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将进酒
——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教学目标
壹
贰
叁
肆
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在了解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默写。
理解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的不平之气
目录
文章背景
文题解读
文本研读
文本探究及主旨
文章背景—知人论世 步入经典
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李白的诗酒人生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大李杜:李白与杜甫
小李杜:杜牧与小李杜
代表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
文题解读—知人论世 步入经典
题目“将进酒”是什么意思?
请喝酒。
谁劝谁喝酒?
丹丘生劝李白和岑夫子,李白劝岑夫子和丹丘生。
为何喝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恰逢知己
“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
文题解读
《将进酒》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将,读qiāng。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文本探究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zhāo)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还(huán)复来。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qiú) ,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本探究
全诗的基调:豪放
注意节拍:
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夹杂三言,五言,十言。
七言诗的停顿节奏一般是:X X / X X / X X X
例:人生 / 得意 / 须尽欢,莫使 / 金樽 / 空对月。
杂言的节奏应根据语句的意义来定
如:君不见 / 黄河之水 / 天上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本研读—以意逆志 步入经典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 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 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 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 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 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 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 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文本研读---文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写出了怎么样的感情?
(悲傷)
人生易老,光阴易逝
夸张、比兴。
雄壮永恒的黄河如此,人生更渺小短暂,仿佛朝夕之间。开头四句,虽豪壮,但豪壮中令人顿生悲凉。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写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及时行乐。但未完全消沉。对政治并未完全绝望。
天生我材必有用
歡乐
文本研读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馔玉不足贵,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对腐败的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和摈弃
这部分表达了什么情感?如何体现?
不平 愤激
文本研读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作者有感于自己像曹植一样备受排挤,怀才不遇,有志难展。这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我们从陈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陈王就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他对曹植情有独衷,大加赞赏,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
文本研读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使诗歌充满情趣,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这是“一字之妙”,这是局部的诗眼。二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的中心。
《将进酒》的“诗眼”是什么?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表达什么感情?
狂放不羁
悲之重,欢之浓,愤激之深
文本研读
文本探究—以意逆志 步入经典
文本探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有用”而“必”,一种自信。
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文本探究
(一)、诗中的情感变化
悲伤
狂放
欢乐
愤激
文本探究
(二)、《将进酒》测练
1、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 __。表达了诗人____ ___的态度。
2、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
对权贵的鄙视和蔑视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主旨明析
文章主旨
《将进酒》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以及对封建权贵、所谓圣贤的蔑视。
练习
一、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
(5)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6)兰陵美酒郁金香, 。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9)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11)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
(12)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3)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练习
对酒当歌 劝君更尽一杯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 化作相思泪
花间一壶酒 对影成三人
但使主人能醉客 玉碗盛来琥珀光
举杯销愁愁更愁 明朝散发弄扁舟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日放歌须纵酒
三杯两盏淡酒 一曲新词酒一杯
今宵酒醒何处 借问酒家何处有
谢谢聆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