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课件(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课件(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20: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老子》四章
目录
知人论世

解读文本

扩展延伸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知人论世
【名家说】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尼采
【相关链接】
  1.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 出自何人的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可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美国·杜兰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思想
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影响
(1)《老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道家学派成为与儒家学派并列的思想流派,“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支柱之一。
(2)近代以来,《老子》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视,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今世界,更是掀起“老子热”“大道热”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
二、疏通文本
辐 毂 埏埴
户牖 赘行 易泮
累土 强行 几
正字音


shān
zhí
yǒu
zhuì
pàn
lěi
qiǎng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分析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疏通文本第11章
辐:辐条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 当:在
埏埴:揉和黏土 户牖:门窗。 以为:把.....作为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中空地方的“ 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 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 无”。所以“ 有”( 车子、器皿、屋室) 供人方便利用,正是“ 无”起了作用。
文化常识
古代马车的各部分名称
文意理解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和毂
埏埴以为器
凿户牖以为室
思考1:本段主要论证了什么观点 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比喻论证,主要以车子、器皿和屋室三者为例,说明“有”和“无” 的相对性(有无的关系),表达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
器物实体的“有” ,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
器物中空的“无” ,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
通过“有”和“无” 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思考2:怎样理解第十一章的“有”“无”?
明确:“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
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思考3: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过人之处在哪?
明确:过人之处在于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的东西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东西及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被眼前能看见的迷惑,而忽略了真正的事实。
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思考3:对于“无”,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想到哪些例子?
明确:留白,虚实相生,美的最高境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只有处于空杯状态,才能注入活水。
比如“休息和工作”:休息是“无”:没干活,没有创造价值,浪费时间;工作是“有”,创造价值。但实际上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如果一直工作,不休息,身体很快就会累垮掉。正因为休息的“无”,成就了“工作”的有。
分析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疏通文本第24章
企者:踮起脚尖的人 不行:行走不稳
自见:见,通“现”,显露 ,自我显露
自是:自以为是。 是,意动,以……为是。
伐:伐、矜均为夸耀之意。 矜:名词作动词,建立功勋。
长:长久 赘:肉瘤 行:同“形”
物:代词,常人,人们 或:常常 处: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疏通文本第24章
译文: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 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思考1:本段主要论证了什么观点 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比喻论证,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会使人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思考2:怎样理解本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
明确:有道是:欲速则不达,其意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
①“企”意思是举起脚跟,脚尖着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王德元,结果反而站不稳,甚至摔跤。
②“跨”即越过,阔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别人先走一步,想走得快、走得远,结果反而走不远、走不快,也走不久。
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违背了自己本身具有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进,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惩罚。
思考3: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明什么看法?
明确:
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
跨者
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
企者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
是轻浮、急躁的表现,不够谦虚。
思考4:老子的观点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明确:
做人不要“企立”、“跨行”。不要主观妄为,而要遵循遵循自然规律,顺“道”而行。
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而要谦虚、谦让。“曲则全”的处世哲学: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不争之道,在于不自见、不自足、不自伐、不自矜。
企立、跨行
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
急于求成
内心焦躁
本 质
恶 果
根 源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余食赘行
令人厌恶
有道者不处
研读文本——第二十四章
思考5:老子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想到哪些例子?
明确:马谡失街亭
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自荐去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被斩首。当马谡到达街亭后,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劝谏,执意扎营于山上。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蜀军大乱。张郃乘势进攻,马谡弃军逃亡,街亭失守。
分析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疏通文本第33章
智:智慧 明:聪明 自胜:宾语前置句
强行:qiǎnɡ古今异义,古:勤勉而行 今:用强制的方法进行 所:名词,地方、位置(立身之处)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大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思考1:本段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段的几个核心概念是什么关系?
明确: 知人与自知 胜人与自胜 知足与强行
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从而“死而不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们,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也要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给人生以合理的定位。
思考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与上文的联系?
明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
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
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
思考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与上文的联系?
明确: (1)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满足于现状,也不是满足于物质匮乏,而是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这才算富足。知足者不失“自知”“自胜”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长久。
(如把“知足者富”解释为“知足常乐”,或理解为对物质生活不做过多要求就是富有,都与老子思想不相符合。)
思考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与上文的联系?
明确: (2)强行者有志——强行者自知自胜,并努力奋进,求道不息,这样的人身体虽然消失,但他所传承的道仍然存在,才称得上长寿不朽。
(如把“强行者有志”简单理解成发愤图强,才算有志气;把“死而不之者寿”简单比附为“有的人死了,但还活在人民心中”,这就脱离了语境,与老子主张完全不同。)
思考3:联系现实,我们可以想到哪些例子?
明确:张老师(张桂梅)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爱让梦想飞越大山》
(《人民日报》)
思考3:联系现实,我们可以想到哪些例子?
明确:《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讲述了“衣戈猜想”二舅一生的经历。
这个曾经村子里的天才少年,十几岁时因为发烧,被村医在屁股上打了四针后成了残疾。后来自学木工谋生,一生未婚,收养了一个女儿,现在独自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还成了村里的“维修多面手”。
分析第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疏通文本第64章
持:持守 兆:征兆,迹象 谋:解决 泮:同“判”,分离。
毫末: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累土:同“蔂”,土筐
译文: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疏通文本第64章
者:助词, .....的 是以:因此 从事:古今异义,古义:行事、做事 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几:接近 慎:形作动,慎重对待。不欲:常人所不想要的 贵:意动,以……为贵。
复:弥补、补救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疏通文本第64章
译文: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思考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本章阐述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分别是以“毫末”“累土”“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由小变大、积少成多的道理。
思考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四章》的第四章和荀子的《劝学》都谈到来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都主张积累的重要性,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完全相同
老子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要实现远大、宏伟的目标,必须重视细微和小节处。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思考3:仔细阅读品味课本的第四章,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明确:
1.学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关键时刻才能临危不乱。
2.不要轻视小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为”应该分两种:一种是顺应规律,把事情做好,如“为之于未有”;一种是违背自然规律,恣意妄为,如“为者败之”。我们应该学习前一种,警惕后一种。
4.慎终如始:重视开头,因为“万事开头动;军视收尾,因为“行百里者半九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小结
第11章:论道
辩证分析“有”和“无”的关系,强调“无”的作用。
第24章:修身
做人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第33章:修身
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
第64章:治国
治事者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忘加干预。
阅读《老子》四章,联系现实,谈谈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1)如”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这。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告诫我们,要谨慎从事,做事要有恒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们,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了解别人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狂妄自负,要有自知之明。
三、扩展延伸
艺术特色
◆设喻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
◆善于用逆向思维来观察社会和人生。
◆行文简洁,洁净精微,凝练畅达。
《老子》是论说抽象道理的,而其中经常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说理,使文章生动形象、简洁直观。如第四十六章,以“合抱之木”设喻,形象地阐明了任何事情都要从头积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老子常常从世人不太看重的那些方面,发掘出理论或实践上的巨大价值。此外,老子还善于从世人的习性中发掘出其负面因素。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事情接近成功时有所懈怠。
《老子》既不同于《论语》的语录体,又不同于《庄子》的对话体,也不同于《荀子》的论说体,而是洁净、精炼、畅达的格言体,如诗如歌,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儒道佛文化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南怀瑾——《论语别裁》
自身修养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加法
减法
异同
粮店
药店
平衡
儒道互补
理解性默写
(1)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自身修养。
(2)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老子>四章》中,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作业
《老子》中,几乎通篇充满了“不争”的理念。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等。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怎样看待竞争这一问题
作业
观点一: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
观点二:过度竞争导致无序。
观点三:"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
老子所谓的"不争"不是真的不争,而是眼前不争,是依托着“道”的无痕迹的争,是为以后发展的争,这是不争之德的体现。天下之事,唯有不争之德可以服人,唯有与人无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老子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又表达了一种人格力量。纵观滚滚红尘,凡好争者,终必是得而复失;而不争者,则终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无德者不得。得失之理,唯在一个“德”字上。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