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0 10: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瑟瑟(sè) B.只缘(yuán) C.骚人(shāo) D.稍逊(xùn)
2.在词语“随遇而安”中,“安”的意思是(  )
A.哪里。
B.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
C.平安;安全(跟“危”相对)
D.安装;设立。
3.“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这句话是(  )句。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4.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马厩 虎穴 B.龙潭 兔窟
C.鸡巢 蜂房 D.蛇洞 牛棚
6.下列哪个典故不是出自《庄子》?(  )
A.东施效颦 B.爱屋及乌 C.庖丁解牛 D.螳臂当车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读拼音,写词语。
zhù zhái     xuǎn zé     yōu liáng     dòng xué    
dì zhǐ     bǐ jiào     lín shí     wò shì    
8.比一比,再组词。
占     周     委     舒    
沾     固     萎     给    
9.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光线。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
B.光滑;光溜
C.只;单
(1)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的住宅不仅要排水优良,而且要有温和的阳光。    
(3)蟋蟀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10.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谨慎认真。    
(3)(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    
1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爬 变 巴 触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12.选词填空。
平坦 平整
(1)这条    的大道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2)蟋蟀把住宅里粗糙的地方修理    。
舒服 舒畅
(3)大病初愈,他说身体    多了。
(4)来到户外,我瞬间觉得心情    。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A.若是缺了水,牵牛花的叶子就会下垂,慢慢变黄,甚至连花儿也不开了。
B.小虾在进食前,先用长须轻轻地碰触食物,然后迅速地后退。等确定没有什么危险,才又慢慢移过来,开始享用美食。
C.仙人掌新长出的刺儿是雪白的,围绕着茎上一个土黄色的小圆盘长着,大约有12~15根。
D.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体现作者长期观察的    ,体现作者细致观察的是    。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①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pū pù)    开。
②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zuān zuàn)    到土底下干(gān gàn)    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cháo zháo)    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③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画“√”。
(2)“它用前足扒土”的“扒”读音、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A.bā 抓住,把着
B.bā 用工具使东西聚拢或散开
C.pá 刨开、挖
D.pá 偷窃
(3)用横线标记出①段中蟋蟀建造住宅表示动作的词,并写在下面。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土块
   的蟋蟀
   的洞口
   地铺开
   地摆动
   地抛出泥土
(5)蟋蟀挖住宅的时间大多是在    的时候。
(6)“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写出了    
A.我看到蟋蟀烦的工作,感到了厌烦。
B.我看蟋蟀工作的时间长,很辛苦
C.从我看的时间和不耐烦,衬托蟋蟀挖掘住宅认真、细致,有耐心,能坚持不懈。
15.
哭泣的骆驼
在自然环境的变化面前,就算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也无法抗拒残酷的考验。骆驼有双层眼睫毛,可抵御风沙。但是在强烈的沙尘暴面前,骆驼也没有办法抵抗。沙尘暴时刮起的强大风沙甚至能够将骆驼的眼睛打瞎。被打瞎眼睛的骆驼,由于看不见草,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
一般情况下,小骆驼在出生半个小时后就能自己站立起来。但是现在由于母骆驼营养不良,小骆驼生下来就极度虚弱,结果经过几个小时的挣扎,腿软得就是站不起来。这时人要想过去帮忙也不行,因为母骆驼根本不让人靠近小骆驼,这样小骆驼必死无疑。只要小骆驼死了,母骆驼也会跟着死去。这就是母与子的感情。
骆驼可以很长时间不吃不喝,但最多也只能撑半个月时间。饥饿的骆驼开始时站不起来,馒慢地,腿就肿,最后腿肿得像水桶一样,并且开始溃烂。没等到烂完,骆驼就死了。如果骆驼是夏天或春天死的,马上就会变成木乃伊。这主要因为天气干燥,年降雨量不到5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4500至4700毫米。牧民只要发现骆驼站不起来,就必须要用人将它抬起来,并且马上给它加强营养,喂草喂料,以便恢复健康。
今年的阿拉善是久旱逢甘霖,草原有返青的趋势。目前牧民不用买草料了,但是到了冬天,现有的草是绝对不够的。因为在沙漠里,草原的生态很脆弱。由于草的根茎很浅,也很脆,只要干旱时间一长,就很容易被风刮走,连根都不剩下。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措施。虽然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办法,但是沙漠太大,水太少,人也太少,所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眼看着草原上的骆驼一天天消瘦、死亡,牧民们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来北京进行呼吁,呼吁全社会关注阿拉善骆驼及生态环境。至于究竟能否救骆驼,怎么教骆驼,他们心里没底。
(1)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的考验    的骆驼
(2)根据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骆驼有双层眼睫毛,可    。但是在强烈的沙尘暴面前,骆驼也    。被打瞎眼睛的骆驼,由于    ,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
(3)骆驼为什么要哭泣呢?作者借此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4)假如你是阿拉善地区的一头骆驼,你会怎样对人类进行哭诉呢?请你写一写。
   
四.习作(共1小题)
16.百字练笔。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种事物,并写写它的样子。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B、D正确。
C.有误,“骚人”的“骚”应读“sāo”。
故选:C。
2.【解答】随遇而安:处于各种环境都能安心自在。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
故选:B。
3.【解答】疑问句:提出问题的句子。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自问自答,是设问句。
故选:C。
4.【解答】根据《蟋蟀的住宅》可知,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故选:C。
5.【解答】A、B、D正确。C.有误,“鸡”“蜂”的“住所”都称之为“窝”。
故选:C。
6.【解答】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可知,A、C、D都出自《庄子》。B.“爱屋及乌”出自《尚书大传》。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解答】故答案为:
住宅 选择 优良 洞穴
地址 比较 临时 卧室
8.【解答】故答案为:
占领 周围 委员 舒服
沾湿 固定 枯萎 给予
9.【解答】(1)“不光由于它的唱歌”中“光”的意思是:只;单,故选C;
(2)阳光:日光。因此“光”的意思是:光线。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故选A;
(3)光滑:表面平滑不粗糙。因此“光”的意思是:光滑;光溜,故选B。
故答案为:
(1)C;
(2)A;
(3)B。
10.【解答】(1)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慎重:谨慎认真。
(3)简朴:(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
故答案为:
(1)随遇而安;
(2)慎重;
(3)简朴。
11.【解答】爬:指抓着东西往上去;攀登。变:指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巴:指紧贴。触:指接触;碰;撞。
根据字义,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为“触”“变”“巴”“爬”。
故答案为:
触 变 巴 爬
12.【解答】平坦:指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平整:指填挖土方使土地平坦整齐。
根据词义,结合(1)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平坦”。
根据词义,结合(2)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平整”。
舒服:指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舒畅:指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根据词义,结合(3)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舒服”。
根据词义,结合(4)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舒畅”。
故答案为:
(1)平坦;
(2)平整;
(3)舒服;
(4)舒畅。
13.【解答】从“若是缺了水,牵牛花的叶子就会下垂,慢慢变黄,甚至连花儿也不开了”“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可知,这两个句子体现作者长期的观察。从“先、然后、才”“仙人掌新长出的刺儿是雪白的,围绕着茎上一个土黄色的小圆盘长着,大约有12~15根”可知,这两个句子体现作者的细致观察。
故答案为:
AD BC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多音字,要结合其所在语境的字义判断读音。铺:pū把东西展开或摊平:铺开。pù铺子;商店:肉铺。故“铺开”的“铺”应读“pū”。钻:zuān穿过;进入:钻山洞。zuàn打眼儿的工具:电钻。故“钻到”的“钻”应读“zuān”。干:gān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gàn做(事):干活。故“干活”的“干”应读“gàn”。朝:cháo面对着;向:朝着。zhāo早晨:朝阳。故“朝着”的“朝”应读“cháo”。
(2)考查了对字音字义的掌握能力。扒:bā刨;挖:~土。pá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草。“扒土”的“扒”应读“bā”,意思是用工具使东西聚拢或散开。故选B。
(3)考查了对动词的筛选能力。①段中蟋蟀建造住宅表示动作的词有:扒、搬、踏、推、铺。
(4)考查了补充词语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组合为:较大的土块、聪明的蟋蟀、巨大的洞口、倾斜地铺开、轻微地摆动、不断地抛出泥土。
(5)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由“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可知,蟋蟀挖住宅的时间大多是在十月。
(6)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从我看的时间和不耐烦,衬托蟋蟀挖掘住宅认真、细致,有耐心,能坚持不懈。
故答案为:
(1)pū zuān gàn cháo;
(2)B;
(3)扒、搬、踏、推、铺;
(4)较大
聪明
巨大
倾斜
请问
不断;
(5)十月;
(6)C。
15.【解答】(1)考查了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的能力。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如下:残酷的考验、哭泣的骆驼。
(2)考查了根据短文第一自然段内容填空的能力。阅读短文第一自然段,填空如下:骆驼有双层眼睫毛,可抵御风沙。但是在强烈的沙尘暴面前,骆驼也没有办法抵抗。沙尘暴时刮起的强大风沙甚至能够将骆驼的眼睛打瞎。被打瞎眼睛的骆驼,由于看不见草,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
(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这篇短文以《哭泣的骆驼》为题,通过讲述骆驼的生长习性和生存环境,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骆驼之所以会哭泣是因为它们缺乏足够的食物,而缺乏食物会导致它们一天天消瘦、死亡。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对骆驼生存环境的担忧,想通过这篇文章呼吁全社会都能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尤其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4)考查了延伸拓展的能力。假如我是阿拉善地区的一头骆驼,我会这样对人类进行哭诉:阿拉善本来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可是近几年来,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快乐地生活了。阿拉善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要是没有了我们骆驼,阿拉善将再也不是那个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的阿拉善了。因此,情人类朋友一定要记得善待骆驼啊。
故答案为:
(1)残酷 哭泣;
(2)抵御风沙 没有办法抵抗 看不见草;
(3)骆驼之所以会哭泣是因为它们缺乏足够的食物,而缺乏食物会导致它们一天天消瘦、死亡。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对骆驼生存环境的担忧,想通过这篇文章呼吁全社会都能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尤其是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4)阿拉善本来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可是近几年来,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快乐地生活了。阿拉善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要是没有了我们骆驼,阿拉善将再也不是那个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的阿拉善了。因此,情人类朋友一定要记得善待骆驼啊。
四.习作(共1小题)
16.【解答】范文:
这次郊游,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三个角度观察了同样的湖和树,看到的景色却不相同。开始我站在湖边平视,树高湖低,树环绕着湖;后来我登上眺远亭居高临下俯视,只见绿色树冠,湖水汪洋;最后我坐在船上远望,岸上树木围湖,列队而立。同一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我们看到的景色却不相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