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9 22: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
—— 《吕氏春秋》
阿房宫复原图
秦始皇陵兵马俑
骊山陵征调七十五万人,阿房宫征调七十万人,北筑长城三十万人,开发岭南五十万人···秦时全国人口两千万,服役的人口总数超过了三百万。秦朝的力役三十倍于前代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工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三分之二)
——《汉书·食货志》
秦 朝 的 赋 税 二 十 倍 于 前 代

秦法规定,一人有罪,全家、邻里或有关之人要同受刑罚。重罪时,一人有罪,灭绝其宗族,甚至还会株连到父族、母族、妻族。
轻罪重罚,连坐诛族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摧残了文化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 《史记·儒林列传》

胡亥一上台,就诛杀异己,连他的22个兄弟姐妹,也都被暗杀、刺死或车裂了。并将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
二世持身不谨,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宗庙灭绝
—— 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
举国监狱,全民牛马,官逼民反,谁为民先?
秦末打油诗: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大泽乡起义
如果陈胜、吴广前往渔阳戍边没有遇到暴雨,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陈胜:天下苦秦久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乡绅:伐无道,诛暴秦
偶然因素:
渔阳戍边,遇雨延期
根本原因:
张楚
(1)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
(2)攻下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3)缺乏后援,最终失败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诱发了之后一系列的反秦浪潮
陈胜虽已死,其置遣王侯将相相竞亡秦,
由涉首事也”——《史记·陈涉世家》
刘邦 项羽
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之间,为了争夺帝位展开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经过四年的战争,最终项羽在垓下兵败自刎,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废秦苛法,约法三章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
广纳人才
项王勇悍···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
过程:
陈胜、吴广起义(第一次农民起义)
项羽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
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性质:帝位之争(已不是农民战争)
结果:项羽垓下自杀,刘邦胜利
秦始皇被誉为“千年一帝”,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大多如同漫画中的那样呢?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
经济学上的流行词,意为一些事情单独看时绝对正确,但合在一起就不一定正确了。产生合 成谬误的原因,往往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有的史学家认为,秦始皇推行的一些措施,就是合成谬误的典型。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加以解释说明。
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到“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据材料推测,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秦朝暴政 B.秦末农民起义
C.修建阿房宫 D.楚汉之争
A
2.下表为不同历史文献中有关秦末的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A.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严重 B.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反秦斗争C.政府残酷压迫致使起义爆发 D.起义军内部隐藏着分裂危机
记述 出处
“诸郡县苦秦交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史记·陈涉世家》
“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 《史记·张平陈余列传》
B
3.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4. 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2.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A. 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B. 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C. 秦朝刑法特别残酷D. 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