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9 20: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根据语境判断读音的方法读准“诣,为,应”这几个字的音,了解意思。了解文中“家禽”的古今异义,以及“惠”的通假现象。
2.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读准停顿,理解意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把握课文的结构,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创设情境演故事,感悟人物形象。
4.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对话的逻辑,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重点
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读准停顿,理解意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文中的孔君平和杨氏之子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勾勒出鲜活的形象。教学难点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对话的逻辑,品味语言的风趣,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导语
1.老师讲故事导入,从故事中感受到什么?2.引出单元导语,走进本单元的学习。
二、理解课题,规范书写
1.导入课题。(板书:杨氏之子)(生齐读课题)。
2.课前预学了课文,是怎么理解课题的?
3.学着课题介绍一下自己。理解了课题,再读课题!
4.讲解生字:通过检查预学单,讲解“禽”这个字。①关键笔划,结构,“人”字比例。②师范写,生练写。
三、初读古文,指导朗读
(一)读准字音
1.文章一共有 5句,找 5位同学轮读课文。
2.轮读的过程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3.把小古文连起来正确、流利地读?齐读。
4.小结。
(二)读好停顿
1.要求:①就请大家再读课文,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些;
②借助注释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标注停顿线,读好句中停顿。
2.找生读(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通过课前预习,怎么理解“禽”这个字的?(鸟类)句中的“家禽”和现代汉语中的“家禽”是一个意思吗?
3.借助停顿线读好小古文的节奏,生读,全班读。
四、用心会文,读懂大意
1.小组内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互相帮助。
2.生讲。
3.借助理解,读好全文。
五、聚焦“聪惠”,感受形象
1.文中的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出示要求:请用心读读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对话,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杨氏子“甚聪惠”?抓住对话中的关键词说清理由。
①既然“孔雀不是孔君平家的鸟”,那“此是君家果”这个结果还成立吗?②想象一下,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精妙的回答,会有怎样的反应?演一演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小古文,把感受融入到文章中。配乐齐读。4.背诵:根据提示,尝试着背诵这个小故事。
5.讲一讲:你觉得这个故事应该怎么讲?
六、推荐书籍,拓展阅读
1.出示出处——《世说新语》。
2.畅言晓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认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