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15:00:49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徘徊(huí) B.花蕊(ruǐ)
C.倾覆(qīn) D.处境(chù)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书藉 B.唯恐 C.领域 D.拨弄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  )
A.为(因为)是其智弗若与?
B.孰为(同“谓”,说)汝多知乎?
C.昔(从前)我往矣,杨柳依依。
D.最是一年春好处(地方),绝胜烟柳满皇都。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新冠肺炎患者。
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名,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袁隆平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5. 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下列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艳丽的桃花 ;夏天,洁白的昙花 ;秋天,五彩的菊花 ;冬天,雪中的梅花 。
A.吐露芬芳 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B.吐露芬芳 含笑一现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C.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吐露芬芳
D.含笑一现 吐露芬芳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6. 下面四个选项与诗句中的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元宵 七夕 清明 春节 B.中秋 七夕 重阳 春节
C.春节 元宵 重阳 七夕 D.元宵 清明 重阳 七夕
7. 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红星小学六(1)班的同学们将举行毕业联欢会,联欢会需要主题标语,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一条?(  )
A.迎接团徽的召唤 B.师恩难忘,友谊长存
C.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D.花香伴书香,名家进心灵
8. 把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位置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
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
①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②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③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④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A.第①②句之间 B.第②③句之间
C.第③④句之间 D.第④句之后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表述和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
B.《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
C.《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D.《鲁滨逊漂流记》一文写了鲁滨逊乘船去非洲途中遇上大风,被大浪冲到海岛,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终于回到了美国。
10. 下面这段话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
繁体字是中国的象征,体现了真正的中国汉字之美。从审美的角度来讲,繁体字很有艺术感染力。繁体字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祖先创造的文化。因此,我们不应该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精华。
A.繁体字是中国的象征。
B.繁体字体现中国汉字之美。
C.繁体字具有上千年的历史。
D.我们不应该丢掉祖先留下的繁体字。
二、按要求作答。(24分)
1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小学生活zhǎyǎn   就过去。临近毕业,校园里的一切都显得fènwài   难忘,难忘qīngcuì   的下课铃声,难忘失败后 kuānwèi   我的同学,更难忘xīshēng   休息时间辅导我的老师……同学们,为了共同的mùbiāo   ,让我们重整行囊,勇往直前吧!
12.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运   帷幄 巧   天工 暴露无    焉知   福
斩钉   铁 见   知著 司空见    轻歌   舞
13. 把诗文填写完整,把字写工整。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匆匆》)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   ,为人民的利益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为人民服务》)
(3)我们即将结束小学生活,开启新的学习旅程,但我们仍然要用心读书,努力做到“   ,一字值千金”;要始终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因为“莫道君行早,   ”;更要珍惜光阴,时刻奋斗向前,因为“少壮不努力,   ”。平时既要多读书,多积累,也要多实践,这样等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慌乱,因为“   ,事非经过不知难。”
14.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个,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忙碌的周末 那些快乐的时光 好奇的妹妹 淘气的小猫
三、【阅读与欣赏】(31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动物的眼睛
欧阳军
①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②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复眼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③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靖埏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④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⑤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米,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米,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⑥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能看见两边的敌人。猫的眼睛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的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又会变得像满月那样圆。
——选自《学问窗》2021年第12期
15.本文一共介绍了几种动物的眼睛?(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6.第二自然段中划横线的部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17.下列哪种动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
A.蚊子 B.蜻蜓 C.蝴蝶 D.苍蝇
18.蝴蝶和蛤蟆看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A.物体不美看不见 B.物体不热看不见
C.物体不亮看不见 D.物体不动看不见
19.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A.动物的眼睛能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B.动物的眼睛在昏暗的晚间变得像满月那样圆
C.动物眼睛里的瞳孔样式奇特多样,能一日三变
D.动物眼睛里的瞳孔样式及变化是为了适应不同气候
20.“有些昆虫有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这句话中的“有些”这个词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21.文章围绕“动物的眼睛”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写下来。
阅读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差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父亲平日里从不“捣鼓”手机,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频率,每次收到取件短信通知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8里路之遥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选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你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的心里都会灿如春花,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致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句句的期盼、祝福和牵念。我期吩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衡远、历久弥坚。
(选自《读者》2021年第1期,有改动)
22.起初,听说要用手机取快递,父亲的内心是怎样的?(  )
A.兴奋 B.激动 C.忧惧 D.难过
23.本文行文的线索是什么?(  )
A.快递 B.父亲 C.手机 D.布鞋
24.选文中父亲所做的哪件事最让“我”感动?(  )
A.父亲频繁给我邮寄一些经济实惠的物品。
B.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寄来让我尝鲜。
C.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是“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D.“我”无意中说起喜欢穿父亲做的布鞋,没想到他竟真的给“我”寄来一双亲手做的布鞋。
25.“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这句中“木已成舟”指的是(  )
A.快递已经打包好,明早准备发出
B.快递已经发出,没有办法收回
C.我已经买好了许多礼物,准备打包
D.我准备买一些礼物寄给父亲
26.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生活便利
B.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生活难题
C.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情感交流
D.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情感隔离
27.为什么面对父亲的训斥,“我”却总是很开心?
28.“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联系上下文想象父亲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29.有人认为选文最后一段与文章主要内容无关,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四、【表达与交流】(35分)
30. 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写倡议书。
暑假生活即将开始,请你以光明小学大队部的名义,写一份倡议同学们在暑假里要注意安全的倡议书(至少写3条倡议)。
31. 读下面的名言,完成习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③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提示与要求:请从上面五句名言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做到语句通顺,叙事清楚,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徘徊(huí)——(huái)
B:正确
C:倾覆(qīn)——(qīng)
D:处境(chù)——(chǔ)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2.【答案】A
【知识点】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A: 书藉——书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3.【答案】D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D:错误。最是一年春好处,翻译为: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处:时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4.【答案】B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A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形容正确。
B 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形容错误。
C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形容正确。
D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形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误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对象出错等等。
5.【答案】B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注意春天桃花开,排除D。昙花一现用含笑一现。排除AC。冬天梅花凌霜傲雪用傲然盛开。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6.【答案】B
【知识点】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意月明,中秋节。
②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牵牛织女,是七夕。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插茱萸,重阳节。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屠苏,春节。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7.【答案】B
【知识点】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A:适合入团
B:适合毕业分别
C:适合读书
D:适合名家作品对人的影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选定主题标语。标语注意贴切主题,简单明了。
8.【答案】C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要插入的句子是形容洪水湍急的,放在③④之间。③是洪水太猛沙袋挡不住,之后用车子挡,也不行,最后战士们亲上上阵挡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插入。读懂句子含义,理解文章每段大意,选择与句子含义相符合的段落插入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其他常识;为人民服务
【解析】【分析】D:错误,是回到英国。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10.【答案】D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 注意结尾:因此,我们不应该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精华。这是总结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选段内容理解。读懂选段内容,明确起始句、结尾句、总结句等,根据题目要答题即可。
11.【答案】眨眼;分外;清脆;宽慰;牺牲;目标
【知识点】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眨眼zhǎ yǎn 释义: ①(动)眼睛一合上又立即睁开。②形容时间极短或时间过得快。
分外 fèn wài,释义:①本分以外。②格外;特别。③另外。④过分。
清脆 qīng cuì 释义:(形)声音清亮好听。
宽慰 kuān wèi 释义:(动)宽解安慰。
牺牲 xī shēng 释义:①(名)古代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②(动)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为某种目的付出代价或受到损害。
目标 mù biāo 释义:指的是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也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故答案为:眨眼、分外、清脆、宽慰、牺牲、目标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12.【答案】筹;夺;遗;非;截;微;惯;曼
【知识点】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运筹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
巧夺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形容人的精巧胜过天然,比喻技艺高超巧妙。
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指坏人坏事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焉知非福,yān zhī fēi fú,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斩钉截铁,zhǎn dīng jié tiě,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司空见惯,sī kōng jiàn guàn,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意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故答案为:筹、夺、遗、非、截、微、惯、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字形写法、使用方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13.【答案】(1)轻烟;吹散;蒸融
(2)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读书须用意;更有早行人;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和现代文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蒸、融、徒”等字。
故答案为:(1)轻烟、吹散、蒸融
(2)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读书须用意、更有早行人、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4.【答案】示例一:忙碌的周末①上午到图书馆看书;②下午打球;③晚上去练琴。示例二:那些快乐的时光①和家人外出旅游;②过生日;③过节日示例三:好奇的妹妹①对某事物好奇;②对某想象好奇;③对某活动好奇。示例四:淘气的小猫①跑到我床上睡;②踩我作业本;③跳上我的大腿。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忙碌的周末,重点是周末忙什么,周末是休息时间,可以是家庭聚会,全家出去玩。
那些快乐的时光,重点是快乐,哪些日子让你觉得快乐,是全家出去玩让你开心。
好奇的妹妹,妹妹好奇的表现是什么,是天天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是自己去探索神奇的世界。
淘气的小猫,猫淘气的表现是什么,是爱蹦沙发,是爱抓我头发。
故答案为:忙碌的周末:①上午到图书馆看书;②下午打球;③晚上去练琴。
那些快乐的时光:①和家人外出旅游;②过生日;③过节日
好奇的妹妹:①对某事物好奇;②对某想象好奇;③对某活动好奇。
淘气的小猫:①跑到我床上睡;②踩我作业本;③跳上我的大腿。
【点评】本题考查选材。选材构思时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抓住一个角度,明确写作内涵,最好是是自身经历过的或者是熟知的材料,或者日常小事,以小见大,突出写作中心。
【答案】15.C
16.C
17.B
18.D
19.A
20.不可以。因为“有些”指一部分,并不是指所有的昆虫都有复眼,去掉“有些”,意思变成全部昆虫都有复眼,与事实不符。“有些”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21.①昆虫复眼的构造;②动物眼睛看物体的特点;③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对比分析即可。
(2)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先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再具体分析下手法,最后强调某种观点。
(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对比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段落大意。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按照“人+事+结果”或者“这件事怎么样”的格式作答即可。
(6)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注意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数量等的词语,不可以删掉,这些词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特点。
(7)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15.本文一共介绍了蚊子、蜻蜓、蝴蝶、蛤蟆、狐狸、马、猫等7种动物的眼睛。
故答案为:C
16.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作比较。
故答案为:C
17.文中原话:③因此靖埏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故答案为:B
18.文中原话:④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
⑤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故答案为:D
19.文中原话:⑥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故答案为:A
20.有些,有一些,指有一些昆虫的研究是特殊的复眼,但有些昆虫的眼睛不是。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的昆虫眼睛都是复眼了,与事实不符合,不可以删去,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故答案为:不可以。因为“有些”指一部分,并不是指所有的昆虫都有复眼,去掉“有些”,意思变成全部昆虫都有复眼,与事实不符。“有些”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21.①写蚊子可以做到注意前方的同时可以看到后方。②复眼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写昆虫复眼的构造。
③④⑤通过蝴蝶和蛤蟆的眼睛特点,写动物眼睛看物体的特点。
⑥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故答案为: ①昆虫复眼的构造;②动物眼睛看物体的特点;③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答案】22.C
23.A
24.D
25.A
26.C
27.①从他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快递的自豪感;②从他声如洪钟的“训斥”里,“我”能感受到父亲身体很健康,精气神十足。
28.我真是开心,儿子又寄快递来了。小小的快递已经成了我和儿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了。
29.不能删去。因为最后一段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内容上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线索。线索可能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找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表示时间的虽不是相同的词语却是同一类词),仔细分析,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那么它基本就是线索了。
(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5)本题考查文章主题。读懂文章内容,理解人物言行举止,在文中找到情感句、作者评价句等,分析文章表达的情感态度。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7)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读懂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语境,分析人物此刻心理感受,语言合理得体即可。
(8)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22. ①起初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
故答案为:C
23.本文围绕快递展开描写,写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
故答案为:A
24.文中原话:⑤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故答案为:D
25.文中原话: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选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
故答案为:A
26.文中原话: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句句的期盼、祝福和牵念。
故答案为:C
27.文中原话:④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故答案为:①从他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快递的自豪感;②从他声如洪钟的“训斥”里,“我”能感受到父亲身体很健康,精气神十足。
28.哈哈哈,儿子又给我寄东西来了,这代表儿子对我的关心和爱啊,太美好了。言之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我真是开心,儿子又寄快递来了。小小的快递已经成了我和儿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了。
29.阅读问能不能删能不能换肯定不能。结尾首尾呼应,与标题相呼应。强调快递背后蕴含的父子深情,突出文章主旨中心。
故答案为: 不能删去。因为最后一段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内容上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30.【答案】【参考例文】
关于安全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暑假即将到来,为了保证同学们能有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假期生活,请大家记住“快乐暑假,安全第一”。学校大队部特此提出几点倡议:
一注意交通安全。出门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遇到车辆注意避让,不乘坐无牌的车辆。
二注意饮食安全。夏日是肠胃疾病的高发季节,请注意不要食用地摊处售卖的食物,不购买过期、变质、无生产日期的食品,不暴饮暴食。
三注意游泳安全。夏日炎热,同学们要在有父母监督的安全的情况下戏水,不私自去危险的水域玩耍。
四注意交友安全。外出游玩时,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家庭重要信息,学会保护自己。
倡议人:光明小学大队部
××年××月××日
【知识点】应用文
【解析】【分析】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标题:“......倡议书”写在第一行中间,字体较正文稍大。要求是写一份倡议同学们在暑假里要注意安全的倡议书,标题是:关于安全的倡议书。
称谓:顶格写清倡议对象,其后加冒号。倡议对象是同学们。 注意至少写3条倡议,如:在家注意安全用水用电;出门注意交通安全,不闯红绿灯;注意饮食安全,不暴饮暴食。
敬语:(可不写)一般以“敬请(恭请)光临”“此致敬礼”等作结。 “此致”另起行,前空两格,再另起行,写“敬礼”等词,需顶格。
落款和日期:写明邀请单位或个人姓名。下边写日期。这两部分内容居右。这里是光明小学大队部。日期就写××年××月××日。
【点评】本题考查写倡议书。倡议书格式:标题:“......倡议书”写在第一行中间,字体较正文稍大。称谓:顶格写清倡议对象,其后加冒号。 正文:另起行,前空两格,写明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其他应知事项。敬语:(可不写)一般以“敬请(恭请)光临”“此致敬礼”等作结。 “此致”另起行,前空两格,再另起行,写“敬礼”等词,需顶格。落款和日期:写明邀请单位或个人姓名。下边写日期。这两部分内容居右。
31.【答案】【参考例文】
谈自强不息
雄鹰搏击长空,翱翔千里,须经历折翼之痛,断喙之苦;腊梅风雅出尘,玉骨凉肌,须承受凝霜之寒,风雪之摧。人生坎坷,唯有直面逆境,自强不息,方能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踏入历史,进入先贤的人生。我遇见了你,你是王安石。你独自来到塔顶,似树一般扎根窗前。看见雾气散开后升起的红日,我听见你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言壮语。我看见你的改革决定,那些顽固的守旧派们定不会再阻挡你几日了!我相信,就算肝脑涂地,你也定会像那轮红日一般,拨开云雾,勇攀更高层。
王安石直面逆境,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改革大业,也因此流芳千古。
再寻历史,静看时光的变迁,我看见了你,越王勾践,你在吴王夫差面前卑微地跪着,乞求着他的恩赏。你在他的土地上劳作,让九五之躯忍受着磨难。终于,你回到了故地。你的薪床,你的苦胆,都是你的决心!“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啊,你忍辱负重若干年,只争这一口气!静待朝夕,你终于青铜剑指夫差喉!
勾践直面逆境,自强不息,不断等待血耻之日,也因此大振英名。
复探历史,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找到了你,苏东坡。在那个纷扰的世俗中,你带着孤独的心境,在黄州独自品味人生。你吟咏明月之诗,高歌窈窕之章,沙湖遇雨,你着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又洒脱。我又见你“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超然旷达,也知你“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世嫉俗。在充满坎坷的一生中,你守住了自己的追求。苏东坡直面逆境,自强不息,不断向往人生的升华,终成不朽的篇章。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多少仁人志士直面逆境,自强不息,终成大器。 直面逆境,自强不息,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让成功更夺目,让人生更灿烂。
【知识点】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话题作文注意先审题。第一句名言是强调自立自强;第二句强调读好书的好处;第三句强调谦虚的作用;第四句强调一句话的作用;第五句强调忠言逆耳。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即可。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选材构思时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择第一句名言,强调自立自强,可以是学习中有很多难关,学习不是一蹴而就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永不言败,自立自强才可。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具有某种特性的“自立自强”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对“自立自强”的认知和感悟。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自立自强的意义。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其他四句话参考上面的格式进行写作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写作能力。要补足作文标题。审题时注意话题关键词,这个词的词性,以及这个词对应的写作对象。写作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想象世界里的。注意这个关键词和我密切相关,给我带来的影响巨大。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与某人、某物难忘的过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1 / 1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徘徊(huí) B.花蕊(ruǐ)
C.倾覆(qīn) D.处境(chù)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徘徊(huí)——(huái)
B:正确
C:倾覆(qīn)——(qīng)
D:处境(chù)——(chǔ)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书藉 B.唯恐 C.领域 D.拨弄
【答案】A
【知识点】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A: 书藉——书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  )
A.为(因为)是其智弗若与?
B.孰为(同“谓”,说)汝多知乎?
C.昔(从前)我往矣,杨柳依依。
D.最是一年春好处(地方),绝胜烟柳满皇都。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D:错误。最是一年春好处,翻译为: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处:时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新冠肺炎患者。
B.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向老师不耻下问,不要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C.早在二十年前,他就已经成名,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袁隆平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之无愧。
【答案】B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A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形容正确。
B 不耻下问:原意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形容错误。
C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形容正确。
D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形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误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对象出错等等。
5. 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下列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天,艳丽的桃花 ;夏天,洁白的昙花 ;秋天,五彩的菊花 ;冬天,雪中的梅花 。
A.吐露芬芳 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B.吐露芬芳 含笑一现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C.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吐露芬芳
D.含笑一现 吐露芬芳 欣然怒放 傲然盛开
【答案】B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注意春天桃花开,排除D。昙花一现用含笑一现。排除AC。冬天梅花凌霜傲雪用傲然盛开。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用法,联系句子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要特别注意近义词。
6. 下面四个选项与诗句中的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元宵 七夕 清明 春节 B.中秋 七夕 重阳 春节
C.春节 元宵 重阳 七夕 D.元宵 清明 重阳 七夕
【答案】B
【知识点】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意月明,中秋节。
②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牵牛织女,是七夕。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插茱萸,重阳节。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屠苏,春节。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7. 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红星小学六(1)班的同学们将举行毕业联欢会,联欢会需要主题标语,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一条?(  )
A.迎接团徽的召唤 B.师恩难忘,友谊长存
C.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D.花香伴书香,名家进心灵
【答案】B
【知识点】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A:适合入团
B:适合毕业分别
C:适合读书
D:适合名家作品对人的影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选定主题标语。标语注意贴切主题,简单明了。
8. 把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位置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
把一辆卡车推下去堵决口,谁知又被洪水冲走了。
①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②只见滔滔的洪水奔腾而下,抢险大军背着一包又一包沙袋,快速冲上堤坝。③谁知水流湍急,沙袋刚扔下去,就被洪水冲走了。④在这紧急关头,只见抗洪战士手挽着手,纵身跳入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A.第①②句之间 B.第②③句之间
C.第③④句之间 D.第④句之后
【答案】C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要插入的句子是形容洪水湍急的,放在③④之间。③是洪水太猛沙袋挡不住,之后用车子挡,也不行,最后战士们亲上上阵挡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插入。读懂句子含义,理解文章每段大意,选择与句子含义相符合的段落插入即可。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表述和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
B.《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
C.《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D.《鲁滨逊漂流记》一文写了鲁滨逊乘船去非洲途中遇上大风,被大浪冲到海岛,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终于回到了美国。
【答案】D
【知识点】其他常识;为人民服务
【解析】【分析】D:错误,是回到英国。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10. 下面这段话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
繁体字是中国的象征,体现了真正的中国汉字之美。从审美的角度来讲,繁体字很有艺术感染力。繁体字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祖先创造的文化。因此,我们不应该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精华。
A.繁体字是中国的象征。
B.繁体字体现中国汉字之美。
C.繁体字具有上千年的历史。
D.我们不应该丢掉祖先留下的繁体字。
【答案】D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 注意结尾:因此,我们不应该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精华。这是总结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选段内容理解。读懂选段内容,明确起始句、结尾句、总结句等,根据题目要答题即可。
二、按要求作答。(24分)
1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六年的小学生活zhǎyǎn   就过去。临近毕业,校园里的一切都显得fènwài   难忘,难忘qīngcuì   的下课铃声,难忘失败后 kuānwèi   我的同学,更难忘xīshēng   休息时间辅导我的老师……同学们,为了共同的mùbiāo   ,让我们重整行囊,勇往直前吧!
【答案】眨眼;分外;清脆;宽慰;牺牲;目标
【知识点】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眨眼zhǎ yǎn 释义: ①(动)眼睛一合上又立即睁开。②形容时间极短或时间过得快。
分外 fèn wài,释义:①本分以外。②格外;特别。③另外。④过分。
清脆 qīng cuì 释义:(形)声音清亮好听。
宽慰 kuān wèi 释义:(动)宽解安慰。
牺牲 xī shēng 释义:①(名)古代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②(动)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为某种目的付出代价或受到损害。
目标 mù biāo 释义:指的是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也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故答案为:眨眼、分外、清脆、宽慰、牺牲、目标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12.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运   帷幄 巧   天工 暴露无    焉知   福
斩钉   铁 见   知著 司空见    轻歌   舞
【答案】筹;夺;遗;非;截;微;惯;曼
【知识点】字体书写
【解析】【分析】运筹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
巧夺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形容人的精巧胜过天然,比喻技艺高超巧妙。
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指坏人坏事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焉知非福,yān zhī fēi fú,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斩钉截铁,zhǎn dīng jié tiě,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司空见惯,sī kōng jiàn guàn,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意思是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故答案为:筹、夺、遗、非、截、微、惯、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字形写法、使用方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13. 把诗文填写完整,把字写工整。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匆匆》)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   ,为人民的利益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为人民服务》)
(3)我们即将结束小学生活,开启新的学习旅程,但我们仍然要用心读书,努力做到“   ,一字值千金”;要始终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因为“莫道君行早,   ”;更要珍惜光阴,时刻奋斗向前,因为“少壮不努力,   ”。平时既要多读书,多积累,也要多实践,这样等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慌乱,因为“   ,事非经过不知难。”
【答案】(1)轻烟;吹散;蒸融
(2)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读书须用意;更有早行人;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和现代文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蒸、融、徒”等字。
故答案为:(1)轻烟、吹散、蒸融
(2)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读书须用意、更有早行人、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4.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个,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忙碌的周末 那些快乐的时光 好奇的妹妹 淘气的小猫
【答案】示例一:忙碌的周末①上午到图书馆看书;②下午打球;③晚上去练琴。示例二:那些快乐的时光①和家人外出旅游;②过生日;③过节日示例三:好奇的妹妹①对某事物好奇;②对某想象好奇;③对某活动好奇。示例四:淘气的小猫①跑到我床上睡;②踩我作业本;③跳上我的大腿。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忙碌的周末,重点是周末忙什么,周末是休息时间,可以是家庭聚会,全家出去玩。
那些快乐的时光,重点是快乐,哪些日子让你觉得快乐,是全家出去玩让你开心。
好奇的妹妹,妹妹好奇的表现是什么,是天天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是自己去探索神奇的世界。
淘气的小猫,猫淘气的表现是什么,是爱蹦沙发,是爱抓我头发。
故答案为:忙碌的周末:①上午到图书馆看书;②下午打球;③晚上去练琴。
那些快乐的时光:①和家人外出旅游;②过生日;③过节日
好奇的妹妹:①对某事物好奇;②对某想象好奇;③对某活动好奇。
淘气的小猫:①跑到我床上睡;②踩我作业本;③跳上我的大腿。
【点评】本题考查选材。选材构思时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抓住一个角度,明确写作内涵,最好是是自身经历过的或者是熟知的材料,或者日常小事,以小见大,突出写作中心。
三、【阅读与欣赏】(31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动物的眼睛
欧阳军
①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②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复眼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③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靖埏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④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⑤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米,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米,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⑥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能看见两边的敌人。猫的眼睛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的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又会变得像满月那样圆。
——选自《学问窗》2021年第12期
15.本文一共介绍了几种动物的眼睛?(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6.第二自然段中划横线的部分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17.下列哪种动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
A.蚊子 B.蜻蜓 C.蝴蝶 D.苍蝇
18.蝴蝶和蛤蟆看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A.物体不美看不见 B.物体不热看不见
C.物体不亮看不见 D.物体不动看不见
19.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A.动物的眼睛能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B.动物的眼睛在昏暗的晚间变得像满月那样圆
C.动物眼睛里的瞳孔样式奇特多样,能一日三变
D.动物眼睛里的瞳孔样式及变化是为了适应不同气候
20.“有些昆虫有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这句话中的“有些”这个词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21.文章围绕“动物的眼睛”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写下来。
【答案】15.C
16.C
17.B
18.D
19.A
20.不可以。因为“有些”指一部分,并不是指所有的昆虫都有复眼,去掉“有些”,意思变成全部昆虫都有复眼,与事实不符。“有些”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21.①昆虫复眼的构造;②动物眼睛看物体的特点;③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对比分析即可。
(2)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等。先指出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再具体分析下手法,最后强调某种观点。
(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对比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段落大意。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后按照“人+事+结果”或者“这件事怎么样”的格式作答即可。
(6)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注意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数量等的词语,不可以删掉,这些词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特点。
(7)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15.本文一共介绍了蚊子、蜻蜓、蝴蝶、蛤蟆、狐狸、马、猫等7种动物的眼睛。
故答案为:C
16.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作比较。
故答案为:C
17.文中原话:③因此靖埏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故答案为:B
18.文中原话:④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
⑤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故答案为:D
19.文中原话:⑥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故答案为:A
20.有些,有一些,指有一些昆虫的研究是特殊的复眼,但有些昆虫的眼睛不是。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的昆虫眼睛都是复眼了,与事实不符合,不可以删去,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故答案为:不可以。因为“有些”指一部分,并不是指所有的昆虫都有复眼,去掉“有些”,意思变成全部昆虫都有复眼,与事实不符。“有些”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
21.①写蚊子可以做到注意前方的同时可以看到后方。②复眼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写昆虫复眼的构造。
③④⑤通过蝴蝶和蛤蟆的眼睛特点,写动物眼睛看物体的特点。
⑥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故答案为: ①昆虫复眼的构造;②动物眼睛看物体的特点;③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阅读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差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父亲平日里从不“捣鼓”手机,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频率,每次收到取件短信通知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8里路之遥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选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你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的心里都会灿如春花,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致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句句的期盼、祝福和牵念。我期吩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疏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会馨香衡远、历久弥坚。
(选自《读者》2021年第1期,有改动)
22.起初,听说要用手机取快递,父亲的内心是怎样的?(  )
A.兴奋 B.激动 C.忧惧 D.难过
23.本文行文的线索是什么?(  )
A.快递 B.父亲 C.手机 D.布鞋
24.选文中父亲所做的哪件事最让“我”感动?(  )
A.父亲频繁给我邮寄一些经济实惠的物品。
B.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寄来让我尝鲜。
C.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是“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D.“我”无意中说起喜欢穿父亲做的布鞋,没想到他竟真的给“我”寄来一双亲手做的布鞋。
25.“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这句中“木已成舟”指的是(  )
A.快递已经打包好,明早准备发出
B.快递已经发出,没有办法收回
C.我已经买好了许多礼物,准备打包
D.我准备买一些礼物寄给父亲
26.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生活便利
B.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生活难题
C.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情感交流
D.快递给我们父子带来了情感隔离
27.为什么面对父亲的训斥,“我”却总是很开心?
28.“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联系上下文想象父亲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29.有人认为选文最后一段与文章主要内容无关,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答案】22.C
23.A
24.D
25.A
26.C
27.①从他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快递的自豪感;②从他声如洪钟的“训斥”里,“我”能感受到父亲身体很健康,精气神十足。
28.我真是开心,儿子又寄快递来了。小小的快递已经成了我和儿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了。
29.不能删去。因为最后一段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内容上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线索。线索可能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找到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表示时间的虽不是相同的词语却是同一类词),仔细分析,如果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那么它基本就是线索了。
(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5)本题考查文章主题。读懂文章内容,理解人物言行举止,在文中找到情感句、作者评价句等,分析文章表达的情感态度。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7)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读懂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语境,分析人物此刻心理感受,语言合理得体即可。
(8)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就是写了什么内容。结构上,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22. ①起初的时候,父亲闻听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
故答案为:C
23.本文围绕快递展开描写,写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
故答案为:A
24.文中原话:⑤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故答案为:D
25.文中原话: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选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
故答案为:A
26.文中原话: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句句的期盼、祝福和牵念。
故答案为:C
27.文中原话:④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故答案为:①从他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快递的自豪感;②从他声如洪钟的“训斥”里,“我”能感受到父亲身体很健康,精气神十足。
28.哈哈哈,儿子又给我寄东西来了,这代表儿子对我的关心和爱啊,太美好了。言之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我真是开心,儿子又寄快递来了。小小的快递已经成了我和儿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了。
29.阅读问能不能删能不能换肯定不能。结尾首尾呼应,与标题相呼应。强调快递背后蕴含的父子深情,突出文章主旨中心。
故答案为: 不能删去。因为最后一段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内容上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四、【表达与交流】(35分)
30. 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写倡议书。
暑假生活即将开始,请你以光明小学大队部的名义,写一份倡议同学们在暑假里要注意安全的倡议书(至少写3条倡议)。
【答案】【参考例文】
关于安全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暑假即将到来,为了保证同学们能有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假期生活,请大家记住“快乐暑假,安全第一”。学校大队部特此提出几点倡议:
一注意交通安全。出门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遇到车辆注意避让,不乘坐无牌的车辆。
二注意饮食安全。夏日是肠胃疾病的高发季节,请注意不要食用地摊处售卖的食物,不购买过期、变质、无生产日期的食品,不暴饮暴食。
三注意游泳安全。夏日炎热,同学们要在有父母监督的安全的情况下戏水,不私自去危险的水域玩耍。
四注意交友安全。外出游玩时,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家庭重要信息,学会保护自己。
倡议人:光明小学大队部
××年××月××日
【知识点】应用文
【解析】【分析】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标题:“......倡议书”写在第一行中间,字体较正文稍大。要求是写一份倡议同学们在暑假里要注意安全的倡议书,标题是:关于安全的倡议书。
称谓:顶格写清倡议对象,其后加冒号。倡议对象是同学们。 注意至少写3条倡议,如:在家注意安全用水用电;出门注意交通安全,不闯红绿灯;注意饮食安全,不暴饮暴食。
敬语:(可不写)一般以“敬请(恭请)光临”“此致敬礼”等作结。 “此致”另起行,前空两格,再另起行,写“敬礼”等词,需顶格。
落款和日期:写明邀请单位或个人姓名。下边写日期。这两部分内容居右。这里是光明小学大队部。日期就写××年××月××日。
【点评】本题考查写倡议书。倡议书格式:标题:“......倡议书”写在第一行中间,字体较正文稍大。称谓:顶格写清倡议对象,其后加冒号。 正文:另起行,前空两格,写明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其他应知事项。敬语:(可不写)一般以“敬请(恭请)光临”“此致敬礼”等作结。 “此致”另起行,前空两格,再另起行,写“敬礼”等词,需顶格。落款和日期:写明邀请单位或个人姓名。下边写日期。这两部分内容居右。
31. 读下面的名言,完成习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③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提示与要求:请从上面五句名言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做到语句通顺,叙事清楚,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
谈自强不息
雄鹰搏击长空,翱翔千里,须经历折翼之痛,断喙之苦;腊梅风雅出尘,玉骨凉肌,须承受凝霜之寒,风雪之摧。人生坎坷,唯有直面逆境,自强不息,方能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踏入历史,进入先贤的人生。我遇见了你,你是王安石。你独自来到塔顶,似树一般扎根窗前。看见雾气散开后升起的红日,我听见你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言壮语。我看见你的改革决定,那些顽固的守旧派们定不会再阻挡你几日了!我相信,就算肝脑涂地,你也定会像那轮红日一般,拨开云雾,勇攀更高层。
王安石直面逆境,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改革大业,也因此流芳千古。
再寻历史,静看时光的变迁,我看见了你,越王勾践,你在吴王夫差面前卑微地跪着,乞求着他的恩赏。你在他的土地上劳作,让九五之躯忍受着磨难。终于,你回到了故地。你的薪床,你的苦胆,都是你的决心!“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啊,你忍辱负重若干年,只争这一口气!静待朝夕,你终于青铜剑指夫差喉!
勾践直面逆境,自强不息,不断等待血耻之日,也因此大振英名。
复探历史,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找到了你,苏东坡。在那个纷扰的世俗中,你带着孤独的心境,在黄州独自品味人生。你吟咏明月之诗,高歌窈窕之章,沙湖遇雨,你着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又洒脱。我又见你“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超然旷达,也知你“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世嫉俗。在充满坎坷的一生中,你守住了自己的追求。苏东坡直面逆境,自强不息,不断向往人生的升华,终成不朽的篇章。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多少仁人志士直面逆境,自强不息,终成大器。 直面逆境,自强不息,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让成功更夺目,让人生更灿烂。
【知识点】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解析】【分析】话题作文注意先审题。第一句名言是强调自立自强;第二句强调读好书的好处;第三句强调谦虚的作用;第四句强调一句话的作用;第五句强调忠言逆耳。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即可。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
选材构思时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择第一句名言,强调自立自强,可以是学习中有很多难关,学习不是一蹴而就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永不言败,自立自强才可。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具有某种特性的“自立自强”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对“自立自强”的认知和感悟。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自立自强的意义。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其他四句话参考上面的格式进行写作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话题作文写作能力。要补足作文标题。审题时注意话题关键词,这个词的词性,以及这个词对应的写作对象。写作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想象世界里的。注意这个关键词和我密切相关,给我带来的影响巨大。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通过深情回忆曾经发生过的与某人、某物难忘的过程,表达内心的深刻感受。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 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会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受。字数要求在600~650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