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五年级上 秋季语文复习学案三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
本学案主要复习第二单元的第七课和第八课,涉及文章内容梳理以及基础知识练习,同时进行阅读拓展延伸训练。
【课文复习】《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E·韦尔斯,美国籍儿童画家,美国南加利福尼亚人。罗伯特·E·韦尔斯一直以来坚持儿童画作创作,日常的工作包括标志画创作、贺卡设计和漫画创作等。
二、课文主题。
本文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按照速度由____到____的顺序,层层推进,告诉我们比猎豹速度更快的有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激发人们求知的兴趣。
三、课文梳理。
1、《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种事物的速度,告诉我们,在宇宙中,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更快。
2、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是( )
A.鸵鸟 B.猎豹 C.游隼
3、下列排列顺序是按速度由快到慢的是( )
A.光 火箭 流星体 喷气式飞机
B.光 流星体 火箭 喷气式飞机
C.光 喷气式飞机 火箭 流星体
4、“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解析:这句话是一个___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
这一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基础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1)火箭比pēn qì( )式飞机要快得多。
(2)这只大鸟从空中fǔ chōng( )下来。
(3)这méi( )邮票属于他,我们不能据为己有。
(4)鸵鸟善于奔跑,是鸟类中的奔跑guàn jūn( )。
2、多音字组词。
冠:guàn______________ 喷:pēn_____________ 转:zhuàn______________
guān______________ pèn_____________ zhuǎn______________
3、近义词。
奋力——( ) 移动——( ) 摆脱——( ) 浩瀚——( )
4、反义词。
俯冲——( ) 摆脱——( ) 浩瀚——( ) 静止——( )
5、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选择相应的词语。
(1)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 )
(2)形容广大或繁多。本文形容太空非常广阔。…………………………( )
(3)(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
(4)形容速度极快。…………………………………………………………( )
6、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 )火箭 一( )飞机 一( )鸵鸟
一( )光柱 一( )猎豹 一( )游隼
7、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瞬时速度能够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 )
(2)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
(3)飞机飞行的速度很快,如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
(4)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如同离弦的箭飞驰而过。…………………………( )
8、按要求完成句子。
(1)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写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太空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用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复习】《冀中的地道战》
一、作者简介。
周而复(1914.1.3—2004.1.8),原名周祖式,祖籍安徽旌德,出生于南京,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代著名作家、书法家。代表作《上海的早晨》、《白求恩大夫》《长城万里图》等。
二、课文主题。
本课讲述的是_______战争时期,冀中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地道战”这种战斗模式打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了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_______和无穷无尽的_______。
三、课文梳理。
1、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析: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解析:这句话是第3段的________句,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做了________。
3、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解析:这句话是_________句,总结全文,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地道战“奇”在哪儿。
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线电”“有线电”为什么要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基础练习。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透:①渗透,穿透 ②暗地里告诉 ③透彻 ④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⑤显露
(1)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它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
(2)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
(3)这朵花白里透红,美极了。( )
虚:①空虚 ②空着 ③虚假 ④虚弱 ⑤虚心 ⑥因没把握而勇气不足
(1)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
(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3)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敌人只能虚张声势。( )
(4)小勇阳了之后,身体就一直很虚。( )
2、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 )有警戒洞,( )有迷惑洞。
3、句子练习。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奇妙的动物语言(节选)
夜深人静时,在草原、荒漠和丛林地区会经常性地听见一阵阵极为凄(历 厉)的狼嚎。实际上,狼嚎也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主要用于狼群成员之间保持(联 连)系。每当有一只狼高声嚎叫时,其他的狼也会跟着嚎叫,嚎叫声此起彼伏,四处回荡。
黑猩猩在见了自己的同类之后,都会先问候对方。黑猩猩的问候有很多种动作,如欠身鞠躬、手拉手拥抱、亲吻,或者抚摸对方的脸与手。群体中地位较低的黑猩猩在向地位较高的黑猩猩问候的时候,会先伸出手,并将身子低俯下来,而首领则往往会碰一下对方的手或者头部,以表示回应。而地位平等、平日里关系密切的黑猩猩相遇的时候,特别是某些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它们会飞奔向对方,并互相拥抱,发出欢乐的叫声。
家中所喂养的猫咪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说话方式,如果你平日里曾经注意听过它的叫声的话,便可以发现,如果它叫了一声之后便突然中止,然后立即张着大嘴却并不立即(闭 敝)合,往往有两种意义:一是向你问候,二是提出某种要求。假如它在关闭的门前这样叫唤,便是想要外出散步的意思;如果它一直徘徊于冰箱门口不停地叫,则意味着它想吃东西了;如果它突然间发出了呼呼的声音,便意味着它正处于盛怒之下,你最好不要招惹它。最有趣的是,家猫还经常用呼噜声表示对自己的主人非常满意。
(选自《趣味科学 奇思妙想大本营》安徽美术出版社)
1、选择文章括号中正确的字,画“√”。
2、“此起彼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此起彼伏”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动物语言?试着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闪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选自《百科知识》 2014年第23期)
1、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2、判断题。
(1)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 )
(2)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 )
(3)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 )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把它们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