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9 17:4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选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粮食可以酿酒 D.汽油挥发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其他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4、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 )
A.粮食发酵 B.切割玻璃 C.湿衣晒干 D.粉碎废纸
5、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雪碧”中含有某种气体,打开“雪碧”瓶,把从其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雪碧”中逸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7、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8毫升 B.肯定小于8毫升
C.肯定等于 8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毫升
8、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9、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甲烷燃烧 C.铁器生锈 D.酒精挥发
11、用托盘天平称量5.5g的食盐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往右盘增加砝码 B.向右移动游码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走少量食盐
12、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 D
1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金属氧化 C.干冰升华 D.冰雪融化
1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
15、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16、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量体裁衣 C.糯米酿酒 D.西瓜榨汁
二、填空题。
17、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酒精能挥发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d.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18、某化学小组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
(2)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由此可知、蜡烛的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3)为了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同学们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却发现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固体,下列同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B.请教老师,了解生成黑色固体的原因
C.上网查蜡烛资料,探究黑色物质组成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
1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 (填“底”或“口”)部套入。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0、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属于金刚石的   性质(填“物理”“化学”,下同),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发生的是   变化,灼热的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发生的是   变化。
21、物质的鉴别:
物质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铁丝与铜丝 观察 紫红色的是______丝;银白色的是______丝
氧气与二氧化碳 将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__________的是氧气;_________的是二氧化碳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里常将煤加工成“煤气”,其实煤气不是“煤的气体”,而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又不能与水反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变化。
(2)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出煤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
(3)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归纳出煤气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4)在厨房中,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填字母)。
A.关闭阀门 B.开窗通风 C.打开排风扇 D.多放几盆水
四、实验题。
23、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 _。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选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酒精燃烧 C.粮食可以酿酒 D.汽油挥发
【答案】D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其他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答案】A 
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答案】D
4、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 )
A.粮食发酵 B.切割玻璃 C.湿衣晒干 D.粉碎废纸
【答案】A
5、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6、“雪碧”中含有某种气体,打开“雪碧”瓶,把从其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雪碧”中逸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B 
7、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8毫升 B.肯定小于8毫升
C.肯定等于 8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毫升
【答案】A
8、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答案】A
9、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答案】A
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甲烷燃烧 C.铁器生锈 D.酒精挥发
【答案】D
11、用托盘天平称量5.5g的食盐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往右盘增加砝码 B.向右移动游码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走少量食盐
【答案】D
12、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 D
【答案】C
1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金属氧化 C.干冰升华 D.冰雪融化
【答案】B
1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
【答案】D
15、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答案】C
16、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量体裁衣 C.糯米酿酒 D.西瓜榨汁
【答案】C
【答案】A
二、填空题。
17、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酒精能挥发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d.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答案】(1)c (2)d
18、某化学小组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
(2)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由此可知、蜡烛的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3)为了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同学们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却发现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固体,下列同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B.请教老师,了解生成黑色固体的原因
C.上网查蜡烛资料,探究黑色物质组成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
【答案】(1)小 (2)外焰 (3)A
1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 (填“底”或“口”)部套入。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答案】(1)底 (2)立即洗净 (3)用水润湿
20、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属于金刚石的   性质(填“物理”“化学”,下同),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发生的是   变化,灼热的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发生的是   变化。
【答案】物理;物理;化学
21、物质的鉴别:
物质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铁丝与铜丝 观察 紫红色的是______丝;银白色的是______丝
氧气与二氧化碳 将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__________的是氧气;_________的是二氧化碳
【答案】铜 铁 一根燃着的小木条 使木条燃烧更旺 使木条熄灭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里常将煤加工成“煤气”,其实煤气不是“煤的气体”,而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又不能与水反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变化。
(2)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出煤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
(3)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归纳出煤气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4)在厨房中,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填字母)。
A.关闭阀门 B.开窗通风 C.打开排风扇 D.多放几盆水
【答案】(1)化学  (2)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 不溶于水
(3)有毒 具有可燃性  (4)AB
四、实验题。
23、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 _。
【答案】小 外焰 内焰 焰心 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