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0 14: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能力提升卷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喜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两个板块受拉张 B.地震
C.火山 D.两大板块碰撞、挤压
2.下图操作模拟了地表的一种自然现象,你认为模拟的是( )。
A.火山喷发 B.风化
C.地震 D.台风
3.下列选项中,由于地球外部力量形成的地形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富士山
C.沙漠中的蘑菇石 D.中国香港地质公园内弯曲的岩层
4.金华的双龙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洞中有洞、卧船人洞为特色,是我国著名的溶洞。洞内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还有清澈的泉水从洞中流出。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人,“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通过阅读资料可知,双龙洞是( )形成的。
A.地球内部运动 B.风的作用
C.流水的作用 D.海浪的侵蚀
5.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
A.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
C.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 D.美丽的洞庭湖
6.“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东西部差不多 D.南高北低
7.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做“降雨量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时,必须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
B.地球表面的地形隔段时间就会 发生变化
C.雨点降落在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D.风、冰川和海浪会使地形发生缓慢的变化
8.在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
B.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C.用砂岩来模拟岩石,用砂纸打磨来模拟风卷起沙子从岩石刮过的过程
D.砂纸被打磨得越快,表示风越大
9.我们是利用( )实验来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的。
A.观察 B.演示 C.对比 D.自然
10.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放牧需要更多的草地
C.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
D.开发旅游资源
11.最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是( )。
A.平原水乡 B.丘陵地区
C.黄土高原 D.崎岖山地
12.下列对“植物能减缓侵蚀”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一部分雨水会被植物吸收 B.植物能减缓雨水落地时的力量
C.植物的根能固定周围的土壤 D.雨水无法穿过植物落到地面
13.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在河南开封流域形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 )。
A.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 B.黄河流域多植树造林
C.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 D.减少垃圾的丢弃
二、作图连线题
1.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绵延的群山、广袤的平地、幽深的峡谷……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请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历,选择两处地形不同的地点,完成下面的旅行记录卡。
旅行记录卡 旅行记录卡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
画一画(地形简图): 画一画(地形简图):
该处地形特点简要说明: 该处地形特点简要说明:
2.请将下列三类岩石与其成因和代表类型用线连起来。
页岩
由其他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 浮石
由泥、沙、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 大理岩
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 砂岩
玄武岩
三、实验探究题
1.在一场自然灾害中,某地许多村民失去了家园,政府决定选址重建家园,最终考虑在如图所示地区建设。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如图所示的地方是否适合。
(1)河水对乙岸主要产生了___________(填“侵蚀”或“沉积”,下同)作用,对甲岸主要产生了___________作用。
(2)在河水的长期作用下,这条河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越来越直 B.越来越弯 C.保持不变
(3)村民们想要在河边选一处建房,你会建议选___________(填“甲岸”或“乙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水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自然界中其他力量如冰川、___________等也会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2.地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使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阻塞河道。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 20千米,距离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之一。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提醒人们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1)下列说法不属于汶川地震破坏性巨大的原因的是( )。
A.震源深度仅为10~20千米,属于内陆浅源地震
B.地震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地裂缝、泥石流、山体滑坡
C.地震发生在白天
D.地震持续时间长
(2)如图1所示的情形是地震使地面出现___________。某实验小组想模拟这个过程,他们将泡沫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再在上面铺上一层___________。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们铺在铺好___________的小盒上。
图1 图2
(3)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如图2所示)。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泥土会___________,这就是地面出现的___________;将小盒两半迅速挤压,泥土会___________,这就是地面出现的___________。
(4)下面分别是岩层发生弯曲和岩层断裂、错动的图片,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岩层发生弯曲 岩层断裂、错动
(5)如果发生地震,你会怎样保护自己
3.学习了《风的作用》一课后,小王同学所在的小组设计了一个模拟风力侵蚀过程的实验装置,进一步研究风的侵蚀作用。装置如图所示:①为入风口;②为沙土样本放置的区域;③为沙土样本中体积较大的沙石;④为可拆卸的小木棍(模拟植被);⑤为实验中吹出沙土的收集区域;⑥为密封玻璃,防止沙土样本吹出装置。
小王同学利用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I:取1000g沙土样本平均随机分成两份。
II:将两份样本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装置A B中,使沙土均匀分布于各自装置的②区域中。
III:拆卸装置B中前四排的小木棍。
IV:同时向两个装置中导入相同大小的风,3分钟后分别收集两个装置中⑤处的沙土。
V:称取装置A中收集的沙土质量为,称取装置B中收集的沙土质量为。
V:比较与的大小,得出结论。
(1)根据小王的实验,我们可以推测___________(填“>”“<”或“=”),小王最终的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小王将步骤III改为:将装置B中的②盛放沙土的区域减小一半,则___________(填“>”“<”或“=”) 。
(3)请你仿照小王同学的实验步骤,设计一个用于探究“风力的大小对风力侵蚀过程的影响”的实验。
四、材料分析题
I.2019年8月10日凌展,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山早村因特大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和山洪,该村约120人被洪水围困。因溪水上涨得太快,部分村民来不及撤离到安全位置,堰塞湖又突发决口,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联。
1.如图所示,山早村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丘陵
2.导致本次山体滑坡的直接原因是( )。
A.地形坡度大 B.植被覆盖少
C.强降雨 D.植被覆盖多
3.某实验小组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模拟实验。在实验中,他们先找来了喷壶装满水,在塑料盆底左侧挖了一个洞后铺上石子,再装入土壤,做成了3组土壤模型。
有坡度,无草 无坡度,有草 有坡度,有草
甲 乙 丙
(1)如果要研究土地坡度对侵蚀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组土壤模型进行实验。
(2)模拟实验时用喷壶往土壤上洒水,“喷壶洒水”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现象。
(3)通过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受到的侵蚀更严重。
II.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屿,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全岛
面积1269.1平方千米,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崇明岛位于长江下游的入海
口。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
的鱼米之乡。
1.崇明岛作为入海口,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于___________地形。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的地形有山地、高原、___________和盆地。
2.结合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崇明岛属于三角洲
B.崇明岛的地形适合种植水稻
C.崇明岛是由体积较大、棱角分明的石头在入海口堆积而成的
D.崇明岛的形成历经千年,可见相较于地震和火山喷发,水的作用对地球表面的改变是缓慢的
3.长江的_______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下同)最容易被流水侵蚀;长江的___________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
4.鹅卵石通常会出现在长江的___________;细沙通常会堆积在长江的___________。
5.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推测崇明岛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一、
1. D
2. C
3. C
4. C
5. A
6. B
7. B [解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8. B
9. C
10. C
11. A
12. D
13. B
二、
1.
2.
三、
1.(1)沉积 侵蚀 (2)B (3)乙岸 乙岸主要受河水的沉积作用影响,形成平缓的河滩,建设
房屋比较安全 (4)海浪或重力
2.(1)C (2)裂缝 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 (3)裂开 裂缝 向上隆起 岛屿或山脉 (4)岩层
受到挤压会发生弯曲,受到拉伸会出现断裂或错动。(5)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进卫生间这样狭小而又通气的地方;如果在学校,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躲在课桌、讲台下等有坚固遮盖物的地方。(合理即可)
3.(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有植被的地区的沙土受到风的侵蚀程度更小 (2)>
(3)合理即可。
例: I:取1000g沙土样本平均随机分成两份。
II:将两份样本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装置A、B中,使沙土均匀分布于各自装置的②区域中。
III:同时向两个装置中导入风,装置A导入的风为大风,装置B导入的风为微风。3分钟后分别收集两个装置中⑤处的沙土。
IV:称取装置A中收集的沙土质量为,称取装置B中收集的沙土质量为。
V:比较与的大小,得出结论。
四、
I.1. D [解析 ]山早村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2. C [解析]降雨量大是导致山体滑坡的直接原因。
3.(1)乙和丙 (2) 降雨 (3)有坡度
II.1.平原丘陵
2. C
3.上游下游
4.中游下游
5.长江入海口地势平坦,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小,水中的泥沙在这里堆积下来形成崇明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