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素养测试A(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素养测试A(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0 10: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评卷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检测。 (42分)
1.一锤定音。(在正确的音节后面画" ”)(3分)
残阳(cán chán) 弯曲(qū qǔ) 根茎(jìng jīng)
稍逊(sùn xùn) 蜗牛(ō wō) 重叠(dié deí)
2. 看拼音,写生字。(5分)
fēng lú jūn nèn wěi
zhāng shū gù cāo bǐng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满:A. 全部充实 B.达到一定期限 C.全 D. 满足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 )
(2)假期已满,我准备返校了。 ( )
(3)老师满意地说:"不错,你们真能干。" ( )
(4)会场里人满了。 ( )
4.词语碰碰车。(按要求找出近反义词)(6分)
牢固 均匀 妄想 匀称 舒服 弯曲
缓慢 难受 笔直 迅速 坚固 休想
近义词: .
反义词: .
5.选词填空。(4分)
那么 多么 怎 么
(1)那些叶子绿得( )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2)( )可爱的小叶片啊!
(3)这些爬山虎( )能爬出四层楼呢
触 贴 巴 爬 拉 变
(4)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 )。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题西林壁: 可怜九月初三夜:
梅须逊雪: 梅雪争春未肯降:
不识庐山: 只缘身在此山中:
7.理解课文内容选择。(6分)
(1)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2)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 ) A.茎 B.叶 C.茎上的卷须
(3)《爬山虎》 一课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多选) ( )
A.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B.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D.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行的
E.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
8.句子练习。(8分)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如果……就…… ”改写句子)
.
(2)一阵风拂过, 一墙的叶子就动起来。(改写成比喻句)
.
(3)爬山虎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改为反问句)
.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
二、课文回顾。 (12分)
1. 《题西林壁》作者是 代诗人 它描绘了庐山 的景象,揭示了 . 的哲理。
2.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中作者先介绍爬山虎的 .
,再写爬山虎的 、 最后说爬山虎的 .
。从中可看出作者观察得十分 。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蕴含的道理是: .
.
三、古诗赏析。 ( 8 分 )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暮江吟》是 (朝代)诗人 所作,"吟"是 。 诗中写新月东升夜景的诗句是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有两处比喻,一是把 比作 二是把 比作 。(4分)
2. 残阳映在江面,作者不说"照",却用"铺",这是因为 .
。(2分)
3.这首诗抒发作者什么情感 (2分)
.
四、阅读园地。 (23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 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是: 、 。(2分)
2.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
①画“横线”的句子主要写 ( )
A.爬山虎的嫩叶 B.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
② 这段文字主要写 ( )
A.爬山虎的叶子 B. 风 C.墙
3.加点字"漾"写出了叶子的动态美,请分析这个字用得好在哪里 (4分)
.
(二)课外阅读。(11分)
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攀登的。它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篱笆上, 一点儿也不游离,正因为它缠得牢,攀得紧,所以风吹雨打也不容易掉下来。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它也不灰心, 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牵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 一天、两天, 一个月、两个月,直到霜打叶落,生命到了最后一刻才罢休。到了深秋,它虽然枯萎了,却留下了一粒粒饱满的
种子。明年篱笆上,屋顶上,又将爬满奋力向上攀登的牵牛花。
我爱牵牛花。
1. 作者是抓住牵牛花 的特点来写的。(2分)
A. 生命力强 B.勇于向上攀登
2.第一段是围绕 写的。(3分)
3."我"爱牵牛花是因为( )。(3分)
A.牵牛花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B. 牵牛花漂亮
C.牵牛花留下的一粒粒种子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3分)
五、小练笔。 (15分)
结合《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学习写一篇小练笔,描写一种你认真观察过的事物。
参考答案
一、1.cán qū jīng xùn wō dié
2.峰 庐 均 嫩 萎 章 输 固 操 柄
3.(1)C (2)B (3)D (4)A
4.近义词:牢固——坚固 均匀——匀称 妄想——休想
反义词:弯曲——笔直 缓慢——迅速难受——舒服
5. (1)那么 多么 怎么 (2)触 变 巴 拉 贴 爬
6.书写,题写。 可爱。 不及;比不上。 服输。 不知道。 因为。
7.(1)C (2)C (3)CDE
8. (1)爬山虎的脚如果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2)一阵风拂过, 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3)爬山虎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怎能不让人看着舒服呢
(4)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 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 同的样子。
二、1.宋 苏轼 变化多姿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 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 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 围,摆脱主观成见
2.叶圣陶 叶子 脚的形状 特点 爬墙方法 细致
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三、1.唐 白居易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一道残阳铺水 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露水 珍珠 月亮 弯弓
2."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贴着地面照射,用“铺”更 贴切、形象
3.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四、(一)1.嫩红 嫩绿 2.① B ②A
3. “漾”生动地再现了满墙的绿叶随风起伏,如绿海荡起 了波纹。
(二)1.B
2."牵牛花是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向上攀登的"
3.A 4.我爱牵牛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