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 想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大自然是神奇的,当你感到迷茫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阵凉爽的清风,吹散你心中的尘埃,洗净你的心灵;当你感到孤独时,大自然会送你一位忠诚的朋友,守候在你的身边,倾听你的烦恼;当你感到自卑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道美丽的彩虹,点燃你心中五彩缤纷的希望,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看山水,听鸟语,闻花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到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到迷蒙的细雨中去欣赏妩媚芬芳的丁香,到古诗词中去感受融于奇山异水中的返璞归真,到花之歌中去领悟花的崇高理想。大自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感觉到它的律动。
本单元教材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编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与神奇。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以此为触发点,我们也将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学会将奇特的想象诉诸笔端,去构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2.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在双基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在基础部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很多孩子只能运用工具书去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没有形成;在阅读方面,也有部分孩子练习题和短文根本就对不上号,不知道两者结合起来,只阅读不思考,造成了读不懂文章的现象,更不用说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了;在习作方面,有孩子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美感差;有的孩子事无巨细,一一罗列,缺乏一个鲜明的中心。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认准多音字,会写课后生字,会写课本词语。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想象。知道想象有不同的角度,想象要有一定的依据,想象的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初步感受想象的好处和乐趣。
3.能将想象的结果与实际内容进行比较,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4.朗读背诵古诗词。
5.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并加以积累。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和词语,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间架结构和占格,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
2.针对目标2:能一边读一边想象,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象。
3.针对目标3: 学生对照实际内容与自己的想象结果做比较。
4.针对目标4:学生能针对别人的想象进行评价。
5.针对目标5: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过程
本单元大约需要11课时:
第1、2课时:《草原》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第3、4课时:《丁香结》学习掌握生字新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是怎样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再联想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
第5、6课时:《古诗三首》熟练背诵、默写三首古诗。在学习过程中想象月夜下的宿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
第7课时:《花之歌》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边读边想象,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第8、9课时:习作。以“变形记”为话题,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另一个东西”,从它的角度来写可能的经历、生活。通过学生之间的互改互评,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交往过程完善习作,提升能力。
第10课时:园地。阅读“交流平台”说说自己的心得;“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认识分号并说出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日积月累”背诵《过故人庄》。
第11课时:《复习课》复习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多音字、词语。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梳理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教学资源
1.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部编版。
2.课内资源: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及配套光盘中的教学资源。
3.课外资源: 工具书、课外绘本读物、搜集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