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4 22:48:58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庆元模拟)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2023年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B.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
C.遇到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
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撤离
2.(2023·余姚模拟)台风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灾害性天气,掌握应对台风的措施是沿海地区人们必备的能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关好门窗 B.固定容易吹落的物体
C.趁凉快去兜风 D.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3.(2023·衢江模拟)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危险,守护美好加油”。如图是小科在安全演练时采用的避灾方法。发生以下灾害时,可用该方法减少伤害的是(  )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
4.(2023·宁波模拟)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生成,后向西北移动。9月14日20时30分左右,“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
A.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B.“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
C.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
D.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并引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5.(2023·温州模拟)读“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下推断该地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
A.终年低温,干燥少雨 B.终年高温,雨量均衡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6.(2023八上·杭州期末)下列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B.当空气的相对湿度的达到100%时,就一定会形成降水
C.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
D.在我国频发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台风、洪水等
7.(2022八上·衢州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暖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箱冻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8.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特大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也不可忽视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工程对于干流水量起了重要的扼制作用
9.水稻在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三季,在亚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两季,到了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这主要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A.地形、土壤 B.地形、降水 C.气温、地形 D.气温、降水
10.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东西经度跨度大
D.地形多种多样
二、填空题
11.(2023八上·南浔期末)请仔细解读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在我国的广州、台州、哈尔滨三地中,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与甲图最吻合的是   。
(2)乙地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估计乙地   (选填“地处沿海”或“地处内陆”)。
12.(2022八上·柯桥期中)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面是绍兴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4级,最高温为22℃,最低温11℃。则: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   左右;
(2)该市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   。
13.(2022·海曙模拟) 2021年7月25日,受到台风“烟花”的影响,浙江省沿海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某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内涝。
(1)台风形成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大量水蒸气   所释放的内能
(2)台风生成后,水蒸气在空中通过水循环的   环节,到达宁波地区上空,带来降水。
(3)形成内涝的原因之一是水的下渗变差,这与土壤的   性有关。
14.(2022·南浔模拟)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台风是形成于洋面的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图甲中A、B两个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的是   。
(2)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易造成城市内涝。图乙为水循环示意图,城市内涝的形成与地表径流有关,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   。(填图乙中序号)
(3)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如图丙。这是因为窗外气压随着流速的增大而   ,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15.(2021八上·新昌期中)生活小常识。
(1)今年暑假小帅一家外出研学游,到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晕、耳鸣,身体很不舒适。试解释原因:   。
(2)影响浙江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填写两种)。
(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填写具体时间)。
(4)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试解释原因   。
三、实验探究题
16.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读图乙,秦岭的走向是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   。
(3)读图丁,武汉的气候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读图乙,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5)读图乙本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大
四、解答题
17.(2022八上·上城期末)2021年3月15日,北京西北风4.5级,有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的发源地是蒙古国,与北京纬度位置相近,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地表植被覆盖少,气候干旱少雨。如图为科研小组研究植被护坡的实验示意图,A、B为两个相同的土坡面,坡度30左右,其中在A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天气,当日风吹来的方向为   。
(2)蒙古国气候干燥,而北京却相对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分析资料可知,植被具   作用,继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4)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气态的溶液,沙尘暴发生时,尘上飞扬的天空中的空气可视作(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纯净物
(5)下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不要躲在树下 B.寒潮来临,增加农物保暖
C.洪水来临,赶快游冰逃生 D.沙尘暴天气,勤开窗通风
18.(2021八上·温州期末)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台风是形成于洋面的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图甲中A、B两个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的是   。
(2)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易造成城市内涝。图乙为水循环示意图,城市内涝的形成与地表径流有关,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   。(填图乙中序号)
(3)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如图丙。从气压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窗户被“吹”走的原因。   
19.读“亚洲1月和7月的季风图”回答:
(1)判断: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   图(填写字母),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   图(填写字母).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   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   .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   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   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   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20.互联网消息:今年第19号台风“龙王”,3月2日16时在福建泉州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0级,风速33米/秒。使福建省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沿海一带洪水成灾,直接经济损失十多亿元。请指出这只消息中的几处错误?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根据防灾减灾的措施判断。
【解答】A.地震发生时应电路随时可能断开,不能乘坐电梯离开,故A错误;
B.台风天,广告牌可能被风吹倒,故B错误;
C.遇到泥石流时,应逆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故C错误;
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撤离,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烟尘,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及其带来的危害,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解答】在台风天气时一般情况下会带来狂风和暴雨,因此ABC的做法符合应对台风天气时的安全要求。C选项中在台风天气出门易发生安全事故。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火山;地震;泥石流的形成;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解答】从途中可以看出,小朋友是一个抱头,保护头部的动作,可以看出这是地震时为了减少伤害的方法;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在热带海洋面上经常有许多弱小的热带涡旋,称之为台风的“胚胎”,因为台风总是由这种弱的热带涡旋发展成长起来的。台风来临的避险方法1、尽量不要外出。 2、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3、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 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6、如果你已经在结实的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7、如台风加上打雷,则要采取防雷措施。 8、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解答】A. 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正确;
B.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正确;
C. 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正确;
D. 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是地球外力因素作用导致的,但是并不会引发地震灾害,地震是地区内部原因导致耳,但是都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D错误;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该题要联系我国各地气候的特点结合图表进行回答。夏季月平均气温高于20℃属于高温气候,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属于低温气候。
【解答】观察图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量很少结合温度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正确。
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风;降水;空气的湿度;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解答】A. 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A正确
B. 降水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充足的水汽、气流要上升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或者凝华等,B错误
C. 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C正确
D. 中国国土面积大,东南沿海地带容易受台风的灾害,中国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所以也容易出现寒潮和洪水,D正确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获取示意图信息的能力。
【解答】从图中四个成因看出,甲的水资源比较的稀缺,所以是干旱。乙是冬季风强盛时带来的,冬季风是寒冷干燥的,所以乙是寒潮;丙是水资源短缺,并且接近沙源地,所以是沙尘暴。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解答】洪涝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B项错误。
“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影响大;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水稻的作物熟制不同,主要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解答】水稻是喜温喜湿作物,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的热量不同、降水量不同导致水稻的生长期长短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熟制。
水稻在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三季,在亚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两季,到了温带一年就只能收获一次,这主要是由气温、降水不同造成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故选A。
11.【答案】(1)哈尔滨
(2)地处沿海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
(1)图甲气温年较差大且越冷月份气温接近-10℃,只有哈尔滨符合。
(2)图乙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多,处于沿海地区。
【分析】
①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
②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12.【答案】(1)午后两点
(2)乙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气温及其变化;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低的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的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甲是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乙是低压区,空气上升,阴雨天气;
【解答】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2)、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甲地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气压较高,天气晴朗;乙地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常形成阴雨天气;该市该日为阴雨天气,为乙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1)午后两点(2)乙(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3.【答案】(1)液化
(2)水汽输送
(3)透水
【知识点】水循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三态变化解答。
2.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解答】(1)台风形成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大量水蒸气液化所释放的内能。
(2)台风生成后,水蒸气在空中通过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到达宁波地区上空,带来降水。
(3)形成内涝的原因之一是水的下渗变差,这与土壤的透水性有关。
14.【答案】(1)A
(2)①
(3)减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候的概念;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12级为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解答】(1)台风是形成于洋面的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图甲中A、B两个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的是A。
(2)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易造成城市内涝。图乙为水循环示意图,城市内涝的形成与地表径流有关,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①。
(3)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这是因为窗外气压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15.【答案】(1)拉萨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缺氧
(2)寒潮、台风、干旱、霜冻等任选两项
(3)午后2时或14时或14:00
(4)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1)高原反应 :亦称高原病、高山病,严格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2)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干旱、霜冻 。
(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或14时或14:00 。
(4) 新疆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较多的糖分。晚上温度比较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的呼吸作用,因此消耗的营养物质非常少。
【解答】 (1) 小帅一家 出现 高原反应 原因 是 拉萨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缺氧 。
(2) 影响浙江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 寒潮、台风、干旱、霜冻等任选两项
(3)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午后2时或14时或14:00 。
(4) 新疆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较多的糖分。晚上温度比较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的呼吸,因此消耗的营养物质非常少。就会积累比较多的糖分,所以新疆的瓜果比较甜。
16.【答案】(1)热量(或气温)
(2)东西走向;0℃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
(5)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4)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苹果、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
(5)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解答】(1) 读图甲可知,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越来越晚,这是因为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即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2)读图乙可知,秦岭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0℃。
(3) 读图丁分析可知,武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 读图乙分析可知,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长江沿江地带。该地区地势平坦、高温多雨 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5)读图乙可知,本区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热量(或气温);(2)东西走向;0℃;(3)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5)A。
17.【答案】(1)西北
(2)海陆因素
(3)涵养水源
(4)B
(5)A;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3)根据植被的作用解答。
(4)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纯净物的概念区分。
(5)根据自然灾害的预防 分析。
【解答】(1)、北京西北风4.5级,根据天气,当日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
(2)蒙古国气候干燥,而北京却相对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
(3)分析资料可知,植被具涵养水源作用,继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4)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气态的溶液,沙尘暴发生时,尘上飞扬的天空中的空气可视作悬浊液。
故选B。
(5)A:台风来临,不要躲在树下,正确。
B:寒潮来临,增加农物保暖,正确。
C:洪水来临,不能游泳逃生,错误。
D:沙尘暴天气,不能勤开窗通风,错误。
故选A、B。
18.【答案】(1)A
(2)③
(3)窗外空气流速很大压强明显减小,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总伴有狂风暴雨,常给受影响地区造成严重灾害
(2)地表径流是是指经土壤或地被物吸收及在空气中蒸发后余下的在地表流动的那部分天然降水形成的水流,一般流入江河,流进大海。
(3)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1)根据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可知, A 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
(2)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 ③ 。
(3) 从气压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窗户被“吹”走的原因:窗外空气流速很大压强明显减小,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19.【答案】(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解答】(1)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A图,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B图。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偏北风即西北风和东北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偏南风即西南风和东南风。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湿润。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故答案为:
(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20.【答案】(1) 3月2日;台风季节应为夏秋季;
(2)风力达10级;风力应为12级及以上;
(3) 台风中心;应为台风中心附近.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台风过境时,大量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解答】题干中“ 3月2日 ”是不对的,因为此时是春季,而台风应发生在夏秋季节; “ 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0级 ”也是不对的,因为台风风力应为12级及以上;另外“ 台风中心 ”应改为“ 台风中心附近 ”。
故答案为:(1) 3月2日;台风季节应为夏秋季;(2)风力达10级;风力应为12级及以上;(3) 台风中心;应为台风中心附近。
1 / 1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的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庆元模拟)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2023年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B.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
C.遇到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
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撤离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根据防灾减灾的措施判断。
【解答】A.地震发生时应电路随时可能断开,不能乘坐电梯离开,故A错误;
B.台风天,广告牌可能被风吹倒,故B错误;
C.遇到泥石流时,应逆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故C错误;
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撤离,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烟尘,故D正确。
故选D。
2.(2023·余姚模拟)台风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灾害性天气,掌握应对台风的措施是沿海地区人们必备的能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关好门窗 B.固定容易吹落的物体
C.趁凉快去兜风 D.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及其带来的危害,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解答】在台风天气时一般情况下会带来狂风和暴雨,因此ABC的做法符合应对台风天气时的安全要求。C选项中在台风天气出门易发生安全事故。
故答案为:C
3.(2023·衢江模拟)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危险,守护美好加油”。如图是小科在安全演练时采用的避灾方法。发生以下灾害时,可用该方法减少伤害的是(  )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
【答案】B
【知识点】火山;地震;泥石流的形成;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解答】从途中可以看出,小朋友是一个抱头,保护头部的动作,可以看出这是地震时为了减少伤害的方法;
故答案为:B.
4.(2023·宁波模拟)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生成,后向西北移动。9月14日20时30分左右,“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
A.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B.“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
C.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
D.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并引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在热带海洋面上经常有许多弱小的热带涡旋,称之为台风的“胚胎”,因为台风总是由这种弱的热带涡旋发展成长起来的。台风来临的避险方法1、尽量不要外出。 2、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3、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 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6、如果你已经在结实的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7、如台风加上打雷,则要采取防雷措施。 8、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解答】A. 侵袭我国的台风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正确;
B.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160°E);“梅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一带(29.9°N、122.3°E)登陆。梅花”登录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北半球、东半球,正确;
C. 台风来临时,应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尽量不要外出,正确;
D. 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巨浪,是地球外力因素作用导致的,但是并不会引发地震灾害,地震是地区内部原因导致耳,但是都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D错误;
故答案为:D。
5.(2023·温州模拟)读“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下推断该地气候特点正确的是(  )
A.终年低温,干燥少雨 B.终年高温,雨量均衡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D.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该题要联系我国各地气候的特点结合图表进行回答。夏季月平均气温高于20℃属于高温气候,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属于低温气候。
【解答】观察图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量很少结合温度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正确。
故答案为:C
6.(2023八上·杭州期末)下列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B.当空气的相对湿度的达到100%时,就一定会形成降水
C.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
D.在我国频发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台风、洪水等
【答案】B
【知识点】风;降水;空气的湿度;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解答】A. 天气预报中的“东南风”是指从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A正确
B. 降水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充足的水汽、气流要上升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或者凝华等,B错误
C. 北京与吐鲁番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海陆位置不同引起的,C正确
D. 中国国土面积大,东南沿海地带容易受台风的灾害,中国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所以也容易出现寒潮和洪水,D正确
故答案为:B
7.(2022八上·衢州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暖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干旱、洪涝、霜冻 B.寒潮、台风、箱冻
C.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获取示意图信息的能力。
【解答】从图中四个成因看出,甲的水资源比较的稀缺,所以是干旱。乙是冬季风强盛时带来的,冬季风是寒冷干燥的,所以乙是寒潮;丙是水资源短缺,并且接近沙源地,所以是沙尘暴。
故答案为:D.
8.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特大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也不可忽视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工程对于干流水量起了重要的扼制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解答】洪涝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B项错误。
“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影响大;D错误。
故选C。
9.水稻在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三季,在亚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两季,到了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这主要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A.地形、土壤 B.地形、降水 C.气温、地形 D.气温、降水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水稻的作物熟制不同,主要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解答】水稻是喜温喜湿作物,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的热量不同、降水量不同导致水稻的生长期长短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熟制。
水稻在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三季,在亚热带地区可以一年种植两季,到了温带一年就只能收获一次,这主要是由气温、降水不同造成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B.南北纬度跨度大
C.东西经度跨度大
D.地形多种多样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3八上·南浔期末)请仔细解读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在我国的广州、台州、哈尔滨三地中,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与甲图最吻合的是   。
(2)乙地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估计乙地   (选填“地处沿海”或“地处内陆”)。
【答案】(1)哈尔滨
(2)地处沿海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解答】
(1)图甲气温年较差大且越冷月份气温接近-10℃,只有哈尔滨符合。
(2)图乙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多,处于沿海地区。
【分析】
①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
②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12.(2022八上·柯桥期中)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面是绍兴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明天阴有小雨,西北风4级,最高温为22℃,最低温11℃。则: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   左右;
(2)该市该日的大气运动可用下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作为大气运动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   。
【答案】(1)午后两点
(2)乙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气温及其变化;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一天中最低的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的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甲是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乙是低压区,空气上升,阴雨天气;
【解答】 (1)、气象消息中最高气温为22℃,应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2)、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甲地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气压较高,天气晴朗;乙地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常形成阴雨天气;该市该日为阴雨天气,为乙示意图。
(3)、绍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1)午后两点(2)乙(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3.(2022·海曙模拟) 2021年7月25日,受到台风“烟花”的影响,浙江省沿海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某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内涝。
(1)台风形成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大量水蒸气   所释放的内能
(2)台风生成后,水蒸气在空中通过水循环的   环节,到达宁波地区上空,带来降水。
(3)形成内涝的原因之一是水的下渗变差,这与土壤的   性有关。
【答案】(1)液化
(2)水汽输送
(3)透水
【知识点】水循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根据水的三态变化解答。
2.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解答】(1)台风形成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大量水蒸气液化所释放的内能。
(2)台风生成后,水蒸气在空中通过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到达宁波地区上空,带来降水。
(3)形成内涝的原因之一是水的下渗变差,这与土壤的透水性有关。
14.(2022·南浔模拟)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台风是形成于洋面的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图甲中A、B两个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的是   。
(2)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易造成城市内涝。图乙为水循环示意图,城市内涝的形成与地表径流有关,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   。(填图乙中序号)
(3)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如图丙。这是因为窗外气压随着流速的增大而   ,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答案】(1)A
(2)①
(3)减小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候的概念;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12级为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解答】(1)台风是形成于洋面的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图甲中A、B两个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的是A。
(2)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易造成城市内涝。图乙为水循环示意图,城市内涝的形成与地表径流有关,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①。
(3)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这是因为窗外气压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15.(2021八上·新昌期中)生活小常识。
(1)今年暑假小帅一家外出研学游,到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晕、耳鸣,身体很不舒适。试解释原因:   。
(2)影响浙江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填写两种)。
(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填写具体时间)。
(4)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试解释原因   。
【答案】(1)拉萨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缺氧
(2)寒潮、台风、干旱、霜冻等任选两项
(3)午后2时或14时或14:00
(4)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 (1)高原反应 :亦称高原病、高山病,严格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2)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干旱、霜冻 。
(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或14时或14:00 。
(4) 新疆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较多的糖分。晚上温度比较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的呼吸作用,因此消耗的营养物质非常少。
【解答】 (1) 小帅一家 出现 高原反应 原因 是 拉萨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缺氧 。
(2) 影响浙江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 : 寒潮、台风、干旱、霜冻等任选两项
(3)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午后2时或14时或14:00 。
(4) 新疆地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产生了较多的糖分。晚上温度比较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的呼吸,因此消耗的营养物质非常少。就会积累比较多的糖分,所以新疆的瓜果比较甜。
三、实验探究题
16.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读图乙,秦岭的走向是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   。
(3)读图丁,武汉的气候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读图乙,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5)读图乙本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地形复杂多样 D.南北跨纬度大
【答案】(1)热量(或气温)
(2)东西走向;0℃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
(5)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4)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苹果、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
(5)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解答】(1) 读图甲可知,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越来越晚,这是因为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即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2)读图乙可知,秦岭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0℃。
(3) 读图丁分析可知,武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 读图乙分析可知,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长江沿江地带。该地区地势平坦、高温多雨 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5)读图乙可知,本区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热量(或气温);(2)东西走向;0℃;(3)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长江沿江地带(或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地势平坦或高温多雨;(5)A。
四、解答题
17.(2022八上·上城期末)2021年3月15日,北京西北风4.5级,有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的发源地是蒙古国,与北京纬度位置相近,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地表植被覆盖少,气候干旱少雨。如图为科研小组研究植被护坡的实验示意图,A、B为两个相同的土坡面,坡度30左右,其中在A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天气,当日风吹来的方向为   。
(2)蒙古国气候干燥,而北京却相对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分析资料可知,植被具   作用,继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4)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气态的溶液,沙尘暴发生时,尘上飞扬的天空中的空气可视作(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纯净物
(5)下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不要躲在树下 B.寒潮来临,增加农物保暖
C.洪水来临,赶快游冰逃生 D.沙尘暴天气,勤开窗通风
【答案】(1)西北
(2)海陆因素
(3)涵养水源
(4)B
(5)A;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3)根据植被的作用解答。
(4)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纯净物的概念区分。
(5)根据自然灾害的预防 分析。
【解答】(1)、北京西北风4.5级,根据天气,当日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
(2)蒙古国气候干燥,而北京却相对湿润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
(3)分析资料可知,植被具涵养水源作用,继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4)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气态的溶液,沙尘暴发生时,尘上飞扬的天空中的空气可视作悬浊液。
故选B。
(5)A:台风来临,不要躲在树下,正确。
B:寒潮来临,增加农物保暖,正确。
C:洪水来临,不能游泳逃生,错误。
D:沙尘暴天气,不能勤开窗通风,错误。
故选A、B。
18.(2021八上·温州期末)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季易受台风侵袭。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台风是形成于洋面的热带气旋,其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图甲中A、B两个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的是   。
(2)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易造成城市内涝。图乙为水循环示意图,城市内涝的形成与地表径流有关,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   。(填图乙中序号)
(3)台风过境时,流速很大的风平行于窗户吹过,将窗户“吹”走,如图丙。从气压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窗户被“吹”走的原因。   
【答案】(1)A
(2)③
(3)窗外空气流速很大压强明显减小,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1)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总伴有狂风暴雨,常给受影响地区造成严重灾害
(2)地表径流是是指经土壤或地被物吸收及在空气中蒸发后余下的在地表流动的那部分天然降水形成的水流,一般流入江河,流进大海。
(3)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1)根据中心气压明显低于周边可知, A 天气系统中可能形成台风。
(2)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 ③ 。
(3) 从气压与流速的关系分析窗户被“吹”走的原因:窗外空气流速很大压强明显减小,窗内气压将窗户向外推出。
19.读“亚洲1月和7月的季风图”回答:
(1)判断: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   图(填写字母),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   图(填写字母).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   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   .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   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   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   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答案】(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解答】(1)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A图,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B图。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偏北风即西北风和东北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偏南风即西南风和东南风。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湿润。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故答案为:
(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20.互联网消息:今年第19号台风“龙王”,3月2日16时在福建泉州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0级,风速33米/秒。使福建省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沿海一带洪水成灾,直接经济损失十多亿元。请指出这只消息中的几处错误?为什么?
【答案】(1) 3月2日;台风季节应为夏秋季;
(2)风力达10级;风力应为12级及以上;
(3) 台风中心;应为台风中心附近.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台风过境时,大量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解答】题干中“ 3月2日 ”是不对的,因为此时是春季,而台风应发生在夏秋季节; “ 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0级 ”也是不对的,因为台风风力应为12级及以上;另外“ 台风中心 ”应改为“ 台风中心附近 ”。
故答案为:(1) 3月2日;台风季节应为夏秋季;(2)风力达10级;风力应为12级及以上;(3) 台风中心;应为台风中心附近。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