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诗二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16:5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会认“巢、苇、罗”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3. 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入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教师强调字音: 巢 苇 罗 霸 占
2.学生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诗歌,尝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
3.欣赏诗歌《秋晚的江上》
(1)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了什么景物?
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圈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点拨。
(归鸟、斜阳、芦苇 )
学生齐读诗歌。
(2)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圈画出诗中关键词。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点拨。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斜阳、芦苇 )
(3)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教师朗诵诗歌,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
第一节中“归鸟”“斜阳”构成了一幅晚归图。“驮着”既赋予画面动感,又让画面充满情意,给人想象的空间。
第二节是第一节的继续与发展,“归鸟翻翅,斜阳掉落”的动感画面,极富想象力。最后两行“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画面色彩的迅速切换,既充满神奇,又透着生机。
简洁的勾勒,夸张独特的想象,修辞的妙用,让归鸟、斜阳、芦苇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
(4)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5)小结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4. 欣赏诗歌《花牛歌》
(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草地上的花牛有哪些不同的活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的画面。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点拨。
(2)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这首诗由四节组成,每一节就是一幅图。四幅画面中,花牛“坐”是动景,花牛“眠”是静景,花牛“走”又是动景,花牛“做梦”又是静景。四幅画面动与静的交替变化,呈现了一种律动之美。
(3)小结
这首诗表现了花牛的悠闲、自在。
(4)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请你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会做什么? 试着说一说,并仿照这写两行诗。
花牛在草地里玩,
小鸟站在树上休息。
三、课堂小结 :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花牛的悠闲、自在。
【板书设计】
晚秋的江上: 归鸟 斜阳 芦苇
花牛歌

眠 可爱俏皮 悠闲自在

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