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秋光现象(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秋光现象(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09 21:2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章  光 现 象
思维导图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定义: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分类: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带有 的 线。
(3)条件: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举例: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掘进机、排队、射击等。
1.光的直线传播
不是
箭头

同种均匀
知识梳理
(1)光线:光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是建立的一种理想物理模型。
(2)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度量宇宙天体间的距离。
(3)小孔成像:只有小孔足够小时才能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成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
(4)影和像的不同:
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小孔所成的像是光实际照射到的区域,“像”的形状和物体一样;“影”是光实际照射不到的区域,“影”的形状不一定和物体一样。
(1)传播介质:光既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
c=. m/s= k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2.光的传播速度
3 ×10 8
3 ×10 5
光的反射
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 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
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三线共面)。
(2)异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两线分居)。
(3)等角:反射角 入射角。
3.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
同一平面
两侧
等于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图示
不同点 反射面是 的,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 。 反射面 ,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 。
共同点 每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 定律;光路都是 的。 应用或危害 会造成光污染 可以从不同方向上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光滑
平行光束
反射
可逆
凹凸不平
四面八方
平面镜成像
(1)等大: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
(2)等距: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3)垂直: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4)虚像:平面镜成 像。
(5)对称: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
1.原理:光的 。
2.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分:
①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可用光屏承接。
②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用光屏承接。
相等
相等
反射

垂直
对称
3.应用
(1)潜望镜:由两块 组成。
(2)塔式太阳能发电:利用平面镜 将太阳光会聚。
4.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 凹面镜
特点 对光有 作用,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对光有 作用,起到会聚光能的作用
应用 汽车后视镜,路口的反光镜 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
平面镜
反射
发散
会聚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 ,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
(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 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
于 两侧。
(3)角不等: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
角 入射角。
②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
斜射
偏折
同一平面
法线
小于
增大
不改变
3.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
4.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水杯中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池水变浅、叉鱼时应叉到鱼位置的下方、海市蜃楼等。
(1)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条件: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只发生反射;当光斜射到透明物体的表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关系。叙述时,必须先说折射角再说入射角。
可逆
光的色散
(1)红外线:
①特点: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 ,即热作用越强。
②应用:遥控、红外线夜视仪、诊断疾病、红外线加热物体、红外线取暖等。
(2)紫外线:
①特点:灭菌、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 。
②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医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紫外线鉴别古字画等。
(1)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
(2)红外线的频率最低,热作用强;紫外线的频率最高,化学作用强。
1.光的色散:将太阳光(白光)分解为 七种色光的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 。
3.看不见的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蓝
越多
发光
1.如图所示,由于光 ,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行,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2.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所成的像是 。
3.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于 。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直线传播
实像
光的直线传播
4.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当人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 才能叉到鱼,说明人眼看到鱼在水中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引起的。
6.如图所示,开始茶碗看起来是空的,看不见硬币,是因为光 ;但当向碗里慢慢倒水时,会发现硬币,是因为硬币射出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发生 现象,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 。
5
不变
下方
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折射

光现象辨析(重点、易错点)
1.在分析各种光现象时,要抓住关键问题——介质。
2.“影”的辨别: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不变,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改变,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或不同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1)影子:包括手影、身影、皮影戏、日(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倒影:物体在水中或其他光滑物体表面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本质是光的反射。
【例1】以下光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①潜望镜;②通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 ③风吹草低见牛羊;④树荫下的光斑;⑤鱼翔浅底;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⑦镜花水月; ⑧海市蜃楼;⑨雨后的彩虹;⑩树在水中的倒影。
③④⑥
①⑦⑩
②⑤⑧⑨
重难点突破
光现象作图(重点、易错点)
作图的注意事项:
①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如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之间的连线)要画虚线。
②光线要标箭头,同时注意箭头的方向。
③光源、物点、像点有对应符号、字母的要标上。
④法线与镜面或界面垂直,像与物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要画垂足符号。
【例2】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灯S的光路图,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
实验四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平面镜、量角器、硬纸板(光屏)、激光笔、笔、直尺。
①平面镜的作用:做光路的反射面。
②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
③硬纸板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纸板与平面镜的放置要求及目的:平面镜水平放置,硬纸板 放置在水平面上,
否则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3.本实验应选择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下进行: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4.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的目的:显示光传播的路径。
竖直
较暗
5.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原因:光在纸板上发生
了 。
6.光线位置确定:在纸板的光线上描点,再连接并标上方向。
7.入射角与反射角的识别和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8.“三线共面”的实验验证方法:将两纸板中任意一纸板向后折观察另一纸板上面是否有反射光线,若纸板上没有光线,说明三线共面。
9.验证光路可逆的方法:将激光笔逆着反射光线射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重合。
10.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漫反射
【例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等于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的 像。
(5)小刚做实验时,当纸板A、B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EO沿纸板A射向镜面,在B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经调整后,在B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F,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同一平面
不能
OE
可逆

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不合理
实验次数太少,使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等大
实验五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观察比较法,等效替代法。
2.本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笔、火柴、光屏。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选择薄玻璃板的目的:防止有重影,太厚的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会成像,产生重影。
(3)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 。
(4)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5)白纸的作用:标注镜面、物、像的位置。
3.选择较暗的实验环境: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玻璃板要与水平面垂直放置:确保物和像能完全重合。
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5.验证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的方法:用光屏承接不到蜡烛成的像。
6.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体 (选填“同”或“异”)侧。
7.选择方格纸比白纸好的原因: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像和物的位置。
8.蜡烛在玻璃板后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9.多次测量的目的: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10.若测得的物体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可能的原因:
(1)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2)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
(3)玻璃板过厚;
(4)测量长度时存在误差等。
11.经过多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验证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的位置对折,验证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1)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虚像。
【例2】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
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
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未点燃
等效替代法

不变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问题拓展]
(6)组装仪器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 (选填“平行”或“垂直”)。
(7)在实验中,艾英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的角度
不变
垂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