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20: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改变了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语法现象。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3、“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词类活用
温故知新
宾语
主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谓语
+
+
+
+
+
一般句子的结构:
语法 词性
主语、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名词、代词充当
动词、形容词充当
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副词充当
 
 
2、名词作一般动词
1、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二、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3、形容词使动用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
了解类型
3、动词为动用法
四、数词活用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复习旧知
类 型 示 例
名词的活用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籍吏民,封府库(造册登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①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②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以……为友)
用作状语
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指出下列名词的活用类型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F.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G.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
A、隶:像对待奴隶一样(名作状)
B、王:称王;(名作动)
C、面:当面,(名作状)
D、星:像流星一样, (名作状)
E、 籍:登记,(名作动)
F.夜:在夜晚(名作状)
G.认为...小(意动用法)
练习巩固
2024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动词活用)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的词。例如:
表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
表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
表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担心、讨厌
表判断:是、对
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做谓语。
活用类型
类 型 示 例
动词的活用 用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人)
使动用法 欲因此降武(使……投降)
为动用法 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
动词的活用主要包括: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与意动用法。例句见下表。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有时前边有“其”或“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流,河流
传,流传的文字
伏,埋伏的军队
一、动词作名词
学案检测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②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到达的人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财物
逃跑的人
收获
动词作名词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即表示“使宾语怎么样”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可译为“使……怎样”、“让……怎样”。)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活,使……活命。
归,使……回去
二、动词使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宾]=[使] +宾+动。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动词使动,并加以解释。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⒉外连横而斗诸侯
3.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种树郭橐驼传》)
4.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5.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斗:让……争斗
鸣,使……鸣、聚,使.....聚集
亡,使……灭亡
练习巩固
却,使……退却
项伯杀人,臣活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
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使……活,或意译为救活
译:使……鸣,或意译为敲响
译:使……归
译:使……亡,或意译为灭亡
译:使……来,或意译为招来
译:使……跟从,或意译为带领
译:使……承担
学案检测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一般可译为“为……”。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三、动词的为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宾]=[为] +宾+动。
学案检测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使宾语怎么样】
*为动:为宾语而行动。【为宾语怎么样】
*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
[客观上使项伯活了]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华佗脉之。
[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
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宾语怎样了。
【主语认为怎么样】
2024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大、高、胖、瘪、细、壮等;
有表颜色的:白、黑、青、碧绿等;
有表性质的:好、甜、香、漂亮、伟大、圆滑、机智;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活用类型
词类活用
类 型 示 例
形容词的活用 用作名词
用作动词
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
使动用法 以愚黔首(使……愚昧)
形容词的活用主要包括: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例句见下表。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规律一:形容词跑到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包括介词的宾语),活用为名词。
1、作主语。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2、作宾语。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作介词宾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一、形容词作名词
规律二:在“之”(助词,的)、“其”(代词,他的、他们的)后充当中心词。即形容词被定语修饰,活用为名词。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译为:坚固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译为:贤能。形容词作名词
译为:贤能。形容词作名词
1、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 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5、小学而大遗
小:指不知句读(小的方面);
大:指不解疑难问题(大的方面)。
学案检测
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7、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贤能的品德
瘦弱的身体
圣人、愚人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善待。
译为:变小变弱。
(1)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
(2)形容词放在“之、我、其”等代词前用作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与妻书》)
②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
(3)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句中的动词谓语,以表示动作行为。
安逸度过
偏爱
照明
逼迫
二、形容词作动词
学案检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学案检测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结构方式为“形容词+宾语=使+宾语+形容词”。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秦王恐其破璧。
译:使……绿,或译为吹绿
译:使……愚,或译为让百姓变愚蠢
译:使……破,或译为撞破
四、形容词意动用法
学案检测
结构格式:“形容词+宾语”=“认为+宾语+形容词”或“以+宾语+为+形容词”。
1、太子迟之
以……为迟
对……感到奇怪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渔人甚异之。
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对……感到羞耻
认为……奇特
认为……不一般
五、形容词为动用法
学案检测
简言之,即主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动+宾]=[为] +宾+动。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为……发愁)
(为……感到悲哀)
活用类型
类 型 示 例
数词的活用 用作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不专一,有二心)
用作形容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全)
数词的活用主要包括: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时,一般是用来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1)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六王毕,四海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 统一(动词)
一:全、满(形容词)
一:专一(形容词)
贰:背离(动词)
(2)数词用作形容词
学案检测
 
 
1、名词作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二、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3、形容词使动用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
总结类型
3、动词为动用法
四、数词活用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