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编五年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14.考区 河南(2022)(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新编五年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14.考区 河南(2022)(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14: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编
五年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波乌
图节
14.考区
河南
真题回做
留在心底的声音/人人都是“发声器”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
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器”,我们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
音?该如何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
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引导
2022年河南考区的中考作文题,延续了2021年的命题形式,采取
二选一的形式,一题侧重为半/全命题的记叙文,一题侧重为材料类型
的议论文。两个考题各有特色,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或擅长
的题目,发挥优势,写出个性。
题目(1):要求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审题可发现,“声音”是最重要的对象,材料中也对声音进行了描述:“无
处不在”“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
种信息”,这就说明声音范围是很广的,只要是有价值的、对我们而言
特别的声音,都可以写。这个声音,可以是具体、真实的声音,如灵动
的乌鸣声、动听的音乐声,也可以是某种象征、抽象的声音,如长辈无
微不至的关爱之声、无比怀念的童年快乐之声
2022
考场锦鲤系列图书
中波乌

要写记叙文,就要注意写出真情和情节,要写清“是什么”声音留
在了心底、“为什么”留在心底,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来揭露这一切的
始末,表达自己的心声,展现自己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成长收获。注
意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一开篇就写出声音“是什么”,接下来揭
露“为什么”;也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打乱叙事的时间性,在层
层的抽丝剥茧中,揭秘是什么声音留在了心底。
无论如何写作,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
有质感,才能打动人心。以下提供几种写作思路:
1.鼓励与表扬的声音
可以是来自老师、父母的鼓励与表扬。比如,自己在努力改变不能
及时交作业的坏习惯,培养按时交作业的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卓有成效,因此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表扬,从此,更加激励我不断进步
提升自我。
2.布谷鸟的鸣叫声
由布谷乌的叫声,联想到自己曾经在农村所经历的“割麦插禾”的
人与事,因为布谷乌叫的时候,就到了割麦子、给水稻插秧的季节。我
难忘这布谷乌的鸣叫声,因为它是农事生产的号角。
3.运动场上呐喊助威的声音
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那热火朝天、活力四射、青春阳光的场景,
震耳欲聋、激情满满、兴奋不已的呐喊声,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那是青春朝气的表现,是成长激情的释放。
题目(2):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思考。首先,
我们需要结合给出的材料,进行准确审题,把握立意方向。材料中说“信
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发声器’”,这表明了背景,说出一个普遍事
实: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人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人人都可以发声。
接下来材料提出疑问“我们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该如何对待各种不
同的声音?”,这就是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写作主题。
人人都可以发声,意味着这声音可能是丰富多彩的,也可能是纷乱
无序的,甚至有些声音可能是一种“噪音”,没有对我们的世界起到正
向积极的促进与提升,反而充满了扰乱与破坏。我们说出的话不是毫无
意义的,是对自己、别人以及世界都有作用和影响的,良好的作用令人
欣喜,糟糕的影响令人沮丧。联系社会现实,就可以发现,我们的世界
充满了层出不穷的假新闻、谣言、谎言,不仅损害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