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试题
地
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留尼汪岛是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火山岛,除沿岸有狭窄平原外,均属山地和高原。
每年的5~11月为其旅游旺季。下图示意留尼汪岛部分地理要素分布。读图,完成1~3题。
印
圣但门
图例
219S
港口
公路
尼
岛
一河
⊙o城市
圣约瑟夫
56°E
1.与圣但丁相比,圣约瑟夫
A.自转线速度大,角速度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大
C.自转线速度小,角速度相同
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小
2.留尼汪岛旅游旺季,地球公转速度
A.逐渐变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逐渐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
3.留尼汪岛旅游旺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日期出现在
A.6月22日前后
B.8月15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1月22日前后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24120B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20:00北京冬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此日正值我国传统节
气一立春,多国政要参加了开幕式,全球无数观众观看了实况直播。右图为立春当日的北京
时间。读图,完成4~6题。
4.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地处西八区的旧金山(假设天气晴朗)
A.晨曦微露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夜幕沉沉
5.北京冬奥会开幕时,2月4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A.大于二分之一
B.小于二分之一
C.全部
D.大约四分之三
6.2022年立春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
A.(12.5°S,63W)
B.(12.5N,63W)
C.(12.5N,133W)
D.(12.5S,133°W)
下图为地球运动的部分要素图。读图,完成7~8题。
★北极星
北极
②
赤道平面
地球轨道平面
(黄道平面)
南极
黄赤交角
7.当太阳从①处方向直射地球时,地球上的节气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8.若α角增加一度,则
A.黄赤交角增加一度
B.热带范围增加两度
C.南温带范围增加两度
D.北寒带范围扩大两度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241nn1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2025届高二第一学期月考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圣约瑟夫纬度较圣但丁纬度高,线速度小:除两极点外,全球各地角速度
都相同。
2.D地球公转到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较慢,到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较快。因此留尼汪岛旅游旺季,即5~
11月,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3.A在冬、夏至日,留尼汪岛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根据材料可知,留尼汪岛旅游旺季仅包含6月22日(北
半球夏至日)。
4.D北京鸟巢位于东八区,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二者相差16个时区,且旧金山在东八区西侧,根据东加西诚原
则,可算出旧金山时间为2月4日4时,结合北半球冬半年特点,旧金山应仍是夜晚。
5,C据题意可知,北京时间为东八区20时,此时24时对应的经线度数恰为180°,故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
重合,地球上全部为2月4日。
6.D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和2月4日大约相差44天左右,太阳回归运动一年365天移动4个
23°26',大约四天一度,故太阳直射纬度大约为12.5°S,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52分,可算出12时对应的经度
数约为133W。
7.D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从①方向直射时,太阳直射光线大致位于南回归线,故此时为冬至日。
8.Ca角为黄赤交角的余角,若a角增加一度,则黄赤交角减小一度,热带范围减少两度,寒带范围将缩小,南
北半球温带范围各增加两度。
9.B上午11时许,太阳位于上海的东南方,船影朝向西北方;上午11时许,接近正午,太阳高度较高,但是没
有达到最高;船影处于较短的时刻:此时太阳位于东南侧天空。
10.D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之前太阳直射点为北移,之后南移:地球公转速度7月初最慢,1
月初最快,因此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之后的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冬夏至日时昼夜长短差距
最大,之后会缩小: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11.A图1中①为沉积岩,②为变质岩,③为侵入岩,④为喷出岩。图2地貌物质组成为砂岩,砂岩属于沉
积岩。
12.D①与②分别为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两种岩石若转化为侵人岩,必须经过高温融化(变为岩浆),岩浆侵人
以及冷却凝固三个过程,
13.C图中地貌为风蚀拱桥,是长期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120B
14.C由题意可知,②③为沉积岩,③在②上,故②地质年代老,①将③断开,故形成时间晚于③,同理④断开②
③,年代较轻,但①①新老关系很难判断。
15.C从图中看,花岗岩将图示区域分为东西两部分,花岗岩为不透水层,且为侵人型岩浆岩,因此导致该区域
地下水系统分异为东西两部分的主要原因是岩浆侵人隔断岩层,与两侧岩性、断层和地势无关。
16.B乙处从岩层弯曲形态来看,既不是背斜也不是向斜,也不属于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块,乙处为石灰岩,可
能由于岩层受到差别侵蚀,两侧被侵蚀搬运,中间部分被侵蚀较少形成山峰。
17.(1)冬至日①(每空1分,共2分)
(2)晨线昏线左地转偏向力(每空1分,共4分)
(3)0152018(每空1分,共4分)
(4)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由昼夜平分到昼长夜短,期间昼渐长,夜渐短,到②时昼长最长,夜长最短。(2分)
(合理即可)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到②时达到一年中最大值。(2分)(合理即可)
18.(1)A地比上海纬度高,此时为夏季,白昼时间更长;(2分)A地位于上海的西侧,日落时间更晚。(2分)
(2)此期间,A地昼长夜短:(1分)6月15日至6月22日前,昼渐长,夜渐短:(1分)6月22日,昼最长(或夜
最短):(1分)6月22日后至8月15日,昼渐短,夜渐长。(1分)
(3)不合理。(1分)理由:A地纬度较高,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影一年四季都应该朝偏北方向,例如
图中8月15日画的物影方向应该朝北:(2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已经达到最大值,物影应该最短。所以该图不合理。(2分)
19.(1)①②⑥(2分)依据:有明显的层理构造:(1分)常含有动植物化石。(1分)
(2)喀斯特地貌(或峰林和溶洞)。(1分)成因:地表石灰岩经溶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作用后变得崎岖不
平,凸起的形成峰林;(2分)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在地下继续溶蚀石灰岩形成溶洞。(2分)
(3)不可行。(1分)理由:C处位于断层附近,建水库易漏水:(2分)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
(2分)
20.(1)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构造,断裂错位地带裂隙发有;(2分)软流层的岩浆在内压力作
用下,沿裂隙向上侵人,在侵人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分)
(2)甲为地垒构造。(1分)特点:地貌突立,顶部平缓,山坡陡峻。(3分)
(3)乙地位于断裂破率地带,岩石松歡,易遭到风化和流水侵蚀,在其长期作用下,形成沟谷、河谷或注地地
貌。(3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24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