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上第五章 燃料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五章 燃料
一、选择题。(16题)
1、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了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飞行器升空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和液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2、“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 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3、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氢气肥皂泡在空气中迅速上升,这一事实说明氢气( )
A.无色 B.无气味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6、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常温下,向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通入氢气,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相同温度。测得容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与通入氢气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 B.AB间,容器中剩余气体为氧气
C.C点对应纵坐标为(x﹣2) D.B点表示氢气与氧气恰好反应
7、“见著之微,见微之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为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构成它们的原子的种类和大小都不同
C.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相同,但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只有石墨和足球烯能在氧气中燃烧,金刚石不能燃烧
8、如图所示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过程涉及4个化学反应 B.1处变红
C.可以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D.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
9、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10、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态氧气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D.氢气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为火发射提供了动力
11、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12、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A.石油炼制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脱硫 D.酒精作燃料
13、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14、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采用液氧与液氢组合推进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氢与液氧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B.液氢汽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液氢与液氧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D.液氢与液氧化合生成水,元素种类和化合价都不变
15、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水蒸气 B.CO C.CH4 D.CO2
1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装置a是长颈漏斗
B.图乙中用点燃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来验满
C.图丙中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自上而下熄灭
D.图丁中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发现溶液变浑浊
二、填空题。
17、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东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晴无数,“飞扬”火炬的曲线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里的树叶。
(1)此次火炬所用燃料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色火焰。氢气的火焰原本在日光下是看不见的,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
(2)与传统火炬燃料丙烷相比,氢气的使用实现了零污染。请写出丙烷(C3H8)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18、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的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北约军队准备使用的还有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然后将可燃性气体引爆。这时,躲在保护工事里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C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装置甲中应添加固体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乙收集CO2时,导管口a应与__________(填“b”或“c”)相连。
(4)用图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1/3体积的紫色石蕊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往图丁的烧杯内缓缓通入CO2,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甲、戊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
(3)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______(填“轻”或“重”)。
21、(1)I、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上可知,减小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① ,② (写两条)。
(4)Ⅱ、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为保证身体健康,在使用饮用水前,我们一般可以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在遇到紧急火灾时,我们常常会用水来扑灭,这其中的灭火原理是 。
(6)小朋友们将燃放的鞭炮扔到下水道的做法是危险的。有机物在密闭的环境里发酵可以产生沼气,沼气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7)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米饭、面条为我们身体提供了能量保障,其中包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三、推断题。
22、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____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
(4)写图中转化关系中X→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
23、褶皱石墨烯片——科技新材料
目前,华为公司发行的5G平板电脑,创新搭载了3D石墨烯散热技术。石墨烯是指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薄片,在净水时,用石墨烯制成的薄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碳原子之间的缝隙,而其他粒子则留下来,从而达到净水的功效。
科学家们将石墨烯片垂直堆叠在已拉伸的弹性基础材料上,然后释放张力,石墨烯片在基材收缩时形成了峰谷褶皱,从而在石墨烯片之间形成了几乎垂直的、狭小的纳米级通道(lnm=10-9m)。然后将整套结构用环氧树脂包裹起来,再敞开通道的两端,即制成了褶皱石墨烯片高效净水系统。实验表明,从这一净水系统的上方注入水时,在重力作用下各种粒子向下运动,但只有水分子能通过该通道,实现了更轻松、高效地净水。
科学家们已经设想过褶皱石墨烯片的诸多应用场景,期待着在家庭和工业中找到更多的实际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石墨烯应用于5G平板电脑,是利用了石墨烯良好的 性。石墨烯可以净水,是因为其微粒之间的距离 (填“大于”或“小于”)水分子的体积。
(3)褶皱石墨烯片净水系统的净水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室中的 操作,这样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五、综合应用题。
24、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②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______ 吸收CO2。
②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碳”利用。工业上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下。
①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
②写成合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上第五章 燃料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五章 燃料
一、选择题。(16题)
1、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了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飞行器升空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氢气和液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答案】C
2、“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 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答案】C
3、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
【答案】C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B
5、氢气肥皂泡在空气中迅速上升,这一事实说明氢气( )
A.无色 B.无气味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
【答案】D
6、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常温下,向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通入氢气,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相同温度。测得容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与通入氢气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 B.AB间,容器中剩余气体为氧气
C.C点对应纵坐标为(x﹣2) D.B点表示氢气与氧气恰好反应
【答案】C
7、“见著之微,见微之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为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构成它们的原子的种类和大小都不同
C.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相同,但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只有石墨和足球烯能在氧气中燃烧,金刚石不能燃烧
【答案】C
8、如图所示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过程涉及4个化学反应 B.1处变红
C.可以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D.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
【答案】B
9、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核能 C.太阳能 D.风能
【答案】A
10、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态氧气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D.氢气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为火发射提供了动力
【答案】D
11、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答案】B
12、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
A.石油炼制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脱硫 D.酒精作燃料
【答案】B
13、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答案】C
14、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采用液氧与液氢组合推进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氢与液氧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B.液氢汽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液氢与液氧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D.液氢与液氧化合生成水,元素种类和化合价都不变
【答案】D
15、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A.水蒸气 B.CO C.CH4 D.CO2
【答案】B
1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装置a是长颈漏斗
B.图乙中用点燃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来验满
C.图丙中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自上而下熄灭
D.图丁中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发现溶液变浑浊
【答案】C
二、填空题。
17、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东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晴无数,“飞扬”火炬的曲线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里的树叶。
(1)此次火炬所用燃料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色火焰。氢气的火焰原本在日光下是看不见的,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
(2)与传统火炬燃料丙烷相比,氢气的使用实现了零污染。请写出丙烷(C3H8)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淡蓝; (2)C3H8+5O23CO2+4H2O。
18、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的发电厂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北约军队准备使用的还有一种“油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首先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然后将可燃性气体引爆。这时,躲在保护工事里的人即使不被炸死,也会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石墨能导电;可燃性气体爆炸消耗了O2,使得防护工事里缺氧。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C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装置甲中应添加固体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乙收集CO2时,导管口a应与__________(填“b”或“c”)相连。
(4)用图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1/3体积的紫色石蕊溶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往图丁的烧杯内缓缓通入CO2,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甲、戊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长颈漏斗; (2)大理石等; (3)b;
(4)溶液变红色,塑料瓶变瘪;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6)Ca(OH)2+CO2=CaCO3↓+H2O。
20、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
(3)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______(填“轻”或“重”)。
【答案】0.94% 温室效应增强 重
21、(1)I、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上可知,减小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有:① ,② (写两条)。
(4)Ⅱ、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为保证身体健康,在使用饮用水前,我们一般可以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在遇到紧急火灾时,我们常常会用水来扑灭,这其中的灭火原理是 。
(6)小朋友们将燃放的鞭炮扔到下水道的做法是危险的。有机物在密闭的环境里发酵可以产生沼气,沼气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7)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米饭、面条为我们身体提供了能量保障,其中包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答案】(1)石油
(2)C6H12O6+6O26CO2+6H2O
(3)骑自行车上学(合理即可);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4)煮沸 (5)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6)甲烷/CH4 (7)糖类
三、推断题。
22、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____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
(4)写图中转化关系中X→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氧化 一氧化碳,因其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
四、科普阅读题。
23、褶皱石墨烯片——科技新材料
目前,华为公司发行的5G平板电脑,创新搭载了3D石墨烯散热技术。石墨烯是指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薄片,在净水时,用石墨烯制成的薄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碳原子之间的缝隙,而其他粒子则留下来,从而达到净水的功效。
科学家们将石墨烯片垂直堆叠在已拉伸的弹性基础材料上,然后释放张力,石墨烯片在基材收缩时形成了峰谷褶皱,从而在石墨烯片之间形成了几乎垂直的、狭小的纳米级通道(lnm=10-9m)。然后将整套结构用环氧树脂包裹起来,再敞开通道的两端,即制成了褶皱石墨烯片高效净水系统。实验表明,从这一净水系统的上方注入水时,在重力作用下各种粒子向下运动,但只有水分子能通过该通道,实现了更轻松、高效地净水。
科学家们已经设想过褶皱石墨烯片的诸多应用场景,期待着在家庭和工业中找到更多的实际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石墨烯应用于5G平板电脑,是利用了石墨烯良好的 性。石墨烯可以净水,是因为其微粒之间的距离 (填“大于”或“小于”)水分子的体积。
(3)褶皱石墨烯片净水系统的净水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室中的 操作,这样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导热;大于
(3)过滤;纯净物
五、综合应用题。
24、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②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______ 吸收CO2。
②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碳”利用。工业上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下。
①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氮气。
②写成合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答案】(1) 石油 BC
(2) 光合作用
(3) 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