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背熟课文。3.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初步体会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4.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份景致。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初步体会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份景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背诵古诗词三首,孩子们,你们琅琅的读书声真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词三首,初步体会了诗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感受其独特韵味。齐读课题——四季之美,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你对清少纳言有哪些了解?2.老师也搜集整理了她的相关资料,自己读一读,了解一下。清少纳言(约 966-约 1025),清是姓,少纳言是她的官职。她是定子皇后的女官,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她被誉为“日本散文鼻祖”。代表作《枕草子》。
3.咱们今天学习的《四季之美》就选自其代表作《枕草子》,由卞立强先生翻译。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了作者,再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黎明红晕心旷神怡闲逸愈发夜幕降临漆黑凛冽翩翩飞舞(重点强调“晕”字,引导学生知道不同读音的不同用法。)2.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3.师:(这是我们眼里的的四季之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是什么?用笔圈画出来。板书: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4.我们写四季,往往直接写景物。作者写的是四个什么?是四个时刻,这是一种时空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这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自己读一读,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里感受到它们的美?尽可能地把你感受到的那种美读出来,开始。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谁来说说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从哪里感受到它们的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从而感受到黎明时天空的美丽;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泛——染——漂,叠词:一点儿一点儿,微微感受到天空颜色的变化过程)这些动词、叠词和颜色变化的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天空颜色的变化,像这样的描写就是——动态描写。(板书)这也是我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了这些动态描写,整个画面就鲜活起来了。3.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配乐)。4. 这么美丽的画面,这么美丽的文字,想不想深深地印在脑海里。5. 配乐,检查。学习语文,就要这样不断积累,孩子们,加油!6.同学们,我们今天读的《四季之美》是由卞立强先生翻译的,不同翻译者笔下的景色是否一样呢?让我们读一读林文月翻译的这段文字,看看她是怎样进行动态描写的。(自己读,指名读)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林文月译(作者抓住逐渐、转白、开始、稍露、泛紫、轻飘这些时间、颜色变化的词或动词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7.你喜欢哪个版本?不管哪个版本,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课下,你可以把林文月翻译的这篇文章找来读一读,感受不同译者的语言魅力。其实,我们读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的译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译本,也可以把不同的译本找来对比读一读,感受不同译者的语言风格。8.总结学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段的?引导学生总结(1)自由读,抓景物;(2)抓住关键的动词、叠词、颜色变化的词体会景物的动态之美,并有感情地诵读,达到熟读成诵;(3)还拓展了林文月翻译的文字,感受不同译者的语言风格。)下面,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其他季节看一看。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 2——4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动态描写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动态之美。
2.小组内有感情诵读,也可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试着背一背。(如果你能想到古诗或文章,你可以对比着读一读。)
五、汇报交流刚才各小组学习得很投入,下面把你们的学习收获分享一下,为交流方便,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
(一)夏之夜晚
1. 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哪个小组来汇报夏天?你画出了哪些动态描写的语句,抓住哪些关键词体会到夏天夜晚的动态之美。引导学生知道作者写了三种夜晚,重点描写了暗夜和雨夜,抓住“翩翩飞舞,闪着,飞行”这些词语写出了萤火虫的动态美。2.指导学生诵读。3.孩子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挥毫泼墨,都是赞美什么——明亮的月夜,如我们刚刚学过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等,而清少纳言对明亮的月夜只用了三个字“固然美”,却重点描写了暗夜、雨夜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可见清少纳言选材的独特。
4.同学们,想看看静谧的暗夜、雨夜中这可爱的小精灵吗?看,它们来了......从你们那睁的大大的眼睛,声声惊叹中,我听到了你们的赞叹,来,把你们的赞叹送到句子中吧。同学们,在清少纳言的笔下,夏天最妙的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那在其他文人墨客的笔下,夏天最美是什么呢?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夏天动态景色的诗句?在诗人()的眼里,夏天最美是()。虽然诗人描写的景物不同,但他们和清少纳言一样,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之美,值得我们学习。老师也整理了几句,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秋之黄昏
1.走过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秋天的黄昏。哪个小组来汇报?2. 你画出了哪些动态描写的语句,抓住哪些关键词体会到秋天黄昏的动态之美?(一是“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写出了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二是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赋予归鸦、大雁以情感,写出了画面的动态之美。)3.哎,乌鸦乌鸦,你为什么急急匆匆的朝窠里飞呢?4.什么是比翼而飞?同学们,为什么归巢的乌鸦、比翼而飞的大雁让清少纳言感动呢?清少纳言在宫廷中没有父母的呵护,也没有兄弟姊妹的陪伴,她渴望家的温暖。所以,当她看到乌鸦归巢、大雁比翼而飞这温馨的一幕幕时,她非常的感动。把你的感动送到句子中。5.除了感动,秋之黄昏还给作者感觉什么感觉?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写中不仅写出了点点飞鸟、风声虫鸣的动态之美,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让秋之黄昏更加动人。我们在练笔中也要学习借鉴。
(三)冬之早晨
秋天的黄昏令清少纳言心旷神怡,那冬天的早晨又给清少纳言带来怎样的心情呢?好,我们把这种闲逸的心情送到冬天的早晨。
六、学以致用
同学们,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只属于清少纳言,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难忘的、最美的景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印象最美的那份景致。1.抓住主要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之美。
2.可用有表现力的动词,也可以写出不同时间颜色、形态、数量等的变化,表达你的喜爱之情。作文纸摆课桌,五分钟时间,开始。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完善小练笔。2.读林文月翻译的《四季之美》和《语文主题丛书》—第六册·《四季美》。
八、板书设计