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一、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各领域的新发展,体会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不同以往的新变化
二、通过史料分析,了解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认识经济的发展对文化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三、分析辽宋夏金元社会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农业(以宋朝为主)
1、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盛行,土地兼并现象普遍。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并较少受到契约关系外的人身束缚
2、耕种技术: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已在南方普及(也有某地一年三熟)
3、灌溉工具: 出现水转翻车、戽斗
二、手工业
1、棉纺织业
(1)宋元时期棉花种植推广到全国
(2)宋元时期形成麻、棉、丝三足鼎立局面
(3)元朝黄道婆发明新式织布机
2、矿冶业:北宋大量开采煤矿(取暖与冶炼)
3、制瓷业
(1)宋朝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
(2)元朝景德镇烧制成青花瓷;出现釉里红
三、商业
1、宋与辽夏金各政权经济密切,官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茶马互市
2、宋元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外贸税成为国库重要财源(重要港口:明州、泉州、广州)
注:中国(瓷器、丝绸、茶叶) 海外(香料、珠宝)
3、北宋益州出现最早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4、宋代“市”彻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晓市、夜市、庙会繁荣
四、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表现
(1)自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格局
(3)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彻底完成,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粮仓
(4)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为将南方财赋北运,开京杭大运河,并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2、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大量劳动力南迁并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工具
(2)政治中心南移(南宋)更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3)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对外贸易条件也比北方优越
3、影响:使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教育文化发达;促进了民族融合
注: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导致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南宋时期,江浙一带成为全国人才集中地
五、宋朝社会
1、人口快速增长(过亿)
(1)宋朝实际人口已经超过亿,这在中国古代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2)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
2、社会更加宽松自由
(1)宋朝时门第观念发生根本改变:科举制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于平民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婚姻择偶也以当下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仅作了解
(2)宋朝贱民阶层显著减少(人身不完全自由并受到歧视的群体):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来自雇佣(仅作了解)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有了较明显的松动: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政府限制也较少;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并较少受到契约关系外的人身束缚(仅作了解)
板书设计
农业:土地兼并现象普遍、人身束缚较轻、一年两熟
手工业:麻棉丝三足鼎立、宋朝五大名窑、元朝青花瓷
商业:茶马互市、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纸币交子、宋代市彻底突破时空限制
四、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五、宋朝社会:人口快速增长(过亿)、社会更加宽松自由
课后反思
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
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
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