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09 19: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5分)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一系列既定工作流程后“嫦娥五号”会将月球表面土壤样品带回地球,已知: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84×104km,约合千分之四光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产生的巨响不是噪声
C.“嫦娥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静止的
D.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不属于光源
2.(5分)用白粉笔在平面镜上画一幅画,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那么人站在镜的正面或侧面去看平面镜上的那幅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面看画较清晰 B.侧面看画较清晰
C.正面与侧面一样清晰 D.都不清晰
3.(5分)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4.(5分)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5.(5分)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海市蜃楼

日环食

筷子上折

鸟的倒影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5分)小园用一块长方体的玻璃砖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右图是他画的光路图,其中哪条光线是错误的(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7.(32分)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   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   ;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虚像。
8.某校在新建设的喷水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入均匀的水,水面升至图中的a位置时,在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在S点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水面从a位置升至b位置的过程中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距S点的距离   (选填“变大”或“变小”),当水面升至c位置时,水面下右池壁亮斑的位置在   (选填“S点”、“S点下方”或“S点上方”)。
9.星期天小明和妈妈来到市中心的广场游玩,看到音乐喷泉的上空出现了一弯绚丽的彩虹,如图。妈妈解释说: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经过喷泉形成的小水珠时发生了   ,从而产生了色散现象形成的。小明用带有红色滤色镜的照相机给妈妈照了一张像留念,则相片上的彩虹是一条   色的光带。喷泉形成的水珠象珠玉落在玉盘上,溅起层层水花,光在这样的水面上发生了   反射,所有池边霓虹灯不能在水面成像,只留下亭亭的影子。
三、作图题
10.(3分)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11.(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12.(3分)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请画出由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路。
四、解答题
13.(9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平面镜M的上方竖直放置一块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让一束光沿着E板射到镜面的O点,由于光在E板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
(2)转动F板,当它与E板共面时,F板上可找到反射光找OB,它与入射光线AO分别位于   两侧,这时将F板向前或后折。在F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下表记录了光以不同角度入射时对应的反射角。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反射角   入射角(填写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若一束光以7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对应的反射角为   度。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1所示.
(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最好选用    (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用    (填器材名称)来检验。
(2)将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观察到A的两个像,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使之与棋子A较亮的像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物到镜面的距离为    ,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选填“AC”、“AD”、“BD”或“BC”)。可沿    方向(选填“MN”或“PQ”)移动棋子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15.(9分)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离地面高度是35800km,求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约是多少秒?(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光现象》2023年单元测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 解:A、光年指光在真空中1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的单位,故A错误;
B、“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产生的巨响是噪声,故B错误;
C、“嫦娥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嫦娥五号”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不属于光源,故D正确。
故选:D。
2. 解:在黑暗的房间里,让手电筒发出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因为平面镜表面很光滑所以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在粉笔画发生的是漫发射。
若人站在镜的正面看时,由于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要比由于粉笔画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强,比较刺眼,看不清粉笔画;
若人站在镜的侧面看时,由于镜面反射的光线没有进入人眼,而由于粉笔画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相对较多一些,所以人站在侧面看画较清晰。
故选:B。
3. 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所以选项B、C、D不正确,选项A正确;
故选:A。
4. 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物体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A、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不是物像对称,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物体与像不是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也不合题意,
C、选项中物体与像大小相等,左右对称,因此符合题意,
D、选项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
故选:C。
5. 解:①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不均匀,产生的折射现象。
②日环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③水中的筷子上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鸟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①③。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 解:
(1)光在玻璃砖上表面发生反射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则反射光线1正确。
(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光线2正确,
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在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光线3正确;
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光线4是错误的。
故选:D。
二、填空题
7. 解:
(1)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
(2)水中的鱼反射斜射向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3)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浅;折射;反射。
8. 解:
(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发生折射,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亮斑P点如下图所示,即在S点的下方:
(2)同理,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亮斑b′点如下图所示,即在S点的下方:如图:
由图可知,水面从a位置升至b位置的过程中,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距S点的距离变小了;
(3)水面上升到c的位置时,光线在水中的传播方向不变,故照射在S点。;
故答案为:下方;变小;S点。
9. 解: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其它色光都被吸收了,因此则相片上的彩虹是一条红色光带。
水珠落在水面上溅起层层水花,使水面不平,光在不光滑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我们站在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池边霓虹灯的影子。
故答案为:折射;红;漫。
三、作图题
10. 解:先过反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方向指向入射点,然后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1. 解: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12. 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则O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解答题
13. 解:
(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E板上光线AO的径迹,是由于E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这时将F板向前或后折,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但是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为70°,反射角为70°。
故答案为:(1)漫;(2)法线;不能;(3)=;70。
14. 解:(1)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应选用茶色透明玻璃,这样玻璃成的像比较清晰;
如果玻璃板不垂直于水平桌面,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因此玻璃板应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因为直角三角板两个直角边相互垂直,所以可以用直角三角板的两个直角边来检查玻璃板是否与水平桌面垂直;
(2)物到镜面的距离叫做物距,由“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使之与棋子A较亮的像重合”可知,玻璃板的反射面是C面,由图可知,因此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为AC;
像到镜面的距离叫做像距,由图可知,因此像到镜面的距离为BC;
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改变物距多次实验,因此应沿PQ方向移动棋子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茶色;竖直;直角三角板;(2)AC;BC;PQ。
15. 已知:路程s=2×35800km=7.16×107m,速度v=3×108m/s
求: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t=?
解:由v=得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
t==≈0.24s。
答: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为0.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