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0 14: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案设计
课题 2 落花生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
3.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基础,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章,初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0个生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5.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联想到的人。
课时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0个生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圈出并认识生字和词语。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写一写“亩、播”等10个生字。
2. 针对目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 https: / / baike. / item / %E8%90%BD%E8%8A%B1%E7%94%9F / 12982539" \t "_blank )),生于台湾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F%B0%E6%B9%BE / 122340" \t "_blank )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 (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E%B0%E4%BB%A3 / 35440" \t "_blank )著名小说家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B0%8F%E8%AF%B4%E5%AE%B6 / 6658261" \t "_blank )、散文家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5%A3%E6%96%87%E5%AE%B6 / 1243120" \t "_blank )、“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3、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1)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2)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慕”的中部是不要多写一横,不要写成“目”,下部不要少写一点,不要写成“小”;
“亭”下面是“丁”,注意不要写成“子”;
“吩咐”都是“口”字旁;“亩”和“播”都有一个“田”字。
(3)写一写: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4)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板书设计
2 落花生
亭 矮 便宜
课后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教后反思
个案修改
共案设计
课题 2落花生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联想到的人。
评价任务
1. 针对目标1:
背诵课文重点句,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2. 针对目标2: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尝试小练笔。
3. 针对目标3:
摘抄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教学活动设计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出示课件13)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
  种花生→( )→( )→( ) (板书:收花生 品花生 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后反思
个案修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