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分层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16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2、(双选)下列关于空气污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则空气质量越好
C.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空气的重要措施
D.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以保护空气
3、图中黑球和白球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化学性质 C.状态 D.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5、下列应用涉及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液化空气制氧气 B.氧气用于气焊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氧气用于炼钢
6、用氯酸钾制备氧气,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大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单孔塞 ⑥陶土网 ⑦铁架台(带铁夹)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7、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
8、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9、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木炭燃烧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11、小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40mL水。开始实验后小王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量筒内原有水的体积为60mL。引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30mL。小王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和规范操作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12、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1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 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 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C. 收集氧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 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口
14、下列反应中,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分解过氧化氢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加热高锰酸钾 D.加热水
15、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t2时打开了止水夹
C.t2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D.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氧气已全部被消耗
16、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是蓝色的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D.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
二、填空题。
17、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2)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 。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 。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 。
18、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从五个方面来描述。请你从五个方面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 ②气味
③状态 ④溶解性 ⑤密度 。
19、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且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它们的名称:
A. B. C. D. E. F. 。
(2)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 作用,是这个反应的 。
20、某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1)用如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请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 。
(2)清洗试管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溅落在衣服上,留下了黑点,用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清洗,黑点处迅速产生气泡,请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
。
2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2)各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填充的气体: 。
(3)酥脆饼干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软: 。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 。
2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白磷燃烧是 反应 (填“化合”或“分解”)。
三、实验题。
23、有2瓶无色气体,已知是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区分这两种气体。(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_____ 。
24、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 电解水 B 加热高锰酸钾 C 分解过氧化氢 D 分解氯酸钾
E _____。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选填“甲”或“乙”)。
四、计算类题。
25、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请计算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分层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16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答案】C
2、(双选)下列关于空气污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则空气质量越好
C.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空气的重要措施
D.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以保护空气
【答案】CD
3、图中黑球和白球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答案】C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化学性质 C.状态 D.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答案】D
5、下列应用涉及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液化空气制氧气 B.氧气用于气焊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氧气用于炼钢
【答案】A
6、用氯酸钾制备氧气,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大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单孔塞 ⑥陶土网 ⑦铁架台(带铁夹)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答案】A
7、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8、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答案】A
9、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木炭燃烧
【答案】B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答案】B
11、小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40mL水。开始实验后小王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量筒内原有水的体积为60mL。引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30mL。小王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和规范操作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答案】A
12、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1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 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 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C. 收集氧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 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口
【答案】C
14、下列反应中,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分解过氧化氢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加热高锰酸钾 D.加热水
【答案】D
15、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B.t2时打开了止水夹
C.t2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D.反应结束后容器内的氧气已全部被消耗
【答案】D
16、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也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是蓝色的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D.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
【答案】D
二、填空题。
17、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2)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 。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 。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 。
【答案】(1)氧气 (2)水蒸气 (3)氮气 (4)二氧化碳
18、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从五个方面来描述。请你从五个方面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 ②气味
③状态 ④溶解性 ⑤密度 。
【答案】①通常为无色 ②无味 ③通常为气体
④不易溶于水 ⑤密度比空气略大
19、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且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3)写出它们的名称:
A. B. C. D. E. F. 。
(4)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 作用,是这个反应的 。
【答案】(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水;铁;四氧化三铁
(2)催化;催化
20、某同学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
(1)用如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紧握试管却仍观察不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请为顺利完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提一条合理建议: 。
(2)清洗试管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溅落在衣服上,留下了黑点,用彩漂液(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清洗,黑点处迅速产生气泡,请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
。
【答案】(1)双手分开握,增大与试管的接触面积(或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或把试管浸入热水中等,合理即可)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2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2)各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填充的气体: 。
(3)酥脆饼干放置在空气中,逐渐变软: 。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 。
【答案】(1)氧气 (2)稀有气体 (3)水蒸气 (4)二氧化碳
2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白磷燃烧是 反应 (填“化合”或“分解”)。
【答案】4 ; 化合
三、实验题。
23、有2瓶无色气体,已知是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区分这两种气体。(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_____ 。
【答案】实验步骤: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2个集气中;
实验现象一:火焰没有明显变,实验结论:该瓶气体为空气;
实验现象二:火焰熄灭,实验结论:该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24、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 电解水 B 加热高锰酸钾 C 分解过氧化氢 D 分解氯酸钾
E _____。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1)分离液态空气或分解氧化汞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3)甲
四、计算类题。
25、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请计算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
【答案】一个成年人每小时需要20L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故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需要吸入空气的体积为:20L×24÷21%≈2285.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