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解诗题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
|
知诗人
|
诵古诗
|
明诗意
|
悟诗情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生于临川军之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
知诗人
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初读古诗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诵古诗
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
这首诗写了有关湖阴先生的哪些内容?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明诗意
护田:出自《史记》,指汉朝派出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指汉高祖卧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排闼:出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
门而入探望。
资料链接
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类似的诗句:
排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
。
门而入探望。
拓展
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
1.你从诗的前两句看到了什么样画面?
2. 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句吗?
明诗意
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明诗意
通过了解诗意,你觉得胡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朴实勤快,爱好洁净,兴趣高雅,热爱生活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隐于钟山。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隐于钟山。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以及对胡阴先生高洁人品的赞美 ,还表达了自己退居山林的恬淡心境。
悟诗情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欣赏儿歌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拓展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