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妩媚(fǔ) 迂回(yū) 摇曳(yì) 参差不齐(cī)
B.胸襟(jīn) 蒙古(měng) 芭蕉(bā) 百啭千声(zhuǎn)
C.卫冕(miǎn) 孕妇(yùn) 花蕾(lěi) 琼楼玉宇(qiòng)
D.穹庐(qiòng) 渲染(xuān) 勒索(lè) 树影婆娑(suō)
二、看拼音,写字词。(10分)
1.晓丽在陌生人面前从不jǔ shù( ),说话办事更是 sǎ tuō( )大方。
2.我伏 àn( )时抬头便能看见zhuì( )满枝头的丁香花,那直透毫端的香气使本来可能 bèn zhuō( )的人也显得轻灵多了。
3.绿tǎn( )似的草原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yī shang( )像一条 cǎi hòng( )向我们飞过来,马tí( )声清脆悦耳。
4.好客的主人为我们摆上了奶dòu fu ( ),并jǔ bēi( )向我们敬酒,姑娘们为我们唱民歌,主客之间既有lǐ mào( )又十分亲热。
三、查字典,填空。(4分)
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应先查 部,再查 画。根据字典中的解释可知,“薄”字在“一块薄板”中读音为 ,意思是 ;
在“厚今薄古”中读音为 ,意思是 ;
在“日薄西山”中读音为 ,意思是 。
四、用“雅”字组词并填空。(不能重复)(4分)
1.那淡淡的( )的甜香,使人在夜色中也能分辨出,这是丁香。
2.这个年轻人谈吐( ),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3.窗前那( )自在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了。
4.粉嫩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和婀娜的垂柳组成了一幅清新( )的画面。
五、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8分)
1.晚秋的野地十分静寂,面前的湖水像一面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镜子。( )
2.怎能不叫人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呢 啊,那条美丽的蓝色的河!( )
3.一场雨过后,街道两旁的柳树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 ( )
4.我们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使自己的眼界更开阔,不要总是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啄木鸟在吃树干里的虫。(改为拟人句)
2.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修改病句)
3.周末的花鸟市场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把句子补充完整,填序号)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孟浩然面对建德江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画面,领略到了“ "的独特意境;而面对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的景色时,则用“ ,青山郭外斜”表达自己清新愉悦的感受。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前两句用“ "“ ”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描绘出了
的情景;后两句一个“ ”字,使作者看到了
的景色。
4.“那里的天比别处的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心情的愉快。”这句话选自<< >>,这篇文章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 。阅读完本文,我联想到了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如《 》、《 》等。
八、课内阅读。(12分)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读第1自然段可知,雨中丁香的特点是 ,该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一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中丁香
的特点。(3分)
2.第1自然段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是( )(2分)
A.欣赏古诗,赞美古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B.用丁香反衬芭蕉在雨中更加美丽,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C.从另一角度展示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3.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3分)
4.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 ”句子的理解。(4分)
九、课外阅读。(14分)
生命的选择雷抒雁
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 见花工们细细地松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 怎么可能呢 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坚硬”是指 ;
“柔软"是指 。
2.在第10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究竟美在哪里 (3分)
4.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文第8自然段中,“粗粗”“长长”等词语突出了白玉簪健康、有生机的特点,“羞怯”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它的柔和美丽。
B.短文主要采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说明白玉簪的高洁、美丽。
C.短文第8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5.读画“ ”的句子,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及从中得到的启示。(4分)
十、习作。(30分)
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一条狗、一只鸟、一条虫子、一块石头……变成它之后你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请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故事写下来吧。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些。记得给你的写作拟写一一个合适的题目哟!
(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