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 品味诗歌——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炼字”的含义与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考的“炼字”类型。
2.明确高考诗歌鉴赏中对于“炼字”的考察方式。
3.规范作答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炼字”题型。
教学过程
导入语:在进行试卷讲评之前,我们先来看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全校期中考各主观题得分情况”,我们尤其要注意“满分人数”这一列,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除作文外的12道主观题中,只有一道题的满分人数为0,那就是第16题,第16题是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炼字题(板书题目: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第二组数据是“全区第16题的得分情况”,由表可知,在全区4506名学生中,只有1名同学获得满分6分,而全区平均分是1.62分;第三组数据是“咱们班第16题的答题情况”,从中看到这道题最高得分是3分,有王晓玥、孙睿、徐翊翔、程子衡4位同学,更多的同学分值区间主要集中于1-2分这个分数段。基于这三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这道题的作答很不理想。因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题型,共同来“含英咀华,品味诗歌”(板书题目:含英咀华,品味诗歌)。
01任务一:梳理新知,明确考点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使“意”具体化、生动化、深入化、美感化。即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的“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炼字题考什么?炼字题怎么考?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①根据学案中设计的课前预习题进行分类整理、讨论交流。③归纳、概括炼字题常考的词语类型及题目类型。
明确:①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词性改变的活用词经常是作者着意炼字所在。总体来说,炼字题以考察动词、修饰词(包括副词、形容词)和特殊词(包括数量词、叠词、拟声词、色彩词等)为主。②炼字题常考的类型包括三种,一是直接鉴赏关键词,如“诗中的某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是找出关键词并鉴赏,如“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三是比较鉴赏,如“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或此诗有的版本作是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02任务二:典题回顾,总结规律
唐代刘方平的《月夜》一诗尾句“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中的“透”字极富表现力,请同学们指出这道题的考题类型,完成诗歌填空,并结合参考答案总结炼字题的答题规律,提炼出答题公式。
学生活动:①首先理解这首诗的具体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完成诗歌填空;②结合任务一,归纳考察类型;③结合参考答案,尝试总结炼字题的作答规律。
明确:①“透”字是动词,意思是穿透。“虫声新透绿窗纱”,也就是说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穿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子里。诗歌前两句从视觉角度表现出夜深人静,通过明暗对比衬托出夜的静谧,后两句从触觉和听觉角度表现春日到来。尾句用“透”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力度感,表现了春夜的静谧。诗人由虫声而知春暖春意春至春景,表现出盎然春意和诗人体察自然界的细微。②炼字题答题步骤为: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有手法(文言现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时点出;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③炼字题答题=释含义+明手法+描景象+析效果+表感情。
03任务三:链接高考,牛刀小试
阅读欧阳修《劳停驿》一诗,运用刚刚总结的炼字题作答方法,简要分析颈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学生活动:①独立思考,根据注释、作者、题目等信息解读诗歌内容与情感;②结合任务二总结出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答案;③组内讨论交流,形成最佳答案,并在班级内分享展示,其他同学根据分享情况进行打分和补充。
明确:① “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释含义)。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描景象)。③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谈作用、析情感)。
教师寄语:诗歌需要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所以历代诗人非常注重关键字词的锤炼,力争用一个字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像“诗圣”杜甫曾说“为人 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僧”贾岛也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更有甚者,比如卢延让在《苦吟》中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希望同学们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炼字的基本方法,真正做到:字在句中,方见意趣;结合全诗,方见情理;换字辨析,方见工拙。
04作业布置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思考:“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附作业习题参考答案:
(1)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 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