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共32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共32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0 10: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的导火索、时间、地点
2.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
3.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
4.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复习提问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你知道“无尽的黑暗“”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曙光“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吗?
无尽的黑暗: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道闪电: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
黑暗依旧: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曙光: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走进历史,去见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感受那段峥嵘的岁月吧!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2022课标
一、成立的条件
1.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主要著作: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除了李大钊,当时还有一群年轻人也在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怀揣着相同的初心,开始了实践活动。
如今世界不太平,重重压迫我劳工。一生一世做牛马,思想起来好苦情,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了我们苦兄弟。无产阶级快起来,拿起铁锤去进攻。
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
1920年5月1日,李大钊发表《“五一”运动史》
1920年上海工人举行庆祝五一劳动节游行示威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知识分子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
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1920年8月上海机器工会成立
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上海、北京、广州党组织创办的刊物
10万人
120万人
195万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工人数量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0万人
120万人
195万人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工人数量
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
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
意义
1921年7月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
南湖红船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制定党的纲领: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3.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书记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
浙江嘉兴南湖画舫
“一大”上海会址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小组讨论
想一想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
1.新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
——陈独秀
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并解决了当时要走的道路。 ——陈独秀
(二)、中共二大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1922年7月
上海
重申最终奋斗目标: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4.意义: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建设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解放
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顶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
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神强大的敌人。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1923年中共三大决议
第一次国共合作
红船精神,永放光芒——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的壮大——阶级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
中共一大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中共
二大
1921年7月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目标是推翻……建立……实现……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课文小结
内容:
意义:
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到……,推翻……,统一为……)
中心工作:
党的名称:
党的纲领:
领导机构:
成立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
全国工人
运动高涨
第一次工运高潮:1922年初—1923年春
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失败教训:必须团结一切同盟者
1.1920年5月以后,北京、上海等地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等刊物。宣传的内容为( )
A.三民主义
B.维新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民主与科学
C
课堂达标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北京
B.延安
C.上海
D.瑞金
C
3.南湖红船,当时13个人,做出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全中国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4.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
C.统一中国 D.领导工人运动
D
5.左图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画,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6.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著名人物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7.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8.历史毫无争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年是建党101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的大事 B.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D.伟大的历史转折
9.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A
C
A
A
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