芯速度和高度均不变,所以其机械能不变;从位置b到c,外壳带着内芯向上运动,外壳的一部分机械能转移给内芯,内芯的机械能增大。所以从a到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增大;
故答案为:(1)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2)ab;(3)先不变后增大。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8.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如图)。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  自西向东自转 ,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水 ,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g′比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9.8牛/千克)也小的缘故。若质量为240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902.4牛,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多少?
【答案】(1)自西向东自转;(2)水;(3)3.76N/kg。
【解答】解:(1)因为地球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西向东自转,为了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所以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
(2)根据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的任务的了解可知,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因为G=mg,
所以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3.76N/kg。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自转;(2)水;(3)3.76N/kg。
29.如图所示,一气球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为5m,气球所受浮力始终保持40N不变,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常数),此时气球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减少所挂物体,使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2m/s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N/kg)
(1)画出气球与所挂物体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计算出m的大小。
(3)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答案】(1)受力示意图如图1。
(2)m的大小为1kg。
(3)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6m/s。
【解答】解:(1)一气球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为5m,则G总1=5mg,若减少所挂物体,使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则G总2=3mg;此时气球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气球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当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气球以同样匀速竖直向上时,气球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2)当气球匀速下降时,气球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
F浮+f=G总1﹣﹣﹣﹣﹣①
当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气球以同样匀速上升时,
气球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
F浮=f+G总2﹣﹣﹣﹣﹣﹣②
把F浮=40N,G总1=5mg,G总2=3mg,g=10N/kg,代入①②式,解得:
f=10N m=1kg;
(3)由f=kv1得,k===5N s/m;
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气球上升,设最终匀速运动,速度最大为v,气球受力分析所图3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F浮=f′+G球;
则:f′=F浮﹣G球=40N﹣1kg×10N/kg=30N;
由f′=kv得:v===6m/s。
答:
(1)受力示意图如图1。
(2)m的大小为1kg。
(3)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6m/s。
30.下表是大英火车站的火车时刻表,仔细阅读,计算回答:
始发站 车次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终点站
成都 5638 8:52 10:07 南充
成都 5642 13:00 20:00 达县
达县 K934 22:19 5:01 成都
达县 5633 13:00 19:20 成都
(1)从达县到成都,乘哪次列车最快?为什么?
(2)达成(达县﹣﹣﹣﹣成都)线全程总长394.6km.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3)估计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在什么时刻,离成都多远处相遇?
【解答】解:
(1)从达县到成都,有K934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
K934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t1=5:01+24:00﹣22:19=6h42min;
5633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t2=19:20﹣13:00=6h20min;
因为从达县到成都的路程一定,5633次列车总耗时最短,所以乘坐5633次最快;
(2)5642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t=20:00﹣13:00=7h;
5642次列车达县至成都的路程:s=394.6km;
全程的平均速度:v==≈56.4km/h;
5633次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62.3km/h,
(3)由火车时刻表可知,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同时出发、相向行驶,
设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遇,
则有:t″==≈3.3h=3h18min;
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相遇时刻:13:00+3h18min=16:18;
5642次列车离成都的距离:s″=vt″=56.4km/h×3.3h=186.12km。
答:(1)从达县到成都,乘5633次列车最快;因为从达县到成都的路程一定,5633次列车总耗时最短;
(2)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56.4km/h、62.3km/h;
(3)估计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在16:18相遇,离成都的距离为186.12k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运动和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3 杭州一模)木板乙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小木块甲以v0的速度从木板乙的左侧被水平弹射到木板右端,如图所示。小木块甲先相对木板乙滑动,后相对静止;当木板乙碰到水平面上的障碍物丙时立刻静止。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相对静止前,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甲、乙相对静止时,甲不受摩擦力
C.乙碰到丙后,甲因为受到惯性作用会继续向右运动
D.乙静止后,甲、乙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2023 拱墅区校级一模)如图,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墙均未动。假如用甲、乙两种方式推时每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2F
3.(2023 莲都区一模)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足球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场景仍让我们记忆犹新。足球比赛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继续滚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守门员踢出的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C.滚动的足球最终静止在草地上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运动员射门时,以空中飞行的球为参照物,球门是运动的
4.(2023 丽水一模)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举行,如图所示为亚运会的四个体育项目图标,有关这四项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滑板运动员在空中仍能继续前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B.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滚动,说明力能维持物体运动
C.皮划艇运动员对水的力和水对皮划艇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弯了,主要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5.(2023 海曙区校级一模)小华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成“锯齿”形状,他猜想袋口做成“锯齿”形状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为验证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撕开多种不同“锯齿”状包装袋,比较所用力大小
B.多位同学在包装袋任意位置撕开,交流比较用力的大小
C.先后在“锯齿”状位置和平边位置撕开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D.分别撕开“平边”状和“锯齿”状的不同材质包装袋,比较用力大小
6.(2023 淳安县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7.(2023 江北区一模)学校组织外出春游,小金和同学在旅游大巴车厢内讨论起一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快,转弯时人歪倒越厉害,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放在车厢地面的矿泉水瓶突然往前滚动,说明汽车在加速
C.车匀速向前行驶时,小金向后排的同学扔零食需要花费比静止时更大的力
D.遇到红灯时,司机踩下刹车,车缓慢停了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23 柯桥区一模)如图是一款擦窗机器人,它通过吸盘吸附在竖直的玻璃窗上。擦窗机器人匀速竖直上行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9.(2023 新昌县一模)2023年3月17日CBA联赛中,易建联出场17分钟,拿到10分5篮板1封盖。关于易建联在比赛中扣篮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易建联用力蹬地才会向上跳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当易建联跳跃上升至最高点时,其惯性最大
C.以起跳后的易建联为参照物,坐在看台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D.鞋底设计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摩擦
10.(2023 吴兴区校级一模)如图,机器人在匀速直线前进送餐的过程中,对置于水平托盘上碗碟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到水平向前的推力
B.若以机器人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C.受到的重力和托盘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它也在作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11.(2023 湖州一模)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水油分离的实验,发现在太空中混合后的水和油不会分层。而在地面上混合后的水和油静置后会分层。这主要是因为在太空中(  )
A.水的质量变小 B.油的密度变大
C.水和油的比热变大 D.水和油所受的重力变化
12.(2023 滨江区一模)杭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涉及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
B.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定点投篮—把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D.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13.(2023 南浔区一模)围棋人机大战,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的围棋比赛,最终结果是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比1战胜人类代表李世石。大盘讲解时带磁性的围棋子可吸在棋盘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围棋子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围棋子所受磁力与围棋子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围棋子所受磁力与棋盘对围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棋盘对围棋子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围棋子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14.(2023 鹿城区校级一模)1783年法国蒙格菲尔发明了载人热气球,成功在空中飞行半小时。1852年法国工程师吉法尔发明了飞艇,如图所示,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吊舱、主气囊、副气囊和推进装置组成。主气囊内充满密度比空气小的氦气,副气囊体积不变,内部空气量可调节。主副气囊协同工作,控制飞艇的升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飞艇在上升阶段,吉法尔认为吊舱处于运动状态,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地面 B.副气囊 C.主气囊 D.推进装置
15.(2023 舟山一模)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t=1.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4N
B.2s~4s内,物体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
C.4s~6s,物体运动的路程为8m
D.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16.(2023 北仑区一模)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由于具有低碳、环保、方便、舒适等性能成为我们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关于小北骑共享单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北骑行的速度最高可达50m/s
B.小北骑车匀速转弯时,受力平衡
C.小北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是运动的
D.小北下坡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17.(2023 南浔区一模)如图是今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
A.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不相信
B.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C.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D.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8.(2023 鄞州区一模)2023年2月,我国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飞行器—“同济飞鱼”(如图所示),它既能在空中飞行,也能在水中畅游。
(1)两栖飞行器在水中通过螺旋桨转动向后划水即可实现向前航行,其原理是    。
(2)两栖飞行器还自带声波测距仪。某次飞行器悬停空中向障碍物发射声波,从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共用时4s,若声波的速度为340m/s,则飞行器离障碍物的距离是    m。
19.(2023 椒江区一模)如图为送餐机器人在40秒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据图可知,在前20秒内,机器人运动的路程为    ;机器人在第30秒时的运动速度为    。
20.(2023 义乌市一模)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如图)。
(1)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牛。
(2)当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大小关系为FA   FB(选填“>”“<”或“=”)。
21.(2023 柯桥区一模)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如图所示,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正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该卫星    (填“受”或“不受”)平衡力作用。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    (填“A”或“B”)面,其表面固态金属直接    (填物态变化)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导致卫星减速。
22.(2023 路桥区一模)为方便关门,小柯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自动关门装置。把绳子的”端系在门窗上B点(如图乙),另一端系上重物。当人进来后,利用重物将门关上。使用后发现门关上的速度过快,导致门锁很容易损坏,于是提出了两条改进建议。
建议一:改变重物悬挂的点,选择    点。
建议二:改变重物的质量,选用质量    的物体。
23.(2023 南浔区一模)如图冰墩墩正协助王亚平完成“天宫课堂”中太空抛物实验。
(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这说明    。
(2)王亚平将冰墩墩平推给叶光富,冰墩墩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而是沿着推出的方向在做近似匀速前进。
①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因为它具有    。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    。
24.(2023 舟山一模)如图所示的是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的情境,此时他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图中    向下的方向。(选填“OA”、“OB”或“OC”。其中,OA垂直于滑雪板,OB沿竖直方向,OC平行于滑雪板。)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5.(2023 越城区一模)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了四次实验: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一端固定在O点,分别在钢片上施加一个力,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如图所示。
(1)实验时,通过    来反映力的作用效果大小。
(2)若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可比较    两图。
(3)比较乙、丙两图,小明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请你判断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6.(2023 临安区一模)摩擦力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难点,如何形象地表现出摩擦力的大小呢?小柯同学想到了妈妈洗衣服时用的毛刷。
(1)小柯将一个毛刷分别静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图   显示出毛刷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小柯发现用不同的速度拉动图甲的毛刷观察到毛刷的形变程度都相同。他在长毛刷上放一个砝码,继续拉动,他观察到毛刷的弯曲程度更大了,据此可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3)小柯将长毛刷A放在B物体上,拉着B向右运动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可推知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从力学角度加以分析   。
27.(2023 鹿城区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k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   。
(2)笔在上升过程中,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    之间。(选填“ab”或“bc”)
(3)若不计一切摩擦,请说明从a到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机械能变化情况?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28.(2022 永嘉县模拟)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如图)。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    ,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g′比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9.8牛/千克)也小的缘故。若质量为240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902.4牛,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多少?
29.(2022 瓯海区模拟)如图所示,一气球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为5m,气球所受浮力始终保持40N不变,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常数),此时气球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减少所挂物体,使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3m,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2m/s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N/kg)
(1)画出气球与所挂物体以2m/s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计算出m的大小。
(3)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30.(2021 诸暨市校级模拟)下表是大英火车站的火车时刻表,仔细阅读,计算回答:
始发站 车次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终点站
成都 5638 8:52 10:07 南充
成都 5642 13:00 20:00 达县
达县 K934 22:19 5:01 成都
达县 5633 13:00 19:20 成都
(1)从达县到成都,乘哪次列车最快?为什么?
(2)达成(达县﹣﹣﹣﹣成都)线全程总长394.6km.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3)估计5642次列车和5633次列车在什么时刻,离成都多远处相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一模真题汇编
运动和力 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17小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16 17
[A] [B] [C] [D]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5.答:
26.答:
27.答:
四.解答题(共3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8.答:
29.答:
30.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