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方案均失败
中国的道路在哪里?
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局限性。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首先发生的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即辛亥年,因此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念
第一幕 寻革命之因——辛亥革命的背景
第二幕 望革命之路——辛亥革命的进程
第三幕 探革命之果——辛亥革命的影响
目录
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一个偶然吗?
探究一: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
1、社会背景:
政治:减冗衙,整吏治,修刑律。
经济:重工商,奖实业,改财政。
军事:改军事,扩新军,设巡警。
文化: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
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无力挽救;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什么?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
(汉族4人 满族9人 其中皇族7人)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1、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檀香山建立。
2、同盟会:
(1)时间:1905,日本东京
(2)机关刊物:《民报》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清政府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发展:孙中山除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巨大。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辛亥革命前的各次起义形势图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萍浏醴起义
1906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
浙皖起义
1907年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积累了一定革命的经验。
有利时机: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后,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动。清政府紧急调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川汉铁路
粤
汉
铁
路
背景与条件
社会背景:《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无力挽救;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有利时机:保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总由当时的客观大趋势所决定,这就是必然性。
——金冲及
第二幕
望革命之路——辛亥革命的进程
(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2)结果: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5省纷纷独立。
1.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形势图及武昌起义形势图
武昌起义
15个省宣布独立
2.建立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 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五色旗(五种颜色依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着“五族共和”)
总统府、中山陵
3.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清政府
(1)原因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攻陷汉口
、汉阳
政治讹诈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革命党人
施压
革命阵营
立宪派和旧官僚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④1912.3.10
①1912.2.12
清帝退位
②1912.2.13
袁世凯通电拥护共和
孙中山提出辞职
③1912.2.15
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民国大总统
⑤1912.3.11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五条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03.11
主权在民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自由平等
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责任内阁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评价:(1)性质: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一座丰碑。
三权分立
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原则?有何意义?
第三幕
探革命之果——辛亥革命的影响
史学争鸣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
——伦敦《泰晤士报》社论
辛亥革命 “基本是一场失败,不是一个创造”,仅是“政体的变革”。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材料一: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实业,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条例。……“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大有裨益”的,政府即予以批准,“力为保护”。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
——袁伟时《昨天的中国》
材料四: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社会生活:促进了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南京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国家的混乱状态。
——《吴玉章回忆录》(1878-1966)
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材料一: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建立……然而,又并非真正统一,同盟会内部,派系领域始终存在。
材料二:由于阶级、时代的局限,在长期的军事斗争过程中,革命党人对创建自己的军队的深刻意义严重缺乏认识,走过了一条联合会党、运动新军、投靠军阀的错误道路在建军问题上,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妥协性的特点。
材料三:它(三民主义)又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主张民族主义,又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主张民权主义,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又不敢发动农民通过自下而上的斗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议一议:辛亥革命为什么没能最终成功?
原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小结:
家国情怀:辛亥革命在今天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它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也是失败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还让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你怎么评价辛亥革命?请你结合具体中国近代史史实做一个300字以内的论述。
课后作业
1.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
A.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B.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
C.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 D.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D
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3.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个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谘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至上而下的革命
B
解析:题干表达的是在15个宣布独立的省份中,担任都督的并都是革命党,而且革命党的人数比较少,较多是新军将领,还有来自其他政治派别甚至是清政府的官员,这反映出革命党人为争取革命胜利,采取妥协政策以联合更多的反清力量的意图。
A.不符合史实;C.无法说明题干的内容;D.不符合辛亥革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