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鉴定NaCl的最佳方法是
A.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B.焰色反应呈紫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C.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呈紫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2.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有较多的溶液中:、、、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C.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D.无色溶液:、、、
3.下列用图示、文字叙述表达的操作、现象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B C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和KCl的混合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沉在烧杯底部,且产生红色固体 转移溶液时,若有溶液洒漏,需要重新做实验 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常用乙醇作萃取剂
A.A B.B C.C D.D
4.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溶液呈碱性 B.B转化为D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A可以与水直接反应转化为D D.C受热易分解
5.下列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中的少量:通过灼热的网,收集气体
B.除去中的少量:通入饱和溶液,干燥后收集气体
C.除去固体中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取滤液,蒸发结晶
D.除去溶液中少量:加入适量溶液,过滤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主要是盐酸)过多:
C.稀硫酸与溶液反应: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7.冬奥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烟火给各国运动健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有关做焰色试验时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以选择生锈的铁丝进行焰色试验
B.实验中不可选用稀硫酸洗净铂丝
C.无法通过焰色试验区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D.钾的焰色须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8.常用于潜水艇或宇宙飞船作供氧剂的是
A.氧化钠 B.氯化钠 C.过氧化钠 D.碳酸钠
9.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3gNa、6.2gNa2O、7.8gNa2O2、4.0gNaOH,而后加入100mL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已知:2Na+2H2O=2NaOH+H2↑、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丁<乙<丙 B.丁<乙=丙<甲
C.丁<甲<乙=丙 D.丁<甲<乙>丙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硫酸反应:Fe+H+=Fe3++H2↑
B.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OH-+HCl=H2O+Cl-
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二、填空题
11.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
(3)二氧化硅与碳反应: 。
12.现将Na2CO3和NaHCO3的固体均匀混合物等分成两份。第一份充分加热至恒重,固体质量减少6.2克;第二份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固体23.4克。请回答:
(1)第一份充分加热至恒重后的固体成分是 (填化学式)
(2)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请写出计算过程)
13.焰色试验
(1)试验步骤
焰色试验一般用 。
(2)注意事项
①焰色试验检验钾元素时要透过 观察,滤去黄色的光,避免含有微量钠元素的干扰。
②焰色反应是 ,不是 。
14.Ⅰ.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B.加热分解C.结晶法D.分液法E.渗析法F.蒸馏法G.过滤法
(1) 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 分离水和煤油的混合物。
(3) 分离水和酒精。
(4) 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Ⅱ.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一般是离子反应。
(1)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盐酸 ②石墨 ③四氯化碳 ④SO2 ⑤熔融KHSO4 ⑥氨水 ⑦金属铜 ⑧NaHCO3晶体 ⑨氧化钙。这些物质中能导电的有 ;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以上均填序号)。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 ;
②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15.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NH4+、Fe3+、Al3+、Na+、NO3-、CO32-、SO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①取溶液做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②取废水样品l00 mL,依次加足量的BaCl2溶液和稀盐酸,得白色沉淀23.3 g;③另取废水样品l00 mL向其中加入Na2O2固体,产生的沉淀和气体(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与所加Na2O2固体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2)写出图像中沉淀溶解阶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3)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比值为 。
(4)NO3-是否存在? ; (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不存在或不确定,该空不填)
16.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是电解质的有 。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②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③蔗糖晶体④酒精⑤NaHSO4溶液⑥氢氧化钠溶液⑦稀盐酸⑧Ba(OH)2溶液⑨液态SO3⑩冰醋酸(即纯醋酸)
(2)向盛有⑧的烧杯中逐滴加入⑤,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现有下列物质:① ②过氧化钠固体 ③熔融的 ④ ⑤碘水 ⑥ ⑦冰醋酸 ⑧氨水 ⑨小苏打固体 ⑩硫酸亚铁溶液
(1)上述物质可以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小苏打常用于糕点制作,还可治疗胃酸过多等,有多种用途。请写出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过氧化钠常用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供氧剂,请你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有同学提出疑问:“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吗?”,设计以下实验加以验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示,在干燥的试管III中装入后,在通入之前,应事先将活塞(、)关闭好,目的是 。
②试管I内的试剂X是 时,打开活塞、,加热试管III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II的液面上,可观察到的现象 ,可以证明与干燥的不能反应。
③试管I内试剂为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②,可观察到 的现象,则可以证明与潮湿的能反应且放出。
18.回答下列问题
(1)1mol/L的CaCl2溶液0.5L,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2)标准状况下,33.6L的NH3所具有的物质的量为 mol,将其溶解于水配成1L的溶液,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在Cl2+2NaOH=NaCl+NaClO+H2O的反应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 。
(3)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Cl2+2NaOH=NaCl+NaClO+H2O
19.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Cu②NaCl固体③NaHSO4固体④SO3⑤稀H2SO4⑥C2H5OH⑦CaCO3固体⑧BaSO4固体⑨熔融NaOH⑩氨水。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填写代号)
(1)能导电的是 。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书写下列物质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NaHSO4=
NaHCO3=
(4)书写NaOH溶液与少量Ca(HCO3)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中性,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小组甲同学学习了酸、碱、盐化学性质后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实验一] A、B试管中物质分别充分反应后,先将B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空烧杯C中,再将A试管中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C烧杯中,烧杯内固体质量随A试管中加入液体质量变化如图一所示;
据此判断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
(3) [ 实验二]将C烧杯中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进而证明滤渣为混合物;
(4) [猜想与假设] C烧杯滤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一:Na+、Ba2+、OH-
猜想二: Na+、H+、 CO
猜想三:Na+、 OH-、CO
猜想四:Na+、 OH-、SO
猜想五:① (写出一种即可) ;
②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 不正确,理由是 。
(5) [实验探究] 为确定最终滤液中溶质成分,小组同学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最终证明了溶液的溶质成分。
(6)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反应至过量,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为 。
若将稀硫酸改为等浓度的Na2SO4溶液,测得的溶液的导电性曲线是否与上述曲线相同。并说明理由 。
2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供氧剂。
请回答:
(1)装置A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填“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
(2)装置B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装置D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多余的气体,则D中盛放的试剂是 ;
(5)欲收集(标准状况下),则至少需要过氧化钠固体 g。
23.某课外学习小组在学习了Na2O2与CO2的反应后,认为Na2O2与SO2应该也可以反应。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Na2O2与SO2反应的产物,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装置D的作用:除了可以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等进入C中与Na2O2反应,还可以 。
⑶在通入足量的SO2与Na2O2充分反应后,他们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 ;
假设3:既有Na2SO3,又有Na2SO4。
a、为进一步确定C中反应后固体产物的成分(Na2O2已反应完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
b、若假设2成立,写出S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确认产物的成分。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②向上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向步骤②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②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确定假设 成立。(选填1、2或3)。
参考答案:
1.A
【详解】N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氯离子,则该物质为NaCl,不能用盐酸酸化,引入氯离子干扰实验,A满足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与、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水电离出的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 、、、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和KCl的混合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为紫色,直接观察火焰呈黄色,A正确;
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不会产生红色固体,B错误;
C.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
D.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来萃取碘水中的碘,D错误;
答案选A。
4.D
【分析】B为A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为氧化物,颜色为淡黄色,应为Na2O2,则A为Na,C为Na2CO3,D为NaOH,结合物质的相关性质可解答该题。
【详解】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B正确;
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正确;
D.Na2CO3稳定,加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
故选:D。
5.B
【详解】A.灼热的Cu与氧气反应,而与氮气不反应,则通过灼热的Cu网,收集气体可除去N2中少量的O2,A正确;
B.因为Na2CO3与CO2能反应,故不能用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应该选用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
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将CaCO3转化为CaCl2,由于盐酸易挥发,过量的盐酸在蒸发时被除去,C正确;
D.加入适量KOH溶液可将MgCl2转化为Mg(OH)2沉淀而除去,且不会引入新杂质离子,D正确;
故答案选B。
6.B
【详解】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A错误;
B.小苏打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为,故B正确;
C.硫酸和氢氧化钢不符合定比组成定律,正确的是,故C错误;
D.生成物不正确,二氧化碳过量,应生成碳酸氢钙,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实验中应选用光洁无锈的细铁丝或铂丝进行焰色试验,故A错误;
B.实验中应选用稀盐酸洗净铂丝,不可选用稀硫酸洗净铂丝,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所以无法通过焰色试验区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正确;
D.黄色光会掩盖紫色光,所以钾元素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避免钠元素的干扰,故D正确;
故选A。
8.C
【详解】过氧化钠能与水或CO2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或宇宙飞船作供氧剂,故答案为C。
9.C
【详解】由2Na+2H2O=2NaOH+H2↑可知2.3gNa溶于水,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2.3g-0.1g=2.2g;
由Na2O+H2O=2NaOH可知6.2gNa2O溶于水,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6.2g;
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7.8gNa2O2溶于水,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2)-m(O2)=m(Na2O)=6.2g;
将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氢氧化钠的质量=4g;
2.3gNa溶于水可以得到4gNaOH;6.2gNa2O溶于水可以得到8gNaOH;7.8gNa2O2溶于水可以得到8gNaOH;4.0gNaOH溶于水可以得到4gNaOH;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00%、×100%、×100%、×100%;
所以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丁<甲<乙=丙。
故选:C。
10.D
【详解】A.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且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反应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
B.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反应式为:Cu+2Ag+=Cu2++2Ag,故B错误;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盐酸为强电解质,应拆写,正确离子反应式为:OH-+H+=H2O,故C错误;
D.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离子反应式为:Ba2++SO42-=BaSO4↓,故D正确;
答案选D。
11. OH- + H+ = H2O + 2H+ = H2O + CO2 ↑ SiO2+CSi+2CO
【详解】(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OHˉ+ H+ = H2O;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H+ = H2O + CO2 ↑;
(3)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Si单质和CO,化学方程式为SiO2+CSi+2CO。
12. Na2CO3 1:2
【详解】(1)第一份充分加热至恒重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固体、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则固体成分NaHCO3;
(2)由第一份固体减轻6.2g为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即各自0.1mol,则每份固体含0.2mol NaHCO3,由第二份最终产物为0.4molNaCl,根据Na+守恒得每份固体含0.1mol Na2CO3,故n(Na2CO3):n(NaHCO3)=1:2。
13.(1)铂丝或无锈铁丝
(2) 蓝色钴玻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详解】(1)铂丝或无锈铁丝灼烧时无色,所以一般焰色试验为了不干扰金属元素的显色效果,用铂丝或无锈铁丝进行试验;
(2)①焰色试验检验钾元素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滤去黄色的光,避免含有微量钠元素的干扰;
②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是化学变化。
14. G D F A ①②⑤⑥⑦ ⑤⑧⑨ ③④ MgCO3+2H+=Mg2++CO2↑+H2O H++OH-=H2O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选择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根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分析判断是否为电解质;根据物质的性质书写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
【详解】I.(1)饱和食盐水与沙子为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故答案为G;
(2)水和煤油油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D;
(3)水和酒精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F;
(4)溴易溶于水有机溶剂,根据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可选用苯或四氯化碳进行萃取,故答案为A;
Ⅱ.(1)石墨和金属铜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盐酸、熔融KHSO4和氨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故能导电的有:①②⑤⑥⑦;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常见物质中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是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有:⑤⑧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③④;
(2)①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CO2↑+H2O;
②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点睛】萃取分液法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物质;加热分解法用来分离加热易分解的物质;结晶法用来分离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相差较大的可溶物;分液法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物质;渗析法是根据粒子的直径大小用半透膜进行分离;蒸馏法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过滤法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
15. Fe3+、CO32- 2Na2O2+2H2O=4Na++4OH-+O2↑ Al(OH)3+OH-=AlO2-+2H2O n(NH4+):n(Al3+)=2:1 存在 c(NO3-)>3mol/L
【详解】①取溶液做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Na+;②取废水样品l00mL,依次加足量的BaCl2溶液和稀HCl,得白色沉淀23.3g,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沉淀是硫酸钡,其物质的量为0.1mol,则原100mL溶液中有0.1mol SO42-;③另取废水样品l00mL向其中加入Na2O2固体,产生的沉淀和气体与所加Na2O2固体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由图像可知,溶液中一定有NH4+,加入0.3molNa2O2后生成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共0.35mol,由0.3molNa2O2和水反应可生成0.15mol氧气和0.6mol氢氧化钠,所以生成的氨气是0.2mol,原100mL溶液中有0.2mol NH4+。在这过程中生成的沉淀又溶解了,所以该沉淀是氢氧化铝,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有Al3+、无Fe3+(氢氧化铁不溶于氢氧化钠)和CO32-(与Al3+不能大量共存),原100mL溶液中有0.1mol Al3+。
(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3+、CO32-。
(2)图像中沉淀溶解阶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Al(OH)3+OH-=AlO2-+2H2O。
(3)根据图像分析可知,在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比值为n(NH4+):n(Al3+)=2:1。
(4)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NO3-一定存在。在100mL溶液中,n(NO3-)= n(NH4+)+3n(Al3+)+n(Na+)-2n(SO42-)= n(Na+)+0.3mol,n(NO3-)>0.3mol,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c(NO3-)>3mol/L。
16.(1) ⑤⑥⑦⑧ ③④⑨ ①②⑩
(2)
【详解】(1)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是电解质但不导电;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是电解质但不导电;
③蔗糖晶体是非电解质不导电;
④酒精是非电解质不导电;
⑤NaHSO4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⑥氢氧化钠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⑦稀盐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⑧Ba(OH)2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⑨液态SO3是非电解质不导电;
⑩冰醋酸(即纯醋酸) 是电解质但不导电;
则可以导电的是⑤⑥⑦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④⑨;是电解质的有①②⑩;
(2)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1) ③⑤⑧⑩ ②③⑦⑨ ①④
(2)
(3)
(4) 防止III中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吸收水蒸气 浓硫酸 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III内淡黄色粉末无变化 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II的液面上复燃,III中粉末由淡货色变白色
【详解】(1)①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②过氧化钠固体为电解质,但固体时不能导电 ③熔融的为电解质,熔融状态下可以发生电离,能导电④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⑤碘水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可以导电 ⑥为气体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⑦冰醋酸为酸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⑧氨水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可以导电 ⑨小苏打固体为电解质,但固体时不能导电 ⑩硫酸亚铁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可以导电,故答案为:③⑤⑧⑩;②③⑦⑨;①④;
(2)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①为验证无水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是否反应,为防止III中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吸收水蒸气,因此在干燥的试管III中装入后,在通入之前,应事先将活塞(、)关闭好,故答案为:防止III中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吸收水蒸气;
②应将干燥的二氧化碳通入干燥的过氧化钠中,因此二氧化碳应先通入浓硫酸中干燥,若与干燥的不能反应,则过氧化钠没有颜色变化,不会有氧气生成,带火星的木条不会复燃,故答案为:浓硫酸;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III内淡黄色粉末无变化;
③潮湿的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同时生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II的液面上复燃,III中粉末由淡货色变白色;
18.(1)2
(2) 1.5 1.5 Cl2+2OH-=Cl-+ClO-+H2O NaClO NaCl 1∶1
(3)
【详解】(1)Ca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CaCl2=Ca2++2Cl-,则1mol/L的CaCl2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答案为:2。
(2)标准状况下33.6LNH3物质的量n(NH3)==1.5mol;将其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NaClO中的+1价,NaClO为氧化产物,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NaCl中的-1价,NaCl为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都为Cl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为:1.5;1.5;Cl2+2OH-=Cl-+ClO-+H2O;NaClO;NaCl;1∶1。
(3)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NaClO中的+1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NaCl中的-1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答案为:。
19. ①⑤⑨⑩ ④⑥ Na++H++SO42 Na++HCO3 Ca2++2HCO3 +2OH =CaCO3↓+CO32 +2H2O
【分析】(1)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如离子、电子)的物质能导电;
(2)根据非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判断;
(3)NaHSO4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H+和SO42-,碳酸为二元弱酸,碳酸氢钠在溶液中的阴离子为HCO3-;
(4)NaOH溶液与少量 Ca(HCO3)2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钠、水,据此分析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详解】(1)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如离子、电子)的物质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是:①Cu ⑤稀 H2SO4 ⑨熔融 NaOH ⑩氨水,故答案为:①⑤⑨⑩;
(2)④SO3、⑥C2H5OH都是化合物,在溶液中和液态时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④⑥;
(3)NaHSO4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H+和SO42-,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碳酸为二元弱酸,碳酸氢钠在溶液中的阴离子为HCO3-,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答案为:Na++H++SO42-;Na++HCO3-;
(4)NaOH溶液与少量 Ca(HCO3)2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故答案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非电解质的判断,要注意溶液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的结果。
20.
【详解】反应至中性,即与按个数比为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1. SO42- +2H++Ba2++2OH- =BaSO4↓+2H2O Ba(OH)2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Na+、OH-或(Na+、OH-、SO42-、CO32-) 二 H+与 CO32-不能共存且BaCO3能溶于强酸,滤液中不含有H+ 白色沉淀 A 否;Na2SO4+ Ba(OH)2= BaSO4↓ + 2NaOH,反应后溶液中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电,恰好完全反应时,电流不会接近于0
【详解】(1) B试管中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 +2H++Ba2++2OH- =BaSO4↓+2H2O;
(2) 先将B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空烧杯C中,再将A试管中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C烧杯中,烧杯内固体质量随A试管中加入液体质量增大而增加,说明有碳酸钡沉淀生成;由此可知,B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Ba(OH)2;
(3) 将C烧杯中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碳酸钡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水,观察到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进而证明滤渣为混合物;
(4) ①A、B试管内加入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钡,所以C烧杯滤液中含的离子可能是Na+、OH-或(Na+、OH-、SO42-、CO32-);
②H+、 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H+、 CO不能共存, BaCO3能溶于强酸,滤液中不含有H+,故猜想二不正确;
(5)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最终证明了溶液的溶质成分;
(6)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反应至过量,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接近为0,H2SO4过量后离子浓度增大,离子浓度先减后增,导电能力先减后增,故选A;
(7) 若将稀硫酸改为等浓度的Na2SO4溶液,发生反应Na2SO4+ Ba(OH)2= BaSO4↓ + 2NaOH,反应后溶液中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电,恰好完全反应时,电流不会接近于0,测得的溶液的导电性曲线与上述曲线不相同。
【点睛】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明确酸碱盐的性质,注意离子浓度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22.(1)分液漏斗
(2)除去杂质HCl
(3)2Na2O2+2CO2=2Na2CO3+O2
(4)氢氧化钠
(5)15.6
【详解】(1)装置A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为了去除二氧化碳中的杂质HCl。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4)氢氧化钠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5)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0.1mol氧气,至少需要0.2mol过氧化钠,故至少需要过氧化钠固体0.2mol×78g/mol=15.6g。
23. Na2SO3 + H2SO4 = Na2SO4 + H2O+SO2↑ 吸收尾气(未反应完全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只有Na2SO4 否 硝酸有强氧化性,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Na2O2 + SO2 = Na2SO4 2MnO4- + 5SO2 + 2H2O = 5SO42-+ 2Mn2+ + 4H+ 3
【分析】⑴装置A中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
⑵装置D起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还起到了吸收过量的SO2,避免污染空气。
⑶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2Na2O2 +2 SO2 = 2Na2SO3+ O2↑,也有可能为:Na2O2 + SO2 = Na2SO4;a、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如果含有亚硫酸钡,加入硝酸后,会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b、若假设2成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到SO2与Na2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写出离子方程式,再根据三步分析得出结论。
【详解】⑴装置A中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 + H2SO4 = Na2SO4 + H2O+SO2↑,
故答案为:Na2SO3 + H2SO4 = Na2SO4 + H2O+SO2↑。
⑵装置D起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还起到了吸收过量的SO2,避免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尾气(未反应完全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⑶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2Na2O2 +2 SO2 = 2Na2SO3+ O2↑,也有可能为:Na2O2 + SO2 = Na2SO4,产物可能只有Na2SO3,可能既有Na2SO3又有Na2SO4,还可能只有硫酸钠,所以假设2为:只有Na2SO4;故答案为:只有Na2SO4。
a、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如果含有亚硫酸钡,加入硝酸后,会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不能确定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或二者兼有,故不能得出产物只有Na2SO4的结论,故答案为:否;硝酸有强氧化性,硝酸可以将BaSO3沉淀氧化为BaSO4。
b、若假设2成立,S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O2 + SO2 = Na2SO4,故答案为:Na2O2 + SO2 = Na2SO4。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 5SO2 + 2H2O = 5SO42-+ 2Mn2+ + 4H+,要验证固体有Na2SO3和Na2SO4,可以检验SO32-与SO42-,实验方案为:①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固体完全溶解;②向上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亚硫酸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硫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产物中含有亚硫酸钠;③向步骤②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硫酸钠,从而证明假设3成立;故答案为:2MnO4- + 5SO2 + 2H2O = 5SO42-+ 2Mn2+ + 4H+;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