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调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调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0 06:24:54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选科调考
语文参考答案
1.C(“只要辛勤劳动,就能解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问题”于文无据)》
2.C(“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才能被发挥出来”说法错误,原文是“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年,尤其需要工人阶级发挥改革排头兵、发展主力军作用”)
3.D(“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错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
4.“基石”“中坚”“表率”在材料中是指中国工人阶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应起的作用和应有的态
度,论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工人阶级承担历史使命、施展才华,在不同岗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
性,积极投入改革洪流。(2分)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在全面深
化改革中的价值,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人浅出,易于理解。(2分)
5.①首先提出观点:人们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用劳动建设社会主义、创造美好生活。②然
后分别从“劳动是攻坚克难的法宝”“劳动是实现价值的途径”“劳动是通往美好的路基”等方
面进行阐述。③最后总结:时代需要弘扬劳模精神,用劳动汇聚磅礴力量。(每点2分,意思
对即可)》
6.B(“可见群众在躲着我们的军队”错,根据原文“从前我们的村干部家里”以及“大嫂来了”后
借电筒、捡豆子等情节可知,群众并没有躲着我们的队伍)
7.C(“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错,应是“巧设悬念的写法”)
8.①神态描写,如“我”刚见到房东大嫂时,她“呆板着脸”“总不开口”,突出其冷漠外表下内心的
悲伤;②动作描写,如“招手要我跟她走”“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撮起三个指头”“用脚点了点碾
旁的土地”“把它盛进我们的茶缸…大嫂…就用两个手指取出…放在…拿到堂屋里,
放在营长面前”等,简单动作表现出房东大嫂对子弟兵的关心等;③语言描写,“牺牲了”“一起
七个”“在这里,上铡刀铡的”“咱们没有枪!没有,手榴弹也没有…”等,写出她历经战争磨
难后的坚强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9.①画横线句子借房东大嫂之口总结了村干部等七人被杀的惨痛教训,说明了“我”执着于“给
我一支枪”的原因。②真实反映了我军武器装备奇缺的状况,与敌人武装到牙齿的情况形成
强烈对比。③反映了人民群众渴望武装起来的强烈愿望,揭示主题。(每点2分,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10.BEG[(原文标点)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皆服其勇]
11.B(“汉矢且尽”中的“且”是将近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中的“且”是况且的意思)》
12.C(“霍去病、李广获封增加食邑”错,李广并没有获封增加食邑)
13.(1)李广率四千骑兵先出发,(距大部队)大约几百里,张骞率万余骑兵跟在后面。(得分点:
“将”“先行”“可”各1分,句意1分)
(2)合骑侯公孙敖因中途逗留而未能与霍去病会合,应当处斩(或译判处斩首),赎身后被贬
为平民。(得分点:“坐”“会”“庶人”各1分,句意1分)
【器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器】高一年级选科调考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一4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奋进。在以爱国主义为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人私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热

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凡业绩,实现使命,完成传承,一砖一瓦砌好社会主义事业,一,点一滴创
人民美好生活。

劳动是攻坚克难的法宝。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无数基层干部拿出了逢
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脱贪致富的成檗,积
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劳动是实现价值的途径。事业是干出来不是想出来的,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领依靠辛勤

动、诚实劳动。从赵梦桃在车间纺纱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
从王平扎根天山,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

人,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自觉融入国家富强的伟业中,成为民族复兴坚实依靠的力量。
劳动是通往美好的路基。在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劳动群:

始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通过培养和表彰一批劳动模范,为发展革
根据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为革命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
涌现出无数团结苦干的劳动模范,他们吃苦耐劳,锐意进取,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留下了浓
重彩的一笔;进入改革新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传承了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更发扬了开拓
新的实干精神,在岗位上千出一流业绩,创造中国奇迹。一代又一代人用勤劳的双手,铺就了
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之路。
新时代东风浩荡,劳动者勇立潮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模精神是开创美好生活
精神引领,在“十四五”征程开启之时,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带动爱岗
业、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光明网《劳动的力量
材料二:
劳动创造世界,实千成就未来。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
【悉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