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17: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案设计
课题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 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诗歌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
这首小诗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3.学情分析
整个单元都与“鲁迅”有关,前几课的学习已经让学生对鲁迅的认识比较深入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歌并不难。
课时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评价任务
1.认识“穹”、“孕”等10个生字。会理解“苍穹”、“旖旎”、“琼浆”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老人?
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在学生述说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
3.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
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
过渡:现在先让我们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诗中“呵”的读法。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师范读,进行引导: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
(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
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
(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 批判)
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三、了解写法,深入理解
引入: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节奏,语言简练,能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一方面,还表现在他的特点上,请同学们再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学生默读,思考: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2.交流:
(1)对比:每小节的前后两句进行对比,对比的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坏人大家的心中更坏。(教师引导朗读)
(2)前后对照:前面2、3、4小节描述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接下来的5、6、7小节对这些人做出的表现的后果进行了对照——有什么样的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引导分男女生对照着读,让学生思考: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
(3)总分结构:诗的第一小节和后面六个小节是总分关系。(引导理解“生”与“死”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引入:同学们请看,这首诗的题目是:有的人。在题目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一起念出来。可是,让人奇怪的是,诗中没有一个地方有鲁迅的名字。但是我们相信,臧克家先生肯定不是忘记了。我相信,诗中虽然没有鲁迅的名字,但是一定有鲁迅的影子。看看,你从哪句诗中看到了鲁迅的影子
1.学生读诗寻找可以找到鲁迅影子的诗句。
2.进行交流,顺势拓展:
(1)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出鲁迅的诗《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至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3.师:当然,文中很多地方都在歌颂鲁迅,比如““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这句诗也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诚然,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也因此,在他死去后却还有很多人记着他,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他。
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伟大,他坚强!(叶圣陶)
他有颗纯洁的心,能接近青年。(老舍)
生(齐读叶圣陶和老舍的评价):
这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鲁迅,关心着青年人的成长和穷苦人的生活。这就是鲁迅,用一杆笔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坚持不懈地斗争。也正是因为这些,所以许多年来,他一直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他虽然死了,但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提问: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不单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如黄继光、雷锋……)
齐读全诗。
布置作业
1.过渡:我们读了这首诗后深有感触,请同学们模仿着写几句。
2.写鲁迅先生、赞美鲁迅先生的诗歌有很多,自己上网搜索一下,选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认真读一读。
板书设计
有的人
虽死犹生(歌颂)
虽生犹死(批判)
教后反思
个案修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