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4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备课参考:课件+例题解析+练习含答案(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河东教育】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4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备课参考:课件+例题解析+练习含答案(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1-24 16:54:24

文档简介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与解析
  1 A、B两物体分别放在水平和倾斜的传送带上随带一起匀速运动(图3-4-6),则……………………………………………………………………………………………(  )
  
  图3-4-6
    A.A、B都受到与运动方向反向的静摩擦力
    B.A、B都受到与运动方向同向的静摩擦力
    C.A不受静摩擦力,B受到与运动方向同向的静摩擦力
    D.A不受静摩擦力,B受到与运动方向反向的静摩擦力
  解析:A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两物体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与传送带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物体B有相对于传送带向下运动的趋势,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挤压,符合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存在摩擦力.
  答案:C
  2 如图3-4-7所示装置中,A、B、C三木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判定…………………………………………………………………………………(  )
  
  图3-4-7
    A.物体A与桌面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体A与B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解析:对物体A进行分析可知,物体A受到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并且和桌面间存在相对运动,所以两者间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物体C的重力.故选项A正确;物体A和物体B之间存在相互挤压,但两物体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A
  3 如图3-4-8所示,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物体B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物体A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两物体的质量mA为2 kg,mB为1 kg.已知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不计绳子的质量和滑轮轴间的摩擦,则物体A所受的力是……………………………………………………(  )
  
  图3-4-8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静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下滑力
    C.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
  答案:D
  4 如图3-4-9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
  
  图3-4-9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答案:A
  5 如图3-4-10,质量均为m的三木块A、B、C,其中除A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画出各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图3-4-10
  答案:如下图所示.fBA=fAB=G,fCB=fBC=2G,f=3G.
  
  6 一个重G=4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大小为F=20 N的拉力.当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μ2=0.6时,试分析在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指出各个力的大小.
图3-4-11
  解析:两情况下均受到重力G、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N=G-Fsinα=30N(竖直向上).
  不同的是:μ1=0.4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1=μ(G-Fsinα)=12 N(水平向左);
  μ2=0.6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f2=Fcosα=17.3 N(水平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