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10课 老人与海(节选)
当现实的狂风骤雨猛烈的吹打着我们的生活之时,当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乘风踏浪,扬帆远航之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风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寻找答案。
激趣导入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的脉络,把握人物形象,提炼主题 。
2. 了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的创作原则。
3. 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坚强、勇敢、永不言弃的精神 ,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知人论世
童年时期
海明威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在瓦伦湖的农场中度过,没事就喜欢缠着大人给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而且还要把人物模仿一番才满意。这也为他后续的文学创作作出了重要的铺垫。
学生时代
成为学生后,海明威马上显示出他的文学的天赋。中学时就开始在两个文学社发表自己的作品崭露头角。高中一毕业就被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录用,当上了记者。
知人论世
参战经历
除了记者外,海明威还有另一重身份——救护车司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打响后,正义感爆棚的海明威走向了战场前线,成为了一名救护车司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不幸被炮击伤,但他仍然强忍着剧痛,成功地将另一位伤员送到了安全地带。
硬汉形象
战场前线的生死经历,也对海明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硬汉的形象,如拳击手、斗牛士、军人都曾出现在他的笔下。
比如《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军人罗伯特完成炸桥任务准备撤退时,被敌人炸伤了腿,但受伤的他仍旧拿着枪阻击敌人,最终不幸牺牲
上过战场
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杀过狮子
习惯站着写作
十四次脑震荡
两次坠机
身体埋进237块弹片
晚年健康恶化
选择饮弹自尽
海明威(美)1899--1961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表现战后青年人的空虚和迷惘,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除了《老人与海》外,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独创的“冰山”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
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
了解作者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这条鱼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航途中又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小说一经问世,在当时的文学界还因此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海明威热",赢得了诸多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只是写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以及与鲨鱼搏斗的经过。文笔洗练,内涵却极为丰富,成功地塑造了老渔夫的英雄形象。
前情回顾:老人圣地亚哥是个“背运”的渔夫,连续84天没捕到一条鱼,第85天出海,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见课本P73注释①)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经历了五回,小说通过连续创造一个又一个激烈的争斗,来惊心动魄地展示强大的对手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将老人逼入绝望的境地,而老人又是如何在不抱什么希望的情况下进行积极抗争的。大海、鲨鱼,象征着神秘的命运与不可知的世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维护了“人的灵魂的尊严”,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崇高精神。
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搏斗后的 心理活动
情节梳理
快速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下表,赏析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搏斗后的 心理活动
一条
灰鲭鲨
渔叉、绳子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希望没有钓上这条鱼
铲鼻鲨
两条
绑了刀子
的船桨
杀死两条,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希望没有钓上这条鱼
铲鼻鲨
一条
绑了刀子
的船桨
杀死铲鼻鲨,
刀子被折断
就要试试看
铲鼻鲨
两条
短棍
两条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不能指望干掉他们,现在也能行
群鲨
成群结队
舵柄
大鱼只剩下残骸
没有什么
把我打垮
情节梳理
快速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下表,赏析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灰鲭鲨
鲭鲨的齿吻
铲鼻鲨
灰鲭鲨
思考:作者多次对鲨鱼进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①通过对比的手法,形成紧张的矛盾冲突,突出力量悬殊。
②写鲨鱼游得快,身子强健,武器好,凶残嗜杀,是为了衬托老人坚强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小说通过描写紧张的搏斗过程,为我们展现了老人的形象。请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的?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内心独白)
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
老人的心理活动
思考: 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中的作用。
铲鼻鲨
灰鲭鲨
跳读文本,分析人物内心独白
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尖齿鲨,他想,见鬼去吧。(5段)
这下好了","我还是一个老头,但可不是手无寸铁了。"(19段)
人要有面对挫折的准备和勇气,人不能改变自然,但可以和自然搏斗。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要来了,可我连渔叉都没有。尖齿鲨很残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强壮,很聪明。不过我比它更聪明。(12段)
这时候,风更加强劲了,船航行得很顺利。他只看着鱼得前半部分,心里又燃起了一点儿希望。(20段)
"这下子它们算把我打垮了,他想,我太老了,没法用棍子打死鲨鱼了。不过只要手里还有短棍和舵柄,我就要试试看(51段)
"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71段)
人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有永不绝望的意志。
"不过还是得琢磨琢磨,他想。因为我只剩下这件事儿可做了。这个,还有棒球。不知道了不起的迪马吉奥会不会欣赏我一举击中鲨鱼的脑袋。14段
他躺在船尾掌着舵,等待天空出现亮光。我还有半条鱼,他想。也许我走运,能把前半条带回去呢。我总该有点运气吧。74段
人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根本就不懂什么罪过,也说不准自己是不是相信。也许杀了这条鱼是一桩罪过。我看是的,尽管是为了养活自己,让好多人有鱼吃。不过这样说来,干什么都是一种罪过。别再想什么罪过了。现在天已经晚了,再说还有人专门拿薪水干这个呢,让他们去费心吧。你天生是个渔夫,就跟鱼生下来是鱼一样。22段
它活着的时候你敬爱它,它死了之后你也一样敬爱它。如果你敬爱它,那么杀死它就不算是罪过。要么是更大的罪过?23段
但是杀死那条尖齿鲨你倒是乐在其中,他想。它跟你一样,靠吃活鱼为生。它不是食腐动物,也不像某些鲨鱼一样,游来游去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它美丽而崇高,无所畏惧。25段
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大海和生命的礼赞,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
跳读文本,分析人物内心独白
是什么把你打垮了呢?他想。91段
"没有什么把我打垮,"他大声说,"都是因为我出海太远了。92段
这条鱼可以够一个人过整整一冬,他想。别想这个啦。还是歇息歇息,让手好起来,保住剩下的鱼肉吧。和水里的血腥味比起来,我手上的根本不算什么。再说,手也不怎么流血了。手割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出点血也许能让左手不再抽筋。46段
对伤口的轻描淡写体现他刚毅的性格
勇敢面对失败,总结失败原因
跳读文本,分析人物内心独白
思考:老人心理也有动摇的时候,这与打不败的精神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① 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有短暂的犹豫、畏惧心理,几乎是每个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当情势危急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
②打不败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更体现在老人与那个内心动摇、怀疑、试图认输妥协的自我搏斗中。这种搏斗的胜利,更真实地诠释了打不败的精神——人不能被自己打败。打不败的真正的价值正在于此。
问题探究
思考:内心独白在文中有何作用?
②丰富小说内容。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①再现人物心理。文中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问题探究
圣地亚哥人物形象鉴赏
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个( )的老人。请仔细阅读文中词句,寻找自己的答案,请说出依据
①技术高超、经验丰富
②勇敢无畏
③乐观积极
④永不服输
⑤不向命运屈服,直面未来的勇气
形象总结
硬汉形象
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他以冰山为喻,说创作要像海上漂浮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让八分之七在水下,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为此,他极力追求简洁、含蓄、凝练的意境。避免使用形容词、副词,“抛开所有矫饰,用真正简单的句子去写”。他经常采用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等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面面俱到,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事件,追求将故事的历史背景、详细经过隐匿在“水面”下。简洁、干净的电报式风格,与集中的时间模式,互为补充,形成了海明威作品的“冰山” 文体。
了解“冰山理论”
文化常识
“冰山理论”
八分之一
八分之七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和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可见
蕴含在前者之中
所谓冰山理论: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大要素: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
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本文的体现的冰山理论
看得见的八分之一
读者能够感受到的显而易见的:
①与鲨鱼搏斗的几个回合
②圣地亚哥的心理活动
看不见的八分之七
“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是作者有意省略掉的理想部分在小说中,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由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等意象组成。海明威就是要让读者凭借经验去体会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硬汉精神
英雄气概
桑地亚哥
人生理想
大马林鱼
人生舞台
大海
悲剧命运
鲨鱼
问题探究
文章中出现了马林鱼、老人、大海、鲨鱼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象征意味?
老人——
象征着英雄气概、完美人格、象征了一切有信仰的人们都将经历多灾多难的命运,而最终在精神上得到永生。
一部优秀的小说不仅通过故事情节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还通过象征表达一定的道理。那本文中的四个描写对象——老人、大马林鱼、大海、鲨鱼分别象征了什么?
大马林鱼——
象征了人生理想,人的最高境界。大马林鱼很美,但得而复失,象征理想高不可仰。
大海——
象征了神秘莫测的命运。有时候命运既恩施于人,又捉弄人。象征了人的生存环境,象征了人与自然既对立又和谐的关系。
鲨鱼——
象征了与人对立的邪恶势力、不可知的自然力量,包括厄运、劫难等。
链接高考
2020年全国卷小说阅读《越野滑雪》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老人与海》节选部分通过描述老人圣地亚哥智斗鲨鱼、勇斗鲨鱼、百折不挠斗鲨鱼的过程,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展现了永不言败的精神,赞颂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